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幽美
摘 要:整本書閱讀對于提高學生寫作能力乃至語文素養具有重要意義,高三學生更應該廣泛閱讀,才能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才能有更開闊的視野和更廣博的胸懷。交流可以引起共鳴,辯論可以激發靈感。
關鍵詞:整本書閱讀;個性閱讀;討論與爭鳴;讀寫結合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學生能不能順利地學習,首先取決于他會不會有效地閱讀?!彼€提出了閱讀跟學習緊密聯系的主張,認為閱讀給學習創造“智力背景”,認為課外閱讀“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進的風”。2011年版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稿)》在教學建議部分,對閱讀做了這樣的表述:“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p>
近幾年整本書閱讀的推廣運動方興未艾,一線語文老師更是深切認識到整本書閱讀對于提高學生寫作能力乃至語文素養的重要意義。我供職的學校一直致力于書香校園的構建,每年都會舉辦讀書節,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雖然我校的書香環境營造得很好,但是在高考壓力之下,幾乎所有師生都認為課外閱讀只是高一高二的事,與高三學生無關,高三,就該全心全意做題備考。對此,我不以為然。我認為,高三學生更應該廣泛閱讀,才能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才能有更開闊的視野和更廣博的胸懷。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交流幾點個人經驗和感悟。
一、含英咀華,豐富整本書閱讀的內容
1.個性閱讀。高三年級,因為備戰高考的目的性很強,每個學生的興趣不同,閱讀能力也有差異,所以我對閱讀書目不作統一規定,只提供一些參考書目。對旅行與文化感興趣的,推薦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系列、沈從文的《湘行散記》之類;對古典詩詞感興趣的,推薦《唐詩素描》《宋詞素描》之類;想探討生活意義與人生價值的,推薦周國平、林清玄、畢淑敏等人的作品……
2.必讀書目。出于備考的功利目的,我們為學生統一征訂了一些閱讀材料,如《作文合唱團》《晨讀第一時間》等。另外,我們的必修教材和《唐詩宋詞選讀》《史記選讀》《現代散文選讀》等選修教材本身就是非常好的閱讀材料,值得我們再三品讀與回顧。在寫作訓練中,我們有很多學生總是苦于沒有素材,其實最好的素材就在我們身邊。
3.主題閱讀。每個周末我們會確定一個閱讀主題,讓學生根據主題搜集閱讀材料,選擇優秀的書目或文章交流閱讀體會。高三一年,我們交流過的主題有“青春”“智慧”“鄉土情結”“綠色生活”“文化與生活”等。
二、讀寫結合,將整本書閱讀落到實處
廣泛閱讀的目的還是在于積累寫作的素材。所以,我采取了幾種練筆的方式,讓閱讀的成效能夠得以彰顯。
1.每日摘評。要求學生每天摘錄在閱讀過程中發現的好句好段,并就修辭、文字、內容等作簡要的點評,一方面為自己的寫作積累可直接引用或模仿的金句,另一方面,由名家的觀點態度激發自己的思考感悟。在高考作文中,善于合理引用名人名言或古詩文,無疑可以為文章增加不少文化底蘊。同樣,表述精煉傳神,描寫生動優美,有一定思想深度的文段,也一定可以為文章增色不少。
2.閱讀隨筆。閱讀隨筆一般每周進行兩次,通常在語文閱讀課上進行。在閱讀課上,學生有半節課的時間可以自由閱讀,還有半節課寫讀書感悟,字數不作要求。大多數同學會選擇他們喜歡閱讀的書。讀喜歡的作家的文字是一種享受,讀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更是一種樂趣。愉快的閱讀之后,寫作也就成為一種輕松的體驗。很多學生會相互推薦好書或者交換閱讀,寫下閱讀隨筆之后就相互傳閱、相互點評,于是就形成了一種小組閱讀或小群體閱讀的現象。
3.長假讀書心得。在寒暑假等長假,我會向學生推薦統一的閱讀書目,然后要求學生撰寫讀書心得。在高三上學期結束后的這個寒假,我們布置的閱讀書目是嚴歌苓的《芳華》,因為馮小剛導演的這部電影正在熱映,與電影比起來,文字具有更為獨特的表現力,比照之下,學生的感悟更深。
4.主題寫作。在平時每個周末的主題閱讀之后,我們會開展一次主題寫作。通過寫作,讓學生將閱讀過程中的收獲和感悟記錄下來,然后擇優在班級里交流,進行思維的再碰撞。
這樣的寫作自由度較大,學生或敘或評或議,在交流過程中,展示觀點,抒發情懷,因為話題一致,容易引起共鳴,很受學生歡迎。有時還能引起爭鳴,由相互點評進而變成辯論,由口頭的你來我往,演變成書面的“百家爭鳴”。為了尋求更有力的支撐,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搜尋閱讀材料作為自己的“利器”,擴寬知識面的同時也豐富了寫作的素材,訓練了書面表達的能力。
5.寫作競賽。我校是江蘇省語文閱讀教學基地,全國微型小說閱讀與寫作教育基地,“冰心杯”“葉圣陶杯”閱讀與寫作教學基地。每年我都會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寫作征文比賽來檢驗平時閱讀和寫作訓練的成效。高三一年來,有一位學生獲得“七彩語文杯”江蘇省第十六屆“中學生與社會”作文競賽蘇州市二等獎,五位同學獲得第十二屆全國青少年冰心文學大賽一二等獎,七位同學獲得第二十四屆“葉圣陶杯”全國中小學生新作文大賽一二等獎等。
我對整本書閱讀的實踐探索才剛剛起步,很多做法還不成熟,也不成體系,好在黃厚江、許友超、曹勇軍等特級教師的示范課和講座給我提供了很多學習和研究的案例。我真誠地祈愿通過對整本書閱讀的推廣,能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興趣,提高整本書閱讀的能力,激勵學生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會讀書、善讀書,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真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希望高三的孩子們在備戰高考的階段,也仍然將閱讀進行到底,并真正將閱讀的效力體現在高考寫作之中。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