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元麗
摘 要:地理實踐力要深入有效實施,關鍵是評價要多樣化。評價是為了更好地促進教學,教學即評價,只有多樣化的評價策略并舉,加強評價的激勵作用,才能更好地促進地理實踐力的實施。以《大規模的海水運動》模擬實驗為例,對課前預習,加強診斷性評價;對模擬實驗,加強發展性評價;對情境教學,加強表現性評價;對課外延伸,加強贊賞性評價,嘗試用多種評價促進地理實踐力的提高。
關鍵詞:多元評價;地理實踐力;課前預習
基于地理核心素養的教學把地理實踐力作為四大地理核心素養之一,這要求我們高中地理教師必須行動起來,改變觀念,深入實踐,加強評價激勵導向功能,促進地理實踐力深入有效實施。評價是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教學體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不是最終環節,任何教學都在“實踐—評價—反思”的一體化過程,都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學習、彼此促進、共同建構的過程。
一、對課前預習,加強診斷性評價
診斷性評價可以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比如,學生已經知道了哪些知識、規律,不知道哪些知識規律,哪些知識規律是學生容易犯錯的,為什么大多數學生會錯,錯的根源在哪里,是記憶模糊的問題,還是理解不透徹的問題,還是審題的問題。通過診斷性評價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課堂實踐,為實踐的實施、改進奠定知識基礎。
通過課前學案的預習反饋,發現學生對洋流的定義、分類這些基本知識的理解在自主學習中就能很好地掌握,以理解為主的知識,洋流的成因、洋流的運動規律、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這三部分內容有很多種錯誤,學生不理解,需要教師在課堂中根據學情、教材進行教學設計,以什么方法為主?根據本節教材內容、教學目標、學生情況、過往經驗,本節最好以模擬實驗為主開展教學實踐,因為模擬實驗形象、直接,以學生主動地動腦、動手、觀察總結的過程,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在對真實世界的感受和體驗中進一步提升理性認知,逐步建立起新舊知識間的聯系,促進學生觀察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動手能力得到鍛煉,更好地培養求實的科學態度、探究的科學精神和熱愛科學的情感。
二、對模擬實驗,加強發展性評價
發展性評價不再僅僅是甄別和選拔學生,而是促進學生的發展,促進學生潛能、個性、創造性的發揮,使每一個學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續發展的能力。重在讓學生在評價中知道自己已經獲得的知識、技能、經驗、智慧,發現自己的進步,其次發現自己的不足,能客觀地進行自我批評、自我反思,不斷提升地理實踐力。
在《大規模的海水運動》教學中,以小組為單位,動手模擬實驗,探究洋流的成因、洋流運動規律(如圖一),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如圖二)這三部分內容,并進行了發展性評價(如文末附表)。
三、對情境教學,加強表現性評價
表現性評價是指真實情境中完成某項任務或任務群時所表現出的語言、文字、創造和實踐能力的評定,也指對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表現出的學習態度、努力程度以及問題解決能力等的評定。(如下表)
在《大規模的海水運動》中根據一則新聞“鴨子艦隊會到哪里?”,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進行科學預測,鴨子會在哪些海岸出現。在真實復雜的環境中,運用本節所學到的主要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學以致用,提升地理實踐力,提升地理核心素養。
真實情境“鴨子艦隊會到哪里?”的設計思路,實踐一:洋流形成原因?(搭建知識腳手架,理解洋流形成原因)實踐二:大洋環流模式及運動規律?(深刻認識、理解洋流運動的規律)實踐三:鴨子艦隊曾經到達哪里,怎么到的?將來還會在哪里被發現?(理解、運用地理規律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學以致用)
四、對課外延伸,加強贊賞性評價
卡內基曾說:“掌聲可以使一只腳的鴨子變成兩只腳。”贊美的功效如此神奇,可以使人的自尊、榮譽感到滿足,讓人感到愉悅和鼓舞。在教學中,教師欣賞學生的眼光,贊美之詞,生生之間相互鼓勵都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內驅力,“學習是一種自組織行為”。評價的贊賞激勵作用充分發揮,有利于學生在積極愉悅的氣場下投入到地理實踐力中,在正能量的氣場下更有利于地理實踐品質的培養。
筆者在《大規模的海水運動》教學后,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力,又布置了一份寒假作業。每一位同學在假期中,至少做一個模擬實驗,可以參考教科書上的實驗也可以自己創新,但一定要與地理有關的實驗。大多學生以教材上的為主,自我創新的很少,只有3個。在這些上交的實驗中,盡管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我們教師應該抓大放小,表揚所有做了的同學,“只要是動手做了的,都是值得表揚的,拍下了視頻的,更好了,都是積極努力的同學,其他沒有做的同學要向他們學習。”(全班鼓掌)表揚做實驗的同學,讓那些沒有做實驗的同學好好反思自己的行為。并且專門用一節半課讓每位做模擬實驗的同學都上講臺匯報,讓他們更好地展示自己。“我匯報,我驕傲。”
筆者給匯報學生高度評價,如,你的實驗設計的很新穎;你的實驗結果很清晰,等等。多肯定學生做了哪些,淡化學生沒做到的,并輔以物質獎勵,如棒棒糖,希望學生想到實驗就是甜甜的,就是開心快樂的。
在技術、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未來的地理實踐的評價能不能都在網絡平臺上進行,通過科學的數據模型,對學生的地理實踐力進行跟蹤評估,給學生提供更科學的發展建議,讓學生更有成就感,更有利于學生地理實踐力在實踐中砥礪前行,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朱雪梅.不斷探尋:我們期盼怎樣的學習評價新路向[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5(12):42-46.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