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清強
【摘? ?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根本途徑。政治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是學生中考成績的組成部分,影響著學生的升學和今后發展。它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也起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 初中政治;興趣培養
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興趣是學生學習任何一門學科的內在推動力。興趣是人在情緒上對某物或人物表現出的肯定態度,政治學習興趣的培養就是使學生在政治教學中表現出積極、主動和熱情的態度,對政治學科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政治學科是一門哲理性很強的學科,它包含的若干經濟學原理、哲學原理和社會主義思想都是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重要依據。政治思維也是智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許多學生不喜歡政治學科,認為政治課枯燥乏味、沉悶,學科德育目標和智育目標難以實現。學生只有對政治學科產生了興趣,學習過程中才有積極性,才能發揮學習潛力,才能實現教學目標。在政治教學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來培養學生對政治學科的興趣。
一、提高自身素質,建立良好師生關系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教師自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政治課堂教學質量。在教學中,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提高教學效率、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保障。民主、和諧的課堂環境要以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前提。
1.注重知識積累,加強綜合素質
教學是一個師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過程。教師也需要不斷學習來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能力,從而在教學中做到游刃有余、淺入深出,受到學生尊重和欽佩。現代教育對教師的能力和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新時代的政治教師,如果知識結構還僅僅局限于學科知識,那么就很難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一名優秀的政治教師,除了掌握必備的業務知識外,必須掌握一定的科學知識、相關學科知識、心理學知識和教育學知識,還需關心時事政治,關注媒體。教師具有完整的知識結構,才能克服傳統教學中只是將知識死板地灌輸于學生的弊端,政治學科才能吸引學生,引起學生學習欲望。
2.重視師生關系,創造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
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建立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教師只有充分尊重、理解、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才能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課堂學習氣氛。初中生已經是具有獨立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個體,自我意識很強。所以,我在教學中十分重視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性格、興趣,決不以分數的高低來決定對學生的態度,一視同仁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班上所有學生都具有強烈的上進心,積極投入到政治學習之中,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二、注重開頭,優化課堂結構
每一堂課的前二十分鐘往往是學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時段,教師如何把握機會安排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效率,激起學生學習興趣是值得研究和探討的話題。
1.重視上好每一堂課
教師要優化課堂結構,利用教學手段,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之中,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教學目標,使每一堂課都能實現效益最大化。教師要精心設計好每堂課,抓住學生心理,讓他們喜歡上課堂,這也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重要渠道。例如:在講“事物具有普遍聯系時”,我會先向學生講述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然后向學生提出問題:是什么原因讓他們在捕殺狼群之后又決定引狼入室呢?通過故事激發學生興趣,提問的方式,激發學生好奇心理,使教學環節步步深入、環環相扣,推動教學活動有效開展。
2.講好每堂課的開頭
我在多年的教學中發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呈現如下規律:課堂前五分鐘,學生處于比較激動與興奮的狀態,無法靜下心來全神貫注投入到課堂中。課堂后二十分鐘學生開始失去對課堂的興趣,出現松懈、疲憊和不耐煩等情緒。一堂課四十分鐘,學生全神貫注投入的時間還不到二分之一,教學質量難以提高。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課堂的開頭承擔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承上”是指:迅速將學生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啟下”是指:防止后半堂課學生注意力的分散。為此,我在課堂開頭時,經常設置一些懸念式和趣味式的問題,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將學生迅速地“拉”入課堂。后半節課將教學的重點集中于解決所提問題上,既是對本堂課所講知識的總結,也是提高后半節課課堂效率的有效途徑。
三、創建故事情境,理論聯系實際
政治學科與我們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它是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產生的感性認識進行加工、整理,最后上升為理性認識的理論結晶。因此,聯系實際生活,通過實際事例或故事導入政治教學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方法之一。
1.多講故事,增強課堂趣味性
政治學科中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雖然都來源于現實,但都高于現實,其內容往往也是嚴肅的。所以,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會存在一定難度,會認為政治課堂枯燥、乏味,從而產生厭學心理。我在教學中經常巧妙地運用生動有趣的故事來進行教學。好故事不僅耐人尋味,還蘊含了豐富的知識和認識哲理。通過多講故事的方式,克服教學過程中的枯燥和沉悶,學生學習情趣濃厚,課堂效率大大提高。
2.利用現代教育手段,理論聯系實際
隨著科學水平的發展,教學水平提高,教學手段發展,多媒體教學廣泛運用于政治教學中。以其鮮明的教學特點和教學方式走進了政治課堂,越來越受到青睞,成為溝通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的橋梁。學以致用是學習的最終目的,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還增強了學生的社會適應力,為學生今后發展奠定了基礎。
教師做為政治課堂活動的主導者,在政治學習興趣培養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培養政治學習興趣的方法多種多樣,教師掌握學生學習心理,把握學習規律,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是根本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