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君
摘要 本文總結了平涼市氣候特征以及馬鈴薯生長所需的氣候條件,并對平涼市氣象災害對馬鈴薯生長造成的影響展開調查,總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以促進平涼市馬鈴薯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關鍵詞 馬鈴薯;氣象災害;影響;防范措施;甘肅平涼
中圖分類號 S16;S5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02-0098-01
平涼市地處黃土高原區域,在甘肅省東部。全年平均氣溫10 ℃左右,四季分明,晝夜溫差較大,屬溫帶干旱、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年平均降水量約為500 mm,水資源相對匱乏。平涼市光照充足,全年日照時數1 981 h。馬鈴薯較耐旱、耐寒、喜光,平涼市氣候條件能充分滿足馬鈴薯生長的需要。平涼市通常在4月下旬播種馬鈴薯種薯,5月底出苗,6月中下旬分枝,月底形成花序,7月中旬開始開花,10月初收獲。然而,平涼市境內地形較復雜,又加上近年來全球氣候急劇變化,導致氣象災害頻發,給平涼市馬鈴薯產業帶來極大危害。
1 馬鈴薯生長所需的氣候條件
1.1 溫度
馬鈴薯喜涼,當春季氣溫達到5~7 ℃、土層10 cm溫度穩定在7~8 ℃時,馬鈴薯的塊莖開始發芽。氣溫升至10~12 ℃時,幼芽能夠快速生長,氣溫為13~18 ℃時最適宜幼芽的生長。溫度過高時,馬鈴薯通常不會發芽,且種薯還容易腐爛。15~25 ℃是馬鈴薯孕蕾到開花期的最適溫度,馬鈴薯葉、莖生長的有利溫度為18~21 ℃。盛花期到莖葉衰老期是塊莖的增長期,適宜溫度為15~20 ℃,此時晝夜溫差越大,對塊莖的形成和增長有利[1-2]。
1.2 降水
馬鈴薯生長期需水量較多,整個生長期大概需要降水量300~450 mm。馬鈴薯的幼苗期需水量一般?;ɡ俚介_花期需水量占整個生長期水量的30%,盛花期到莖葉衰老期需水量是整個生長期的50%。莖葉由衰老到枯萎期是馬鈴薯的淀粉積累時期,需水量占整個生長期的10%。
1.3 光照
馬鈴薯喜光。幼苗期,充足的光照會使幼苗生長變緩,從而形成壯實的幼苗,利于豐產。馬鈴薯的發棵期,充足的日照可以使莖桿粗壯、薯塊大。結薯期對于日照時數的需求相對較小,而晝夜溫差的加大利于養分積累,使薯塊大、營養豐厚、產量增加。
2 影響平涼市馬鈴薯生長的氣象災害及防范措施
2.1 低溫霜凍
2.1.1 氣象災害特征。馬鈴薯雖然喜涼,但溫度過低時馬鈴薯幼苗極易受損。低于-1 ℃,幼苗容易凍傷,-4 ℃時會產生死苗現象。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導致馬鈴薯提前發芽,而此時的氣溫還不穩定,冷空氣活動頻繁,嚴重時會凍死或凍傷馬鈴薯幼苗,使馬鈴薯產量受到影響。
2.1.2 防范措施。
(1)灌水保溫。通過氣象監測預警獲取霜凍信息,在霜凍之前,通過灌水的形式,使馬鈴薯田畦表面保持一定濕度,保持土壤熱容量,減輕凍害損傷,并在寒潮過后排干畦溝中的水分。
(2)覆蓋防霜。用秸稈、雜草、地膜、小拱棚或撒草木灰等方法在霜凍來臨之前對馬鈴薯田地進行防護。
(3)凍后處理。對受凍的馬鈴薯追施速效肥,以促發新莖葉,并對新莖葉噴施0.2%尿素水溶液或0.2%磷酸二氫鉀水溶液,以促進植株生長,同時注意病蟲害防治。受霜凍影響較大的田地需進行補種。
2.2 干旱
2.2.1 氣象災害特征。干旱對于馬鈴薯的生長極其不利。幼苗期的馬鈴薯遭遇干旱缺水會造成植株葉片卷曲、萎蔫,甚至出現死苗現象,導致產量降低。花蕾到開花期遭遇干旱少雨,馬鈴薯植株發育受到抑制,影響結薯數量。盛花期到莖葉衰老期缺水將難以保證塊莖的增長,影響馬鈴薯的品質和產量。
2.2.2 防范措施。
(1)人工降雨。通過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在馬鈴薯生長需水量較大時段而無降水的情況下,增加降水量。
(2)人工灌溉。根據馬鈴薯各個生長時期所需水量特點,適時采取人工灌溉的形式,對土壤水分進行補充,以減緩干旱對馬鈴薯生長造成減產的影響。
2.3 秋季連陰雨
2.3.1 氣象災害特征。秋季正是馬鈴薯淀粉積累時期,此時需水量比較少。而秋季平涼市容易出現持續的陰雨天氣,日照減少,空氣濕度加大,容易引發馬鈴薯晚疫病。
2.3.2 防范措施。及時清理馬鈴薯田中的積水,疏浚排水,降低田間土壤中水分含量,以避免土壤過濕對塊莖增長的抑制。
2.4 冰雹等強對流天氣
2.4.1 氣象災害特征。5—8月是平涼市雷雨、冰雹、大風等強對流天氣的易發期,其間馬鈴薯正處于生長期向成熟期轉變的階段,強對流天氣容易造成薯苗倒伏、薯葉被冰雹砸爛,強降水會導致馬鈴薯的根部腐爛,出現早疫病、晚疫病。
2.4.2 防范措施。在馬鈴薯田內修整排水溝,防止農田積水。
在極端天氣多發時期,緊密結合氣象監測預警,提前做好防災減災準備,盡量將損失降到最小程度[3-4]。
3 結語
平涼市的氣溫、降水和日照等氣象條件均適合栽種馬鈴薯,但同時氣象災害也會影響馬鈴薯的正常生長。因此,應做好氣象災害的防范措施,與當地氣象部門密切聯系,保證馬鈴薯產業的正常有序發展。
4 參考文獻
[1] 梁艷,胡建洋.右玉縣馬鈴薯種植的氣候條件分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7(15):204.
[2] 劉陽.氣象災害對阿爾山馬鈴薯生產的影響及對策[J].鄉村科技,2017(1):55-56.
[3] 張仁寶,黃新強,羅騰.畢節市馬鈴薯生長期氣象災害分析及防御[J].農家科技旬刊,2017(9):56.
[4] 梅勇,陽園燕,羅孳孳,等.重慶秋馬鈴薯生產氣候條件及科技保障技術[J].南方農業,2013(增刊1):82-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