李建雷
(甘肅省臨夏積石山民族中學)
語文是高中生必須學習的一門科目,閱讀是語文教學中一項主要內容,閱讀能力不僅影響著高中生的語文水平,也影響著高中生的寫作能力以及與他人交流、溝通的能力,因此,做好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為此,在認識到學生在課堂中主體地位的基礎上,本文重點分析了高中語文自主閱讀能力培養策略。
高中生已經擁有較強的辨別能力,同時大部分高中生也能夠認識到該階段學習對自身發展產生的重要影響。當高中學生意識到閱讀會對自身語文水平、日后發展產生影響,他們便會產生強烈的自主學習意識,為此,高中語文教師首先就需要詳細為學生講授閱讀的重要性。在這一階段,高中語文教師首先應該幫助學生分析閱讀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并通過讓學生了解語文在現階段高考以及學生日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促使學生發現閱讀的重要性,進而在擁有明確思想意識的基礎上,既愿意通過語文教師來獲取閱讀方法與技巧,也愿意通過自己學習來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進而能夠產生基礎的自主閱讀意識,保證可以在課后時間中更積極地進行自主閱讀。
由于閱讀方法與技巧影響著學生自主閱讀的效果,若大部分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無法得到與答案相契合的內容,則容易打消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降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自主學習興趣,為此,要想激發出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促使學生對自主閱讀擁有更高的熱情,高中語文教師就需要利用課堂時間,詳細為學生講授他們現階段能夠理解與運用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并引導學生在實際閱讀過程中根據閱讀內容與文段類型,合理使用閱讀方法和技巧,在學生多次試用后,其使用能力會得到明顯提升,有助于增強其自主閱讀能力、提高其自主閱讀質量與效率,促使學生對語文閱讀擁有更強的信心,進而愿意主動去閱讀高中語文內容。
例如,高中語文教師在為學生講授小說閱讀時,為了促使學生能夠抓住小說人物特點,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通過環境描寫、故事情節發展情況以及人物心理描寫等多方面內容,讓學生可以從多角度認識人物特點,進而使學生能夠在自主閱讀小說的過程中,抓住每一個人物特點,在走入人物心理的基礎上,融入小說內容之中,進而對小說產生更強烈的閱讀興趣,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由于不同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所閱讀的內容以及產生的體會是不同的,同時每一個人的閱讀思路以及閱讀習慣也是不同的,因此對于語文水平相對較高且自主閱讀能力相對較強的學生來說,其在自主閱讀過程中,更加重視自己的閱讀效率與準確度,此時高中語文教師就需要知道其詳細分析自己閱讀過程中還存在著哪些不足,通過讓該類學生總結自身閱讀經驗,促使學生可以在找出自身不足的基礎上,有效提高自身閱讀效率與準確度,進而強化該類學生自主閱讀能力;而針對語文水平相對較低、自主閱讀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來說,高中語文教師就需要指導其在閱讀過程中注意總結自己能夠快速作答的題目,通過分析自己的做題思路,進而發現自身做題優勢,并從中獲取相應的閱讀經驗,此時不僅可以增強學生自主閱讀自信心,同時也會讓學生將自身優勢運用于其他類型閱讀題目之中,幫助學生提高做題效率、準確度與自主閱讀能力,促使學生閱讀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閱讀習慣影響著學生自主閱讀質量。為了提高學生自主閱讀能力,高中語文教師就需要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在發現學生自主閱讀問題錯誤的基礎上,幫助學生糾正錯誤閱讀習慣,使得學生能夠在養成正確閱讀習慣的同時,積累更多有效的閱讀經驗,進而使得學生在自主閱讀環節得到良好優化。基于此,高中語文教師就必須增加自己在課堂以及課下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通過收集學生閱讀習慣來判斷當前學生自主閱讀能力,以及在自主閱讀過程中經常會存在的疑惑,進而通過案例的形式幫助學生找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教師的指導與支持下,不斷改正閱讀錯誤,使用正確的閱讀方法與技巧,并形成正確的閱讀思路。
例如,教師讓學生預習《故都的秋》一課時,就可以為學生布設一些閱讀問題,通過讓學生分析作者情感,并收集學生預習反饋,進而發現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所獲得的知識以及存在的問題。如,很多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更加重視環境變化而忽視作者心理變化,此時高中語文教師就需要糾正學生這一自主閱讀問題,幫助學生從作者角度看問題,促使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可以與作者產生共鳴,進而更加準確地理解文章內容,使得學生自主閱讀環節得到優化。
綜上所述,要想讓高中生擁有更高的閱讀水平,高中語文教師就應讓學生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為其講授閱讀方法與技巧,促使學生可以在積極總結自身閱讀經驗的基礎上,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真正提高其自主閱讀能力與質量,為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