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寒
摘 要:走進大學生,我們會發現寢室人際關系是大學生必須面對的棘手問題。因為寢室是大學生最直接參與并充分接近的人際關系場所,也就成為摩擦和矛盾相對集中的場所。寢室成員之間無論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寢室關系問題,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嚴重影響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本文對大學生寢室緊張關系的現狀進行分析,并對其原因進行考察,重點闡述輔導員在處理寢室緊張關系中所發揮的引導與調和作用。
關鍵詞:大學生;寢室緊張關系;輔導員;調和
一、大學生寢室緊張關系的現狀分析與原因考察
目前高校的教室大多是流動性教學模式。由于學生沒有固定的座位,寢室就成為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固定場所。可以說,寢室是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場所。寢室的人際關系直接決定大學生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良性的寢室關系不僅會使學生心情舒暢也可以促使同室友共同發展,而緊張的寢室氛圍是引起大學生情緒困擾甚至是心理問題的一個重要因素。
大學寢室對于很多學生來說都是集體居住的初次體驗。近年來因寢室矛盾而發生的悲劇讓我們深刻認識到大學生在寢室人際關系中的緊張感和焦慮感。不同的生長環境,成長經歷,不同的生活習慣,不同的性格以及不同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在頻繁而密切的交往中難免會碰撞出摩擦。因為他們直面的是同處于一個屋檐下的各種零碎的事情。目前在校大學生多數為90后,第一批00后也在今年加入了大學生隊伍。我們能夠看到他們具有廣闊的視野,廣泛的興趣愛好,較強的求知欲,敢于嘗試新鮮事物,注重審美,對生活質量和品味有較高追求。同時在他們身上也存在一些不足。他們往往會把獨生子女的家庭環境中所養成的習性帶進寢室,在日常的相處過程中會有以自己為中心的傾向,忽略自己的行為對室友造成的不適,對室友缺少體諒和包容。例如,個人衛生問題,有的同學對干凈的要求度高,有的同學對垃圾的寬容度較大。寢室早晚的休息時間則是產生摩擦的高發時段。許多同學會因為睡眠時間早晚的不一致產生的細碎噪音而導致作息紊亂。例如晚睡時打游戲,刷劇,打呼,磨牙的聲音,早起的情況下臉盆,凳子,杯子所產生的聲音。這些看似很小的問題,久而久之就容易使室友之間產生隔閡,處理不好就會使室友產生壓抑和苦悶的心理。另外 “拉幫結派”,忽視其他室友的現象也容忽視。高校寢室的4人格局是一個客觀因素。隨著對彼此性格,興趣愛好了解的加深,大學生經常會與自己有共同興趣愛好,相同的消費水平的室友關系親密,這樣一來寢室內部會形成各自為營,2對1,2對2甚至是3對1的小團體局面。關系好的學生往往會形影不離,同進同出,忽視甚至排擠另外的室友。這就嚴重影響了寢室全體成員之間的相互交流。
寢室矛盾與大學生之間的惡性競爭也互為影響。寢室關系的緊張會導致入黨,班干部選舉,評獎評優,困難生補助等過程中的不公平不公正的出現。對與自己關系好的同學有所偏倚,而對與自己存在矛盾的同學不客觀對待,在競選等過程中持反對票。不言而喻,惡性競爭或者非理性的競爭也會引發寢室矛盾。競爭中一旦學生們對勝負得失以及功利心看的較重勢必會成為破壞學生人際關系的很大因素。在大學,同學之間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上會存在競爭。另外,部分學生心態不平衡,對室友在外貌,能力,成績或者人緣等方面比自己突出的室友產生嫉妒心從而故意阻礙該學生的發展。這無疑也是一種惡性競爭,對寢室關系有百害而無一利。
二、輔導員的引導、調和作用
(一)引導學生自身立足人生,樹立遠大目標
時光荏苒,大學的四年時光其實非常短暫。當下所經歷的困難、苦惱是人生中的一部分。當寢室的摩擦與矛盾中我們現在所感到的無從適從與困惑焦慮,當我們跨度過去,在未來的時光再來回顧的時候會領悟這其實是人生中很小的一部分,不是不可逾越的坎坷。輔導員應該引導學生立足人生整個生命歷程,不受困,不局限于眼前的迷茫,學會在寢室的人際交往中成長。黨的十九大指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大學生應該立足于時代,立足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堅定政治理想,在踏實求實的同時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
(二)引導學生提高自身修養與自我調節能力。
