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生涯規劃教育可以為高中生指明未來發展方向,對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促進高考改革順利實施的基本保障,因此各級高中應當重新審視生涯規劃教育的必要性。主要闡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實現路徑,希望能夠幫助各級高中謀得生涯規劃教育的新發展道路。
關鍵詞:高考改革;生涯規劃;高中教育
隨著高考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各級高中的教學現狀發生了重大變化,對高中生的影響程度逐漸加深,學校越來越重視生涯規劃教育在當前教育背景下所能發揮的作用。高考改革對高中生的生涯發展道路與綜合素質都提出了新要求,想要全面提高學生的人生規劃能力以及教學水平,就必須對生涯規劃教育重新定位。
一、完善生涯規劃教學體系
生涯規劃教育在高中整體課程中仍處于邊緣地位,其課程內容設置較為零散,盡管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我國部分地區的各級高中逐漸開始重視生涯規劃教育的地位,但是大多數高中的生涯規劃教學體系仍舊不完善,甚至生涯規劃教學課程的開展仍處于剛起步階段,導致高中生缺乏人生規劃能力,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沒有明確的認識。而且當前高中開展生涯規劃教育課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升學率,對課程內容安排得較為隨意,不僅無法達到提升高中生人生規劃能力的目的,還會導致學生對未來發展出現盲目性和無序性[1]。
高考改革要求高中生對自身未來發展有明確的選擇,這就使得高中生必須了解自身特點、社會發展現狀和專業選擇情況,因此學校應當建立并完善生涯規劃教學體系,建設包含生涯規劃理論類課程和生涯規劃實踐性課程在內的綜合性教學體系,使高中生能夠實現理論、實踐和咨詢三位一體化學習,切實提高對人生規劃的認識。另外,學校在設置生涯規劃的理論類課程時,要重點關注大學專業介紹、職業發展介紹以及學生生涯測評等與生活實際聯系較為密切的課程,在設置實踐性課程時,可以定期開展側重于實踐的體驗活動,并為其提供專業性咨詢指導。例如,大學生活體驗和職場生活體驗等,幫助高中生進一步了解大學與社會,使其能夠在高考結束后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有較為清晰的認識。
二、加強相關師資隊伍建設
高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是一門基于職業選擇、生涯發展以及哲學等基礎理論的專門性學科,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著高中生的終身發展,因此學校應當建設一支具備豐富專業知識和實踐指導能力的專職教師隊伍,并通過各種方式和手段加強生涯規劃教育師資隊伍的整體力量。實際上,我國高校的師范類教育體系中尚未設立生涯規劃教育專業,故而無法培養專業大學生,加上學校里的在職生涯規劃教師沒有接受過專業培訓,使得高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單一、教師經驗不足。
由于生涯規劃教育包含了自我認知、學業指導、專業選擇、職業規劃以及潛力挖掘等多個方面,其內涵豐富且具有多樣化,所以對生涯規劃教師的任教水平和能力也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學校應當對生涯規劃教師進行專業培訓,加強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在招聘教師時,也應該要求高中生涯規劃教師必須具備大學本科及以上的學歷,且具備基本的生涯規劃專業知識、職業從業經驗以及先進整體發展意識。高中生涯規劃教師只有對社會發展現狀、就業狀況等信息有了清晰且明確的認識,且能充分了解高中生的心理變化、階段特征,才能有效解決高中生的角色變化、職業疑惑、專業選擇、社會理解和自我認知等成長問題。
三、注重實踐與理論相結合
高中生涯規劃教育不僅是一門理論課程,更是一門實踐課程,盡管理論教學可以為高中生樹立正確的生涯規劃意識,但是只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使高中生建立長足的生涯規劃信念,切實提高其人生規劃能力。
因此,學校應當重視生涯規劃教育的實踐性,利用社會資源豐富學生的課堂內容,增加能夠引起高中生興趣的興趣課、能力拓展課;將生涯規劃理論與生活實踐相結合,開展社會公益服務活動和調研活動、組織社會志愿活動等實踐課程活動;引導學生參與以“探索社會”“生他規劃”為主體的社會實踐,令學生在實踐中提高對自己、對社會、對未來的認識,從未而增強高中生的人生規劃能力,幫助其對社會和人生有更加深刻的了解[2]。
四、尊重學生的地位和選擇
高考改革要求高中生不僅能夠選擇和規劃高中三年需要學習的課程,還能前瞻未來的職業選擇、大學專業選擇和后續人生發展,可以對目前成長現狀以及未來發展方向做出精確考量和初步評估。盡管學校開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能夠使高中生對人生規劃有較為全面的認識,但是高中生通過課堂教學獲得的知識僅是宏觀知識,無法對自己的生涯做出細致規劃。因此,學校還應當開設學生個人生涯規劃咨詢通道,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人生選擇,鼓勵高中生積極進行個人咨詢;學校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給予其具有現實意義的個性化建議,盡力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幫助和服務,令高中生能夠真正為自己規劃出最佳生涯決策。
綜上所述,以高考改革為背景的高中生涯規劃教育不僅是一項對高中生人生規劃能力的挑戰,還是對高中教育能力的考驗。高中生涯規劃教育可能會影響學生的后續人生發展方向,為了提高高中生的生涯規劃能力,我國高中必須對生涯規劃教育重新定位,完善教學體系、加強師資隊伍、尊重學生的地位和選擇。
參考文獻:
[1]雷蘭川,周慧,甘勇.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指導課程建設:現狀、問題與建議[J].教育參考,2018(3):19-25,50.
[2]王愛芬,雷曉.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規劃教育及其實現路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38(1):33-37.
作者簡介:金紅斌,1976年6月出生,男,湖北漢川人,本科學歷,中教二級,高中高考研究。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