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紅
(承德市教育局教育技術裝備管理站,河北 承德)
實驗教學符合現代社會對高素質人才培養的要求,是對傳統實驗教學的擴充和優化,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探索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與參與意識的主要途徑,也是對傳統教育觀念的挑戰。高效實驗課堂的構建有哪些意義?其構建策略又有哪些?需要我們不斷探索。
初中生的理解能力畢竟有限,對于一些抽象的,邏輯性、推理性較強的學科,他們往往學習起來比較吃力,一段時間以后學習起來索然無味,而實驗教學能夠降低教學難度,使枯燥的教學變得生動活潑。高效的實驗課堂首先可以通過調動學生的口、腦、手等肢體部位進行活動,在實驗過程中促使他們積極思考、認真探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實驗的過程是學生獨立實踐操作的過程,也是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使其獲得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意識;再次,通過以實驗為主的課堂教學探究活動,可以強化學生的科研意識,幫助學生轉變學習方式,有利于學生主動構建適合自身發展所需的知識體系;最后,構建高效的實驗課堂可以在優化實驗教與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科學合理的實驗設計能夠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對所學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將老師講授的理論知識進行加工創造,逐漸形成自身具備的知識框架,加深對所學內容的掌握程度。教師可以在學習理論知識后,過幾天為學生安排實驗課,讓學生進行實驗學習,從而達到溫故知新、查漏補缺的目的。例如學完化學“氧氣”后,我們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制取氧氣。在實驗前,教師帶領所有學生認識實驗裝置,并讓學生跟隨自己一步一步學習實驗器材的安裝,在為學生講明白注意事項后,讓學生利用前兩節課學到的內容進行實驗操作,并在實驗過程中回憶空氣的組成、氧氣的性質等基本知識,實驗完成后,學生對之前的內容掌握得也更加深刻。
在實驗教學中教師不能為了實驗而實驗,而是要讓學生通過做實驗實現一定的目標。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往往會手忙腳亂,不是這里出現問題,就是那里有問題,即便順利做完實驗,過后,卻依然一問三不知。因此,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安排學生做好實驗記錄,課后認真閱讀實驗記錄,回憶實驗過程,及時反思過程。實驗記錄是學生實驗中最重要的證據,它直接體現了學生在實驗中的思維過程,是他們研究的經歷,也是我們對實驗課和學生進行評價的重要依據。因此,要求學生從以下方面記錄實驗,保證實驗記錄的有效。
(1)初中生已經有了很強的書寫和記錄能力,因此,我們應該要求他們記錄每一次實驗過程。記錄的內容主要包括:實驗過程、整體思路、總結出的科學概念與結論、實驗探究后出現的新問題等。實驗記錄的書寫格式要規范,每次的記錄要求書面整潔,標題、日期等標注清楚,以便后期參考。
(2)學生在做實驗記錄時需要掌握一定的時機,在適當的時候將所思所想記錄下來,可以提高記錄的效率。因此,教師要教給學生記錄的技巧,指導他們將重要的過程和關鍵步驟書寫下來,以免遺漏重要的信息。例如在指導“燃燒的條件”實驗探究活動時,要嚴格控制學生的記錄時間,指導學生分別在酒精燈上加熱一小塊棉花和石塊。棉花一靠近火焰馬上被點燃,此時就要求學生將看到的、想到的記錄下來;再次加熱石塊,無論怎樣做,石塊依然沒有被點燃,再讓學生進行記錄,并分析兩個不同的物質為什么棉花燃燒了而石塊沒有燃燒。在恰當的時機讓學生記錄實驗,可以使實驗教學效果更加突出。
很多時候在實驗課堂上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種現象,學生之間的交流很少。而實驗中的交流討論是非常必要的,正是因為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有效的對話,造成實驗教學的效果低效甚至是無效。因此,教師要堅持引導學生積極交流,掌握一定的交流方法和技巧:學會聽取他人的意見和建議、學會在實驗過程中將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怎樣糾正其他同學的錯誤、怎樣借鑒同學在實驗中的優點等。學生在實驗中學會交流和對話并掌握技巧,才能實現有效的對話,進而幫助學生自然地進行自主合作探究。
總而言之,構建高效實驗課堂的方法和策略還有很多,例如激發學生的實驗興趣、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等。作為實驗教師,我們要努力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式,立足于學生現在、未來的發展進行教學,努力踐行高效課堂,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