通過分析,我們會發現寢室的關系緊張是由日常的瑣碎事情所致。而日常生活的小事中無處不體現大學生們自身的修養。在寢室生活中更要注意個人修養的逐漸形成。個人品質和修養的不斷提高,可以讓大學生在處理問題中變得更加冷靜,理性的處理寢室人際關系。個人修養的不斷提升,個人才華的不斷增長可以讓同學們在交往中增添自身的吸引力。注意個人衛生,不隨便亂扔東西,學會歸置自己物品,文明禮貌用語,逐漸形成良好的個人品質。同時引導學生在寢室的交往中主動學習和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良好的溝通技巧和愉快的交流可以讓縮短同學們之間的距離,建立融洽穩定的同學關系。輔導員應該積極開展班級活動引導學生學會自尊與尊重他人。因為自尊是對自身價值的自我認識,而惟有自尊者方能尊重其他人。引導學生學會寬容和理解。包容其他室友的生活習慣。在日常瑣碎小事中要做到心胸豁達,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要換位思考。創造條件促進室友的,交流和溝通,在活動中增進學生們對彼此的了解,從而增強宿舍凝聚力。另外,輔導員也要引導學生自我調節能力。很多學生一旦寢室關系產生問題,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調解,而是要求相關部門調整寢室。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引導他們嘗試著自己主動解決問題,養成自我調節能力,以便更好地適應生活和社會。
(三)引導學生構建和諧的寢室氛圍
營造和諧友善具有良好風氣的寢室氛圍有助于大學生積極進取。和諧友善的寢室,讓同學們不僅在學習上成績優異,在情感上相互關心,這種親密關系的建立與維持對他們的人生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輔導員可以以寢室為單位舉辦各類拓展活動和文體活動,如文明寢室,寢室文化大賽,素質拓展等,讓學生在活動中增強凝聚力和向心力,體會和珍惜大學時光的純粹友情,促進學生和諧相處,互幫互助。
(四)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學生的寢室人際關系與心理健康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一方面,人際關系和諧,積極健康向上的寢室文化對大學生的心理成長起到了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寢室同學相處不融洽,存在隔閡或矛盾,會導致大學生在寢室生活中產生心理壓力和心理負擔。尤其是女生相對敏感以及依賴性的性格特點使她們的情緒更容易受到周圍環境,身邊人際的影響。周圍同學一句不經意的話都可能使她們反復思量。過于敏感的性格會使她們產生與人相處的心理障礙。另外,女生在人際交往中的過于理想化反而會使自身受到傷害。
因此加強大學生的人文關懷和心理教育任重而道遠。輔導員應加強心理知識的學習,協助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機構開展心理篩查,對學生進行初步心理問題排查和疏導,了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熟悉大學生常見的發展性心理問題,掌握傾聽,共情,尊重等溝通技能,和大學生建立積極有效的師生關系,幫助學生調節一般的心理困擾。可以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如舉辦講座,設計宣傳展板等,組織學生參加陶冶情操,磨練意志的活動,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根據女生寢室常見的問題開展寢室討論,協助學生認識自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建立寢室聯絡員機制,確立人際關系相對較好的學生黨員和干部作為聯絡員,并對其進行必要的培訓,多了解寢室內部情況,根據聯絡員反映,針對個別學生進行專門的心理輔導,提供心理咨詢等。和學生溝通交流,想學生之想,急學生之急,對有學業壓力,情感困擾,經濟貧困,就業危機等情況的大學生進行對應的心理調適,融洽學生寢室的人際關系。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寢室作為大學生人際交往,生活學習,情感需要,信息互動的主要空間,則是培育和諧友善的價值觀念的重要場所。以上對輔導員在調和大學生寢室緊張關系中的作用作了初步論述,旨在促進構建高校和諧友善的寢室文化,為大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衛平.解析女大學生寢室的人際關系[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05/12
[2]林曉.大學生寢室和諧人際關系的構建[J].高校輔導員學刊, ?2009/2
[3]李燁.輔導員如何開好主題班會[J].高校輔導員學刊, ?2009/2
[4]賈宏汝.思想政治教育視角下大學生寢室人際關系與心理健康研究[J].魅力中國,2016
[5]鄭衛國,鄭宇星.人際交往分析及運用技術[J].領導藝術, 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