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愛萍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信息技術的不斷提升,網絡已經成為大眾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不僅能夠幫助大眾獲取新聞信息,同時也能給大眾提供生活樂趣。此外,在網絡為大眾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時,其也走進了大眾的工作以及學習中,并成為得力助手。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開展微課程教學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效率。基于此,對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開展微課程教學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微課程教學;開發策略
首先,所謂微課程指的就是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將特定的教學內容進行轉化,制作成教學視頻的一種教學手段。該種教學手段的運用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了解教學重點,降低自身的學習難度,提升學習質量。其次,在高中教學過程中,政治教學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存在,政治教學具備一定的現實意義以及抽象意義,對于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運用微課程的教學手段就顯得十分重要。
一、高中政治微課程的開發策略
(一)微課程教學流程的設計
首先,一般來說,高中政治的微課程可以分成以下兩種類型:課堂共享資源型以及自主學習型。針對不同的學習類型,教師需要設計出不同的教學流程計劃。其中,針對共享型微課程教學來說,教師可以參考傳統的教學流程進行設計:比如,當教師在講解“公民的政治參與”這一課時,便可以事先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明確教學重點,并根據教學大綱設計出微視頻的大概內容。例如民主選舉、民主決策以及民主管理等。在正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教材講解的過程中穿插微課程教學視頻,為學生梳理知識結構,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
其次,針對自主學習型的微課程教學來說,教師可以設計如下的教學流程:首先,在自主型的教學流程中,教師可以將其分成三個部分:課前、課中以及課后。針對課前階段來說,教師可以將微課程教學視頻上傳至學生的班級群,并為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通過觀看視頻找出問題的答案,為正式教學打好基礎;在正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二次播放教學視頻,并要求學生說出自己的疑惑以及問題,鼓勵其他同學進行解答;最后,在課程結束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下載微課程視頻,以便日后開展復習工作。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不僅能夠提升自身的學習質量,同時也能夠提升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微課程資源結構的設計
首先,教師需要對課程資源設計名稱。一個好的課程名稱能夠幫助教師快速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及學習興趣,保證課程的穩定開展。比如,當教師在制作“為人民服務的政府”這一課的微課程視頻時,就可以將視頻的名稱設置為“我們的好媽媽”,以此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教師需要對微課程資源進行導入設計。在進行導入設計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對導入內容與視頻內容的緊密性進行把控,以便學生能夠快速地融入教學內容中,保證自身的學習質量。此外,在進行導入設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問題的形式開展教學,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比如,當教師在講解與“儲蓄存款”這一課相關的知識時,可以先在視頻中展示出這樣一個問題:你們在日常生活中會存錢嗎?將教學與生活相聯系,降低學生的抵觸心理,激發學生的交流意識,進而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
最后,教師需要對微課程資源的內容進行設計。微課程存在的意義就是幫助學生快速地理解教學重點,梳理知識結構,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在設計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把握住教學重點,化繁為簡,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
(三)微課程教學資源的制作
首先,在制作教學視頻之前,教師需要分析以及確定視頻的主題。這一步是整體工作中最重要的一步,會對學生的學習質量產生直接的影響。同時,在對主題進行選擇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保證主題的實效性以及特殊性,盡量選擇當下較熱的話題,在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也能拉近學生與社會之間的距離。
其次,在選定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分析視頻內容的價值觀,確保其能夠對學生形成正確的引導。
二、高中政治微課程教學的應用
(一)扎根現實課堂,提升課堂實效
在開展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程教學視頻幫助學生了解教學重點以及教學流程,使其能夠形成一定的印象,降低自身的學習難度,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
(二)假期自主學習,教師遠程指導
在課余時間內,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程教學視頻幫助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能力以及接受程度隨意選擇需要的視頻片段,并對其速度進行調整。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與學生進行溝通,進行遠程指導,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綜上所述,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當今時代,利用信息技術以及多媒體設備開展教學已經成為教師必備的教學手段之一。此外,在教學的過程中運用信息技術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其學習難度,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需要擺正自身對微課程教學以及其他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認知,并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以及教學能力,以便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范建新.微課程教學:遠程學習微課程資源建設體系構建與設計[J].現代教育技術,2013,8(12):25-26.
[2]黃波平.開放大學視閾下微課程資源建設與應用模式的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5,5(15):87-88.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