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民
摘 要:傳統的高中英語閱讀課是教師的“一言堂”,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強調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這就要求教師改變授課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變得主動起來。有效的提問就可以讓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是培養思維的重要方法之一。以具體課文為例,從三個角度出發,結合實際操作,闡述對“以問促思”的理解。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課;提問;培養思維
2014年,英語學科最終將其“核心素養”歸納為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其中思維品質正是強調了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可幫助學生發展思維能力。然而,在傳統的高中英語閱讀課中,教師對文本的解讀往往“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過多的語言知識詳解讓學生失去積極思考、主動建構的熱情。實踐證明,如果教師能夠在語篇的大背景下有針對性地提問,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師生真實互動,達成情感共鳴。
本文將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一Unit 1 Friendship的閱讀課Annes Best Friend為例,談談自己在“以問促思”的理念指引下從事的一些教學實踐和反思。筆者從讀前、讀中和讀后三個方面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引導學生開動腦筋,挖掘思維潛能,讓思維從低層次向高層次發展。
一、基于單元話題提問,展開合理預測
人教版的教材,每個單元的reading之前都設有pre-reading的環節,往往是一些與單元話題相關的問題,并過渡到課文所要講述的內容。有些教師認為問題不好回答,在具體授課中直接省略該環節。實際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關注標題開始,用適當的問題hold住學生的注意力。可提問如下:
Looking at the title and the pictures, do you have any ideas about the text?
Who is Anne? Can you guess what kind of girl she is?
What do the two pictures tell us about her?
What do you think the text is about?
通過這些問題可引導學生關注課文標題,因為它體現著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寫作意圖。如果忽略了它,就等于錯失了和作者交流的第一次機會。學生若能從分析標題入手,仔細觀察圖片,再加上已有的背景知識,就能對課文的內容做出自己的判斷,并由此產生主動閱讀的欲望。當學生帶著這種期待去看文章,就會將注意力集中在課文內容上,盡可能多地獲取語篇信息,而不是去糾結某個單詞是什么意思,從而使閱讀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悅讀”。
二、基于課文內容提問,形成淺層理解
有了預測的鋪墊,學生的閱讀熱情大大提高了,這時教師應抓住契機,先呈現已準備好的問題,然后給予學生安靜的閱讀空間和充足的思考時間,讓學生能運用所掌握的閱讀策略,將思維提升到最佳狀態,積極主動地對課文內容進行解碼、梳理和加工。例如,在學生閱讀之前,筆者曾經有意引導學生先關注文章的整體結構,然后再去關注具體的語言細節,設問如下:
1.How many parts can the text be divided into? Why?
2.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first part?Can you catch the key words?
3.What is the second part about?How many examples are mentioned?
這些問題可幫助學生把握文章脈絡,為下一步的文本解讀奠定基礎。在學生嘗試回答開放性問題時,還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務。
三、基于語篇理解提問,培養深層思維
閱讀文章,不僅僅可獲取表面信息,學習詞匯和句型,還應能欣賞語言的優美,甚至能對文本內容是否合理、作者的寫作目的是否明確、表達方式是否多元等進行客觀評價,從而超越文本生成自己的觀點。在學生準確獲知文本內容、深入理解文本內涵之后,教師通常需要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對文本主題、作者觀點等進行深入思考,以拓展文本的文化內涵,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培養學生的深層思維能力。本課中,可引導學生自己發現一些好詞好句。例如:
Now we have learned the whole text, do you notice any beautiful words, phrases or sentences?You can underline them,and share with us.
Why does Anne want a diary to be her best friend?
本文只是以人教版的一篇課文為例,說明不管什么樣的文本,只要教師肯下功夫,就能設計出適合學生、并有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問題。“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英語閱讀課,就是要挑戰假借閱讀之名、實講語言點的傳統授課方式,經由教師引領提問,最終做到把閱讀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他們在自由的環境下安靜地閱讀,實現與作者的深層交流對話,從而全面提高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葛炳芳.英語閱讀教學的綜合視野:理論與實踐[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