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穎+胡留申+顧志新+胡金娟+唐慶華



摘要 以大團蜜露桃果實為試材,開展了不同留果量對桃果實品質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隨著留果量的增加,大團蜜露桃果實平均單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商品果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在留果量250個/株時達到最佳。
關鍵詞 大團蜜露桃;留果量;果實品質
中圖分類號 S66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02-0058-02
Effect of Fruit Number on Fruit Quality of Datuanmilu Peach Cultivar
HU Xiao-ying 1 HU Liu-shen 1 GU Zhi-xin 1 HU Jin-juan 2 TANG Qing-hua 2
(1 Pudong Agricultural Technique Promotion Center in Shanghai City,Shanghai 201201; 2 Datuan Agricultural Service Center of Pudong District in Shanghai City)
Abstract Peach fruits of Datuanmilu were used as test material to study the effect of fruit number on fruit quality of peac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ean fruit weight、soluble solids content and commercial fruit rate were all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fruit number,when the fruit number was 250 per plant,which reached the best.
Key words Datuanmilu peach;fruit number;fruit quality
大團蜜露是在上海浦東新區大團鎮桃園發現的優良芽變選育品種,該品種易豐產、風味好、營養豐富、產量高,含糖量高,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是“南匯水蜜桃”三大主栽品種之一。目前種植面積近666.67 hm2,占整個浦東新區桃樹面積的35%左右,占上海市桃樹面積的16%左右。目前,隨著市民對果品質量、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斷提升,原有的高產栽培技術已不能夠為果農帶來高收益,果個偏大、著色佳、品質上乘已成為當下消費首選。因此,原有通過提高坐果率增加收益的方式必須改變,大團蜜露桃的科學合理負載技術已成為當下探索的熱點之一。
通過前人研究發現,水蜜桃果實品質與優質實用栽培技術、田間管理等方面有密切聯系。大部分果樹在自然坐果率條件下,果實品質低、商品率低下等[1];陳小明等[2]通過對臺灣甜脆桃的研究發現,隨著桃留果量的增加,單株產量明顯提高,但果實單果重變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樹體負載量可以通過冬季修剪留芽量或留結果母蔓量進行控制,也可通過留果量控制[3]。楊星怡等[4]認為,果樹生產的方向為優質高效,適宜產量(留果量)是提高果實品質的有效途徑之一,不同留果量對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酸度、硬度均有影響,一般單果重最大的留果量處理,其果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優于其他處理。本試驗以大團蜜露桃果實為試材,通過對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單果重、商品果率等的測定與統計,明確適宜大團蜜露桃的最佳留果量,為面上生產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概況
本試驗于2017年3—9月在上海市浦東新區桃科研基地進行,供試品種為九年生大團蜜露,成熟采摘期為7月18日,果肉白色,樹形為自然開心形,行株距為5.0 m×4.5 m(約450株/hm2)。
1.2 試驗設計
先按照姜 全等[5]研究的規律,長果枝大果型品種留1~2個果,中果枝大果型品種留1個果,短果枝與花束狀果枝留1個果,預備枝和延長枝不留果的原則進行疏果,同時疏除病蟲果、裂果以及畸形果等。之后選擇長勢相對一致且留果基礎相對一致的桃樹,分別留果200、250、300、350個/株(折合留果量分別為9.00萬~9.75萬、11.25萬~12.00萬、13.50萬~14.25萬、15.75萬~16.50萬個/hm2)。3次重復,每個重復5株。
