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平
(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城關一中,湖北 十堰)
初中數學主要是教會學生能夠利用學到的知識正確解題,解題是學好數學的關鍵,檢驗學生學習效果如何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看他的解題能力。但是,一個數學知識點可以變化出多種題型,題型可謂千變萬化,如何提高學生應對各種復雜數學問題的解題能力是數學教學中的重點,這就需要初中數學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更多地關注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而不是一味地以自我為中心,忽略學生的主體作用。具體來說,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入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調動學生的興趣,才能更好地展開相關的教學工作。數學的教學以及學習過程其實并不是那么枯燥,只要發現其中的樂趣,就能讓學生更加渴望對數學知識的探索。在數學的講授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雙邊互動,如果只有老師的教,沒有學生的學,那教學就起不到實際的效果。所以,老師應該充分調動課堂氣氛,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進去,只有通過學生與老師之間的相互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才能夠將數學知識更好地掌握與運用。這樣才能夠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樂趣和學習的快樂,從而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其中來。
運算能力是學好數學所包含的諸多能力中最基本的一項技能,就像運算能力不好的人,數學成績肯定也不會很高。要想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首先,要教會學生關于各種運算的相關概念以及運算公式等。比如,應該讓學生多記憶一些常用的公式,像常見的勾股數、三角函數、平方立方數等,學生應該對此有一個很詳細的了解,這樣才能在遇到類似題目時進行更好、更快的運算。其次,在平時應該多引導學生進行基本算法的訓練,從提高學生的準確性與速度性入手,這樣才能為提高數學的解題能力打好基礎。最后,對于一些題型的特定運算方法應該有所總結歸納,對于一些常犯錯的題型、沒有思路的題型應該記錄下來,在平時多看多總結。
對于初中數學中要求掌握的知識點,絕對不能匆匆帶過,或者一味地讓學生死記硬背,應該更多地讓學生理解其中的內涵。這是由于數學知識中概念的學習是最重要的基礎,數學中的許多問題,本質還是基礎知識的綜合。對于數學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定理和性質,學生應該牢牢地掌握。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將一些定理以及公式的推理過程給學生進行詳細的講解,以便能夠方便學生記憶與理解。同時,在學完一部分基礎知識后,教師也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及時的溫故與復習,并且能夠舉一反三,學會利用基礎知識應對各種變化的題型。
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應該要允許學生對于同一數學問題有不同的看法,教師應該發揮引導作用,鼓勵學生能夠大膽提出自己對于問題的看法與思路。同時,對于一些思路錯誤的學生,應該耐心告訴他在什么地方有錯,并且與學生共同分析為什么會犯這樣的錯誤,通過這種做法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于此問題的理解,并且防止學生再犯同類型的錯誤。此外,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并設計一些開放性的習題,讓學生小組之間進行討論與思考,鼓勵學生多方面想問題,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訓練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要想提高數學的解題能力,除了必須要掌握一些數學基礎知識外,還必須掌握不同題型的運算方法與運算的技巧,以便能夠找到解答數學問題的有效途徑。初中數學教師在平時的授課過程中,不僅要給學生講解一些基礎題型的特定的算法,還應該培養學生對于數學的特定思維,重視學生對于數學解題方法的培養。初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通過掌握一些面積法、換元法、配方法等來解決數學問題。例如,對于一些二元一次方程就可考慮配方法,對于求三角形的高就可采用面積法。
初中生數學解題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也不是完全靠教師單方面的講授就可以讓學生掌握的。提高初中生的數學解題能力是一個注重積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起到一個積極的引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多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歸納。對于做的好的學生,應該及時給予鼓勵;對于做的相對欠缺的學生,也應該及時給予幫助,主動幫助他分析錯誤的原因,并通過發揮學生的互助作用促進每個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