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素萍
摘 要:古典詩詞文化是我國千百年來一直流淌著的特有文化,它以豐富的蘊含、優(yōu)美的意境以及輕快的節(jié)奏將漢字的運用發(fā)揮到了極致。古典詩詞文化,堪稱中華民族的瑰寶,繼承和發(fā)揚古詩詞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結合高中語文學科,展開簡要分析和論述。
關鍵詞:品味經(jīng)典;高中階段;古詩詞教學
古詩詞文化,是古詩、古詞、古曲等綜合古典文學表達方式的綜合體,其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更凝結了詩詞作品創(chuàng)作者的深厚文化和精神內涵。高中生在經(jīng)歷了小學和初中語文學習之后,有了一定的古詩詞基礎,此時我們進行高中語文古典詩詞文化賞析教學可以說是恰到好處。以下本文就結合部分高中古典詩詞教學案例,對如何引導學生品味經(jīng)典做粗淺分析,希望可以拋磚引玉。
一、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引導方式,凸顯學生學習主體作用
通過學習新課程改革,我們可以知曉轉變語文教師的教學引導觀念和思想是非常有必要的。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重視枯燥講解,忽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和主動性,不能發(fā)揮出學生學習的個性,導致高中生語文學習中興趣和個性受到壓制,所謂的課堂教學僅僅成為教師的“演講臺”,而失去了師生交流、溝通的效用。對此,筆者認為,高中語文古詩詞賞析教學,一定要創(chuàng)新課堂引導方式,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進而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比如,古典詩詞通常反映的是一種內化的、含蓄的情感,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自主探究古詩詞的內涵,培養(yǎng)學生對某個古詩詞章節(jié)的見解和感悟,激發(fā)學生對于古詩詞文化的學習興趣,體會古詩詞中作者的愛國情感、思鄉(xiāng)情感、孝順父母的情感等,而與此同時,更給學生闡述為人處世的道理。
另外,我們還可以結合多媒體教學的方式。比如在教學《雨霖鈴·寒蟬凄切》時,為了凸顯詩詞中凄清、寒冷等意境,我們可以利用計算機制作相應的Flash動畫,然后配合以本首古詞的名家朗讀音頻,在視覺和聽覺上給予高中生豐富的視聽體驗,從而加深賞析學習的效果,激發(fā)深入體會詩詞意境的積極性,進而優(yōu)化賞析教學的效率。
二、重視詩詞中的語言描寫,從環(huán)境到情緒進行引導
古典詩詞中蘊含的意境美是我們在開展賞析教學中需要重點探討的課題,而要讓學生體會到古詩詞的意境,其關鍵的一步就是引導高中生對詩詞內容進行了解。文言文語言具有精煉、優(yōu)美的特點,因此不便于學生理解,我們教師需要做的是幫助他們理解,將抽象的文言翻譯成符合青少年認知特點并且富有文藝、足夠吸引學生的白話語言,如此,他們才能沉浸在古詩詞的賞析教學中。
比如在杜甫的《登高》作品中,其對于景色的描寫如“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可以說是惟妙惟肖,仿佛通過閱讀就足以在大腦中浮現(xiàn)出相應的畫面,其代入感十分強烈。教師此時可以用白話進行轉譯:天高風急,猿嘯的聲音中似乎隱藏著悲泣。孤州沙白,唯有沙鷗在天空不停地盤旋。無邊的落葉從樹冠紛紛飄落,川流不息的長江水,從天際滾滾而來。經(jīng)過這一番轉譯,更加深了學生對詩詞意境的品味和理解,從更深的層次認識和了解到了詩詞的內涵。
三、結合對作者的理解,深入到古詩詞學習的深層中
在詩詞賞析中,通過把握和領悟詩詞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者的生平和藝術表達風格,可以提升詩詞賞析藝術教學的有效性。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生來與眾不同,都是獨一無二的。古詩詞作文的創(chuàng)作者也是如此,他們由于生活經(jīng)歷、家世背景、學識認識、性格興趣等不同,就容易在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中形成不同的創(chuàng)作之風,比如獲得大家公認的浪漫主義代表李白,其詩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充分展示了作者的奔放、浪漫;又如杜甫的憂郁頓挫,其詩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表達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寄托了自己對當前生活的無奈。除此之外,還有陶淵明的清新自然之風“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表達了作者的一份恬淡、淳樸,對鄉(xiāng)間農(nóng)家生活的知足之情。當然,類似的還有很多,但是都需要我們結合具體的文章、具體的詩句進行欣賞。結合詩詞人的創(chuàng)作背景,讓更多的學生享受到古詩詞學習的樂趣。
四、以反復誦讀品味作者精神內涵,產(chǎn)生情感共鳴
誦讀是最為貼近語文詩詞學習的一種方式,可以加深對詩詞內容的理解,更可以與詩詞人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但是不少學生反感重復朗讀古詩詞,對此,筆者認為,我們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誦讀比賽,看哪一位學生能夠讀出感情、句讀到位,并且發(fā)音標準,這樣在基于學生拼搏、競爭心理的基礎上,可以促使他們靜心誦讀,進而花足夠的時間去慢慢品味、細細咀嚼才能捕捉到高中古詩詞中所表現(xiàn)出的微妙的情感變化。此外,此種教學方法在理解詩詞意境上也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幫助高中生強化語感,加深記憶,讓他們終身受用。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詩詞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詩詞賞析,培養(yǎng)他們一定的自主學習、閱讀、品鑒能力,從培養(yǎng)閱讀興趣入手,從凸顯學習主動性和結合作者生平經(jīng)歷入手,精準把握古典詩詞文化中的精神內涵,提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
參考文獻:
[1]錢飛.蘇教版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5(24).
[2]許禮偉.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意象分析:以李清照詞中的“花”意象分析為例[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5(10).
[3]孫健.淺析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意象分析法:以蘇軾詞中的“夢”意象分析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35(5).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