1.3 測定內容
選取桃樹外圍相對一致的部位進行取果,按照采果隨機的原則每個重復取果20個。
1.3.1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測定。每個處理每次選果90個,用MB32BA-100R-46型無損傷果實內含物測定儀進行測定,每個果實在縫合線左右赤道部位對稱測定2次,取其平均值。
1.3.2 單果重測定。將每個重復選好的20個果實用TH168-15型電子天平進行稱量;平均單果重為3個重復的平均值。
1.3.3 商品果率統計。按照《地理標志產品南匯水蜜桃》(DB31/T 346—2013)設定的大團蜜露果品等級標準進行統計[6],特級果為單果重≥300 g、可溶性固形物≥13%;一級果為單果重≥250 g、可溶性固形物≥12%;二級果為單果重≥200 g、可溶性固形物≥12%。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留果量對大團蜜露單果重及單株產量的影響
由圖1可知,留果量250個/株的桃樹平均單果重最大,而后隨著留果量的增加單果重逐漸變小,且與留果量300、350個/株的處理達到差異極顯著水平(P<0.01),與留果量200個/株差異顯著(P<0.05)。由圖2可知,留果量200個/株的桃樹平均單株產量最低,均極顯著低于其他3種留果量的桃樹(P<0.01),留果量250、300、350個/株的桃樹平均單株產量逐漸增加,但是三者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可見,當桃樹留果量達到較適宜的階段后,增加留果量并不一定會明顯提高產量。endprint
2.2 不同留果量對大團蜜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響
由圖3可知,桃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隨留果量的增加基本呈現先升高后逐步下降的變化趨勢。留果量250個/株的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其與留果量200個/株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而與留果量300、350個/株均達到了差異極顯著水平(P<0.0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的為留果量350個/株的桃果。
2.3 不同留果量對大團蜜露桃果實商品果率的影響
由表1可知,留果量250個/株的桃樹商品果率最高,留果量350個/株的桃樹商品果率最低;留果量200、250個/株的處理,其特級果、一級果的比例極顯著高于留果量為300、350個/株的桃樹,而二級果的比例隨著樹體負載量的增加呈現逐漸升高的趨勢。另外,留果量250個/株的桃樹特級果和一級果的比例之和最高,達到了65.2%,分別較200、300、350個/株的高出了5.7、20.3、34.4個百分點。可見大團蜜露桃留果量250個/株的桃樹商品果率最佳。
3 結論與討論
王 鋌等[7]研究表明,在外觀品質方面,負載量增加使果實單果重、著色率降低,但對果形指數的影響不明顯。該試驗結果表明,桃樹留果量的多少與果實品質關系較大,留果量越多,大團蜜露桃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低,這也與王鋌對胭脂脆桃果實品質的研究一致。此外,留果量250個/株的單果重最大,并非留果越少越好,留果200個/株時單果重也是降低的,超過250個/株后隨著留果量的增加,果實單果重總體呈現下降趨勢,說明適宜的留果量是保證果實單果重的最佳選擇。研究發現,單株產量隨著留果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當桃樹留果量達到較適宜的階段后,通過增加留果量并非一定會明顯提高產量。另外,適宜的留果量在確保獲得一定產量的同時,還能通過增大果個、提高果實商品果率、提高品質等方式增加果農收益。綜上所述,大團蜜露桃留果量以250個/株最為合適。
4 參考文獻
[1] 劉鐵錚,趙習平,付雅麗.不同留果量對杏果實品質產量的影響[J].西北林學院學報,2010,25(5):93-95.
[2] 陳小明,鐘秋珍,黃新忠,等.臺灣甜脆桃留果量試驗初報[J].江西農業學報,2007,19(8):62-63.
[3] 金方倫,敖學希,馮世華.疏花疏果對獼猴桃果實大小和產量的影響[J].貴州農業科學,2004,32(5):10-11.
[4] 楊星怡,王安柱.不同留果量對晚熟桃果實品質的影響[C]//中國園藝學會桃分會第六屆桃產業技術交流會論文集,2017:160-171.
[5] 姜全,郭繼英,趙劍波,等.桃生產技術大全[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152-156.
[6] 紀仁芬,馮濟京,顧志新.南匯水蜜桃[J].質量與標準化,2016(3):22-24.
[7] 王鋌,詹成波.不同負載量對胭脂脆桃果實品質的影響[J].現代園藝,2012(2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