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英
摘要 合理修剪是金銀花快速進入豐產期的關鍵,但往往因修剪不當,導致金銀花不能達成最佳株型或荒蕪而減產。通過實施物理、農業等措施,可使金銀花快速達成豐產理想株型,實現豐收目標。本文從幼樹快速整形、荒蕪植株快速整形、追肥、灌溉、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總結了金銀花快速成型技術,以供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 金銀花;快速成型;修剪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67.7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02-0083-01
金銀花為忍冬科多年生纏繞藤本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只有通過修剪、整形,才能形成理想的樹形,從而提高產量、質量。金銀花修剪的原則是:樹形直立蘑菇狀,群枝離地斜向上,內膛清除無效枝,外部留枝要勻當,細小弱枝全去掉,樹形美觀、通風透光[1-2]。在修剪時,堅持“四剪四留”原則,即:剪去背下芽、弱小芽、背下枝、細弱枝;要留背上枝、粗壯枝、飽滿芽、背上芽。因此,通過對新栽金銀花或荒蕪田塊采取物理、農業等措施,可以提前2~3年達到理想樹型,縮短常規整形時間,提高產量和經濟效益。
1 幼樹快速整形
1.1 打頂
栽植當年的幼樹在恢復生長后,當主枝長到20~30 cm時,剪去頂梢,可使主干粗壯,且可促進側芽萌發成枝。
1.2 支護
對生長過快、有倒伏現象的植株,用1 m左右高低的竹竿或木棍進行捆綁支護。
1.3 留枝
栽植第1年金銀花以多留壯枝,勤打頂,為第2年高產奠定基礎。
1.4 整形
為盡早使金銀花具有直立粗壯主干的蘑菇結構,一般定植第2年的植株可以開始定形,于春季萌芽后,在主干離地面10~20 cm處選留粗壯枝條4~5個作為主枝[3-4]。對主枝上長出的一級分枝中保留1~2個枝條在20 cm處進行短截。留夠三次分枝,株高達到90~100 cm后,及時打頂控制生長。將分枝上長出的花枝中,摘除勾狀形的嫩梢。
2 荒蕪植株快速整形
2.1 選留主干
首先對荒蕪的金銀花樹進行梳理,選擇2~3條比較粗壯的枝條按90~100 cm進行截干,其他枝條一律從基部截除。第2年、第3年根據長勢,留1~2個作為主干。
2.2 支護
將所留枝條用1 m左右高低的竹竿或木棍進行捆綁支護。因為修剪后,植株生長迅速,上部重量較大,在選用材質上盡量增加根數或用粗的木桿。遇雨、大風時,加強巡護,發現倒伏及時扶正。
2.3 摸芽
大量叢生枝條從基部截除后,在基部和主干上會滋生大量芽和枝條,及時予以清除。
2.4 打頂、疏枝
當嫩枝長到20 cm或枝條變細勾曲時,及時打頂。上部枝條生長過多的,及時從基部疏除,增加植株通透性。
2.5 整形
為盡早使金銀花具有直立粗壯主干的蘑菇結構。定干后當年的植株可以開始定形,選留粗壯枝條10~12個作為主枝,其他的予以疏除。對主枝上長出的分枝保留1~2個枝條在20 cm處進行短截,將分枝上長出的花枝,摘除勾狀形的嫩梢。第2年金銀花就可見產量,為確保主干、主枝生長,及時疏除萌生無效枝、無效芽,摘除勾狀形嫩梢。
3 追肥
整形后,施土雜肥5 kg/株、尿素50~100 g/株、過磷酸鈣150~200 g/株,或用氮磷復合磷酸二銨150~200 g/株,目的是促進梢生長和葉片發育。追肥方法基本同基肥,在樹冠外圍挖3~5個小穴,穴深10~20 cm,放入肥料,蓋土封嚴。若土壤墑情差,追肥要結合澆水進行[5-6]。
在金銀花的展葉,每茬采花前20 d進行葉面噴肥。常見的肥料種類和濃度是:尿素50 g,磷酸二氫鉀50 g,兌水15 kg進行葉面噴施,另外可補充一些微量元素,如硼砂、硫酸鎂、硫酸鋅等,噴施時間宜選在早晨或傍晚。
4 灌溉
金銀花雖然耐旱,但天旱時,要適當澆水。若遇雨水過多也應排除積水,防止爛根。
5 病蟲害防治
白粉病病菌為子囊菌真菌,主要危害金銀花新梢和嫩葉。發病初期出現圓形白色絨狀霉斑,并不斷擴大,最后引起落花、落葉。褐斑病主要危害葉片,初期出現黑黃褐色的小斑,后期融合一起,呈圓形或受葉脈所限呈多角形。環境潮濕時,葉背面出現灰色霉狀物;干燥時,病斑中間易破裂,嚴重時造成早期落葉。
以上2種病害防治方法:一是農業防治。細致修剪,改善通風透光條件;秋冬季徹底清除枯枝落葉,集中燒掉,減少病源;加強肥水管理,培育壯株。二是藥劑防治。白粉病可用甲基托布津、粉銹安生、斑福等藥物防治,金銀花對粉銹寧(三唑酮)敏感,易產生落葉落花等藥害,禁止使用;褐斑病可用1.0∶1.5∶300倍波爾多液或退菌特600~800倍液防治。
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棉鈴蟲等[7]??衫贸嘌鄯?、瓢蟲等天敵或吡蟲啉防治蚜蟲;用達螨靈、四螨嗪等藥劑防治紅蜘蛛。
6 參考文獻
[1] 李殿武.金銀花高產栽培技術[J].專業戶,2002(3):12-13.
[2] 高義富,李瑞清,郝林軍,等.金銀花高產栽培技術[J].陜西農業科學,2004(4):83-84.
[3] 顏慶夫,謝曉燕,朱贊江,等.金銀花高產栽培技術[J].作物研究,2010,24(4):369-370.
[4] 閆妍,張金霞.金銀花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河北農業科技,2008(24):10.
[5] 楊學美,魏超.蒼山縣金銀花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10(6):195-197.
[6] 揣國利,孫穎.金銀花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2011(2):14.
[7] 彭素琴,謝雙喜.金銀花的生物學特性及栽培技術[J].貴州農業科學,2003(5):27-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