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宇燕
(廣東省中山市龍山中學)
時評是針對時事新聞進行相應的評論,對發(fā)生的時事新聞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以此整理出屬于自己的觀點。具體來說就是針對社會發(fā)生的問題或者是事情結(jié)合自己的經(jīng)驗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對于時事評論具有一定的社會性、現(xiàn)實性。高中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在寫作教學中通過鼓勵學生通過自身生活體驗,關注時事新聞,以此積累寫作素材。在高中寫作教學中應用時事進行寫作,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對社會發(fā)生的熱點問題進行關注,通過拓展學生視野,提升學生思維。當前高中寫作教學中往往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jié)合,在寫作教學中可以通過任務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時事評論,以此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
高中時評寫作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養(yǎng)成閱讀新聞的良好習慣,讓學生不僅關心身邊的小事,還要關心社會熱點問題和國內(nèi)外的大事件,針對自己關心的問題或者事件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在時評寫作教學中要想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不僅需要學生關注熱點問題,還要能不斷拓寬自身視野。通過關注媒體發(fā)布的時評刊目、閱讀時評文章,讓學生的思維目光不僅僅局限在教材知識的學習,還要能拓寬到自身的社會閱歷,以此積累時評素材。在時評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比較好的時評文章進行閱讀,例如《人民日報》《新華網(wǎng)》等比較好的時評文章,也可以讓學生觀看一些電視節(jié)目,還要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積累自身經(jīng)驗,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定點檢查。在日常生活中要能夠關注身邊小事,熱愛生活,對自己身邊發(fā)生的事情給予一定的關心,并注重將這些事情和學習的內(nèi)容結(jié)合起來。此外還要能夠通過閱讀相關的新聞事件并學習比較有名的時評范文,通過不斷學習語言表達和思維角度,以此提升自身的時評水平。
高中生本身身心發(fā)展不夠成熟,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都缺乏相應的了解,不能對問題和事件進行徹底的分析。為此,在高中時評寫作教學中要能夠注重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當前在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中學生對議論文的說理基本上僅僅是對材料進行評析,但是在形式上相對比較呆板,學生不具備相應的說理方法。為此,在時評寫作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說理能力,讓學生能夠掌握時評寫作的結(jié)構(gòu),在對材料的評論中注重結(jié)構(gòu)的應用,能夠采用從淺入深的方式,可以采用提綱的形式,還要能夠保證層次相對清晰。在時評寫作教學中最為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做到自我提升、自我感悟。
高中時評寫作教學中不僅讓學生具有一定的理性結(jié)構(gòu),還要能夠應用理性語言進行表達,以此明確、清晰地表達自己的看法,以提升表達的信服力。在時評寫作教學中要注重概念的準確性,在邏輯推理方面的嚴謹性也要進行注重加強訓練,指導學生應用概念、推理式進行表達。例如,在對利己主義進行評論時,一些工于心計行為都會有利益的影子,利益會作為其驅(qū)動,任何的行為和信念都會為利益服務。在對利己主義進行評論時要能夠吃透存在的潛規(guī)則,一些利己主義往往是用華麗的外衣為自己的行為進行遮掩。在時評寫作中僅僅應用理性的語言還是不夠的,在時評中還要能夠應用溫情表達的方式。在時評寫作教學中還要能夠注重溫情表達的方式,以此使得自身的時評內(nèi)容更加深刻。
總之,高中時評寫作教學中引導學生對社會熱點問題的關注,使得學生在學習中不僅僅學習相關的知識內(nèi)容,還能夠不斷拓寬自身的思維和關注點,以此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但是在當前時評教學中由于學生身心發(fā)展還不夠成熟,學生對時評內(nèi)容僅僅停留在表面材料層次,不能深刻剖析其中的問題,也就不能很好地促進學生思維的提升。為此,在時評寫作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引導學生對時事新聞、事件進行評析,掌握最基本的時評結(jié)構(gòu),并能夠應用理性語言和相應的表達方式,讓學生在時評中充分發(fā)表自己看法。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相應的素材,以此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時評寫作水平。在教育教學中還要不斷探索對學生時評寫作思維的訓練方法,以此更好地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1]陸子君.以時評提綱提升高中生語文寫作水平的策略探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33(11):170-172.
[2]吳清.唯有厚積 方能薄發(fā):高中時評寫作教學策略初探[J].學周刊,2017(1):147-148.
[3]杜濤.時評寫作中的批判思維[J].青年記者,2013(27).
[4]黃思紅.以時評帶動寫作教學策略初探[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