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春
(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城市軌道交通研究和設計一般分為項目前期研究、建設設計兩個階段。其中前期工作主要包括:線網規劃、建設規劃、工程預可行性研究報告、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做好前期工作,后面的建設之路才會比較順利。城市軌道交通前期工作不僅要與城市總體規劃、城市綜合交通規劃、城市發展趨勢相符,同時還要考慮到工程可實施性,避免因某些控制因素導致方案發生較大調整,同時工程規模也出現較大變化,給工程建設造成較大影響。本文結合具體工程案例,分析軌道交通前期線站位方案在滿足功能的基礎上,其關鍵控制點對工程可實施性的影響,以避免因后期方案調整過大而導致規模、投資變動過大,從而給項目審批帶來風險。
某城市25號線是線網中新增的一條普速線路,支撐北部發展帶,聯系二圈層片區,增加沿線片區的軌道覆蓋率,加強橫向聯系,串聯南北向的軌道線路。規劃線路全長36.9km,共設車站29座,平均站間距約1.29km。
此次研究區間原規劃方案:線路出龍華站后,沿東環一路-貝爾路敷設,依次下穿在建華盛龍薈名庭高層、富豪新村。線路長約5.0km,設站5座,線路周邊多為住宅、商業用地。
在建華盛龍薈名庭由5棟100~160m的品質住宅,1棟120m的商務公寓及1棟150m的高端寫字樓組成,規劃線路從其下方穿過,工程實施難度極大;富豪新村位于東環一路和二路路口,現狀多層老舊樓房林立,建筑間距較小,協調實施難度較大。
研究提出了工業路方案:線路出龍華站后,沿人民路-工業路-貝爾路敷設,避讓壹城中心和在建高層建筑(見圖1)。

圖1 線路方案比選示意圖

表1 方案比選綜合分析表
綜上所述,工業路方案避讓了在建高層建筑和富豪新村住宅密集區,工程可實施性強。不過線路調整范圍約5km,占線路總長度調整比例較大(見表1)。
由此可見,在前期方案研究過程中,應重點考慮工程可實施性較低的關鍵點,同時結合城市總體規劃優化線路走向,避免后期方案調整規模過大。
原車站方案:線路出油松站后,沿東環一路敷設,在富豪新村前設站,之后下穿富豪新村后轉至貝爾路敷設。富豪新村站位于東環一路和二路路口,現狀多層老舊樓房林立,建筑間距較小,協調實施難度較大。
結合線路優化、城市舊改更新項目,在水斗村地塊內設置車站,提高地塊的綜合開發價值,利用大宗用地的商業開發,減少軌道交通的拆遷成本,減少工程總投資。同時在五和大道路口加站,增強軌道交通的服務范圍(見圖2)。

圖2 富豪新村站優化示意圖
在前期方案研究過程中,可以結合城市發展、三舊改造等優化車站位置、數量,減少拆遷,增加覆蓋范圍,避免因某些關鍵點導致整個項目無法推進。
根據國辦發〔2018〕52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已經國家批準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應嚴格執行,原則上不得變更,規劃實施期限不得隨意壓縮。在規劃實施過程中,因城市規劃、工程條件、交通樞紐布局變化等因素影響,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功能定位、基本走向、系統制式等發生重大變化的,或線路里程、地下線路長度、直接工程投資(扣除物價上漲因素)等較建設規劃增幅超過20%的,應按相關規定履行建設規劃調整程序。
由此可見,前期方案的可實施性和穩定性,對于整個項目的推進是極其重要的。要避免因后期方案與建設規劃方案調整過大,引起工程規模及投資估算大量增加而給項目的審批帶來一定風險,從而影響項目的實施及推進。
要加強軌道交通項目的前期研究工作,依據地形地貌、地質情況、環境敏感點、工程實施條件及地鐵運營組織條件等,進行線位、站位、場段優化比選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充分征求政府及沿線相關部門的意見,確定線站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