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玲



摘 要:教師通過課堂觀察發現學生對足球比賽判罰有一定的興趣。教師以學校課堂為出發“點”,逐漸帶動和推廣到學校和區域各個“面”,在課余嘗試的基礎上一步步的引導和教授學生有關足球競賽和裁判的相關知識,并且通過各類各級的賽事執法讓學生慢慢掌握判罰技術,并且能夠學會熟練運用。
關鍵詞:足球課堂;學生;裁判培養;金哨子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8)01-0063-02
各校在每一學年都會組織各類的體育活動,一是用以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增進學生身體健康,二是對學校體育工作開展的一次展示和檢閱,三是完成上級教育部門規定的多種賽事,滿足學校參加考核、評比。我校學生在多級各類的體育比賽中對運動項目競賽規則和判罰規則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還處于初級階段,多數情況下判罰工作仍是由教師執行完成的。
一、課余嘗試引興趣
裁判長進行“挑邊”
筆者所在的學校是一所浙江省足球定點學校,學校女足每年都代表區足球隊參加省、市級的比賽,并且取得較優異的成績。學校內更是搭建各類平臺、舞臺,每年舉辦各類足球活動來豐富學生足球生活,展示學生足球才華,讓學生能夠勞逸結合,學體共進。在學校舉辦足球比賽的影響下,學生在課堂內外的自由時間,會自發組織小比賽,出現有學生模仿教師裁判這一現象。裁判的加入會讓“民間”組織的比賽更加正規和高大上,比賽也更有趣味性。由于裁判角色的特殊性,掌握“生死大權”,學生們都希望嘗試這一角色,體驗當裁判的感受。所以雖然不清楚和了解正確的判罰規則,出現錯判、漏判和誤判的現象,但仍樂于掛著哨子,跟著運動員在場上奔跑,緊盯運動員,準備隨時響哨和判罰。
二、課內培養練技術
“金哨子”裁判課堂教學
學生自發組織比賽,由小裁判進行執法,但是經常出現判罰不公、判罰錯誤的現象,讓比賽陷入糾紛,甚至會停止比賽。但是學生又表現出對上場吹哨執法的極大興趣,多數同學都表明想嘗試裁判這一神圣的工作,向教師提出能不能在課堂中滲透裁判規則和判罰技術。既然學生有興趣,又能夠提升比賽的規范性和嚴謹性,同時能鍛煉學生的膽量,培養學生的場上應變能力,那么何不在班級中嘗試進行裁判教學,培養出一批具有一定執法水平的足球“金哨子”裁判?規則的通讀和判罰標準的熟知能夠讓學生更容易的自發組織各類比賽,推廣校園足球活動,而且反促學生在課堂中更加認真和努力的學習足球,提升足球技術水平,在規則和裁判法的限制下發揮出最佳足球水平。由此體育教師對八年級(1)班學生進行“金哨子”小裁判的試點培養,利用課堂教授理論知識,技術動作講解與實踐模擬相結合,并且配有多媒體技術,聲動結合,學生能夠在三維立體的情況下學習判罰技術。教師集體教授裁判規則和判罰技術動作后先進行原地徒手動作練習,再進行持握判罰器械練習,學生中較優秀的小裁判,如足球隊隊員、體育委員等協助教師做好由上至下的傳、幫、帶工作,讓班級中的學生能夠逐漸掌握正確的判罰技術動作。
三、校內實踐轉技能
裁判員執法校園足球聯賽
學習技術動作需要先進行示范后講解,難度逐增,最后完整地掌握該技術動作。運動技能是有組織、協調而統一的肌肉動作結構的活動,表現為迅速、精確、流暢和嫻熟的身體運動,是通過練習鞏固后自動化的、完善的動作活動方式。從技術轉化為技能則需要進行不斷的練習,才能熟練掌握技術動作,快速且靈活地做出反應,及時地吹響判罰哨音,做出正確的手部動作。在集體練習后進行分組原地練習,一列橫隊為一組進行練習,一人為組長,其余為練習者。組長出口令,練習者快速做出相應動作,指揮者入隊檢查動作的準確性,及時糾正練習者的動作,幾次練習后互換角色繼續練習。原地動作較熟練后,學生們分組進行小組動態判罰練習,在跑動中進行場上判罰工作,體會在不同速度變化中的臨場判罰工作。從集體到分組、從靜態到動態,從簡單到復雜的教學過程讓學生逐漸適應和掌握足球比賽的判罰工作。
四、比賽擔任展成果
裁判員和運動員亮相
足球裁判工作其實是一項復雜的工作,裁判員在快速跑動的同時仔細觀察場上情況,大局走勢和細微情節都需毫無差池,并且對觀察到的情況通過眼睛的接受,傳遞到大腦,大腦及時做出反應和判斷,跑動→響哨→語言判罰→肢體動作→重新開球,所有動作應一氣呵成,正確無誤。提升學生裁判的判罰技能和判罰經驗就需要不斷地在賽場上進行磨練,從班級內的小比賽開始到年級內的對抗賽,再到校內的聯賽,多個級別的賽場不斷的實踐和體驗,從手忙腳亂到沉著冷靜再到游刃有余,讓學生在積累經驗和展示學習成果的同時學生的臨場應變能力、解決突發情況的能力、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比賽全局的掌控能力都得到相應的提升,判罰技術更是逐漸嫻熟,形成一定的自我風格。
五、全校推廣顯特色
學生擔任區域內成人聯賽執法工作
通過集體理論教授、實踐提升、比賽展示等環節的培養,學生們較好地掌握了足球比賽的判罰技術,既能夠幫助教師承擔各類比賽的判罰工作,并且又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臨場意識、應變能力、敏銳的觀察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金哨子”小裁判在八(1)班的試點培養成功之后,逐步在校內的各個班級中推廣和普及。通過學習推廣學生都能夠看懂比賽、讀懂規則,讓學生能夠在規則的限制下,最大限度地發揮技戰術水平,足球技戰術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學校組織成立了裁判協會,對學生的裁判技術進行等級考核,分銅哨裁判、銀哨裁判和金哨裁判,讓學生在不斷自我挑戰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裁判水平。學生因能夠親自上場執行比賽的判罰,吹響神圣的“金哨子”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在學校的支持和體育組教師的努力下,“金哨子”裁判培養已經在我校全面推廣,并逐漸成為我校的足球運動特色。
通過學生的學習和實踐,不斷掌握和提高判罰技術。在裁判培養深入開展和推廣下,學生執法工作更從校內拓展到校外,學生經常參與轄區內成人的各級各類比賽。公正、嚴謹的執法態度和準確、專業的執法水平讓校外社會人員紛紛贊嘆。多個區域內的兄弟學校都以我校足球裁判培養模式作為一個典型進行學習,進行區域內的嘗試推廣。學生有了趣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好事情,所以學和樂是不可分離的。正因為部分學生對足球裁判有興趣,教師從這一“點”出發,跟隨興趣的引導,理論與實踐結合,多途徑、多層次培養“金哨子”裁判人員,帶動整個學校的“面”,甚至是區域內的整個“面”,不斷地加以推廣。“金哨子”裁判員的培養讓足球運動的學習內容更加豐富、有趣,有利于校園足球運動的開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養成終身體育意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