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聚濤
(河北省辛集市育才中學,河北 辛集)
什么是高效復習策略呢?高效復習策略,就是在規定時間內老師認真選取教學知識點,采用高效教學方法和多媒體技術取得明顯成績,明確教學目標,激勵學生學習動力,全面掌握教學內容,使智力、情商、知識、情感、創造力、思維與實踐能力提到全面提高。我具體談談自己在高三政治授課復習過程中的體會。
《高考說明》不但標明了考試的性質、知識點和能力要求,而且明確了高考試卷布局、試題系數、考核方式和考查范疇,這些是試題命制的依據,是老師和學生必須首先明確的內容,也是學生高考復習的方向。尤其是其中列出的題目樣式和考查能力方向,這些例題就是學生復習的指路明燈。因此,教師要明確出題點的改變,有洞察力和觀察力,敏捷抓住題目的變化。
根據《高考說明》所規定的知識點和樣題、樣卷,引領學生對學過的內容進行鞏固、提高、加深,并查漏補缺,在高三的復習中把所學知識進行系統化;加強目標性訓練,避免盲目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生根據老師制定的導學案,自學高中所學內容,并找出學習中的重點、難點和基本知識點,尤其要重視學科之間的交叉知識點,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學會縱橫聯系;在社會熱點問題上要敏感,嘗試用所學知識點去理解和闡釋。在學習過程中,要注意學習方法的運用,要大膽質疑,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和學生溝通交流、探究,在這一過程中,老師要仔細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及時梳理,有針對性地精講精練,切實解決學生的疑惑,最終實現高效課堂。
我們有一些老師越俎代庖,“授人以魚”,結果卻事倍功半。老師就要交給學生解題思路和技巧,做到“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從而提升做題效率。因此,老師針對高考各類題型的解答方法進行比對,找出最佳方案并總結規律,啟發學生解題思路,訓練學生解題方法和技巧,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
講是基礎,練是根本。在老師講解的基礎上,及時跟進練習,及時發現學生練習中的錯誤進行當場糾正,從而對老師講解的內容進行鞏固、提高。老師講解千遍,最后都要落實到學生練習過程中,練習的題目要符合老師所講內容,老師要對練習題精挑細選,要有層次性,難易結合,注重技巧運用的熟練性和靈活性。
高三學生測驗相對較多,試卷內容要甄選,不能隨意用套卷,一考了事。考試檢測是老師對學生階段性學習的考核,也是對自己上課效率的考查,老師嚴肅對待,學生才能認真對待,從而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考試檢測,強化訓練,學生熟練掌握了基本的做題思路和解題技巧。通過鞏固性訓練,可提高學生答題的規范性、準確性。當然這是一個很長的過程,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不斷地積累和鞏固。
老師要總結出錯率高的題目,學生更要對出錯題目分析總結。考試要及時,老師評講試卷也要及時,盡量不讓試卷“過夜”,學生對自己的做題情況及時了解。明確學生掌握復習誤區,關注出錯題目,及時查漏補缺,不斷提高學習效率。
在平時小測中,學生也可以自我檢查,自我糾正,自我提高。老師可以將標準答案發給學生,學生對照標準答案,自己評分,明確評分標準,查找自身問題和漏洞,總結教訓,糾正錯誤。在自我檢查提高的基礎上,學生把不能解決的問題交給老師,老師再畫龍點睛。尤其到了高三沖刺復習階段,老師的作用更加突出,因此要隨時引導指導學生,隨時回頭看看自己以前復習的內容是否過關,反省自我出現差錯的原因。老師幫助學生查找原因,準備錯題本,建立試題檔案,盡量做到不在同一個地方犯兩次錯誤。
進入高三復習階段,學生進入“戰備狀態”,但是始終要堅持老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探求科學的復習教學策略就成了老師必須深入思考和探究的現實課題。
政治復習面對的是五本教材,內容龐雜,根據歷年高考試題,我們從中找出一些線索,以“本”為本,題在本外,答在本中。要從基礎知識出發,重視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觀點等知識的理解和識記。引導學生依據考綱和考試說明,不要放棄課本內容,好高騖遠,舍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