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藝
(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23)
汽車維護作業是汽車服務行業中一項作業量比較大的常規項目。高等職業院校或中職、技工學校的汽車維修類專業都開設了《汽車維護》課程,旨在培養學生掌握汽車使用及日常維護的基本知識和專業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生產實踐能力,為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汽車維護》作為一門以實踐操作訓練為主要手段,以培養學生具有對整車維護的能力的必修課程,不僅需要學生掌握汽車日常使用、日常維護的基本知識,更需要培養學生獨立完成對整車進行維護作業的操作能力,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環保、規范、安全的良好作業習慣及善于溝通和團結協作的品質。一直以來,該課程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等方面進行了多次改革,但由于傳統的教學理念和實操教學條件限制,仍然存在不少問題:(1)理論教學內容稍多、操作練習時間偏少;(2)整個課程全部安排實操教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演示1~2次后全部由學生自行練習;(3)學生被動學習、參與性不高、記憶不深;(4)傳統的實操教學模式,每輛汽車安排10~15位學生進行學習,投入設備量不足,實操教學過程中只有少部分同學可以操作練習,其余同學只能夠“觀摩”。以上這些問題均不利于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不能實現教學的目標。
項目教學法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相關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的實施及最終的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學生通過該項目的進行,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節中的基本要求。因此建議基于項目教學法的《汽車維護》課程教學如表1所示實施:

表1 《汽車維護》課程項目教學法內容一覽表
如表1所述,以項目為主線、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項目教學法,通過讓每一位學生主動參與并完成老師安排的工作任務,使師生共同完成課堂學習的目標,改變了以往“老師講,學生聽”“老師操作、學生觀看”或“少數學生訓練,多位學生無所事事”的教學模式。
為保證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在實施基于項目教學法的《汽車維護》課程教學時,需要做好以下八點:
(1)關于教學設備
《汽車維護》是一門實踐操作性較強的課程,學生在課堂中不但要學會汽車使用的相關知識,更需要通過多次反復的訓練,才能夠熟練掌握相關的技能。因此每個班級在教學中除了需要配套足夠大的教學場地、能夠容納足夠多的工位(每個工位安排4~5個學生,配一輛整車),還需要提供充足的教學設備如舉升機、操作臺、工具箱、工量具以及汽車維修保護用品、教學所需耗材等。
(2)關于工作任務
首先,《汽車維護》課程進行項目教學法的核心是設計工作任務,而工作任務應來源于汽車維修企業一線實際作業的內容,因此在設計工作任務之前,要結合教學使用的車輛型號到相應的企業一線進行實地調研,以保證所設計的工作任務有較強的實用性。其次,所設計的工作任務要與教學時間相適應。每次課堂上工作任務的內容不能夠太多,所有的學生都要預留有動手操作練習的時間。在工作任務擬定之后,老師應親自動手試驗1~2次,以保證在課堂上能夠按時間操作。教學項目的實用性及合理的時間安排更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動手操作的能力。
(3)關于項目小組
在《汽車維護》項目教學法實施過程中需組建項目小組。項目小組的組建,應由老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在課堂上自我把控情況進行合理組合。項目小組的人數可根據不同的工作任務中每輛車可同時操作練習的人數多少而定。一般情況下每輛車最多安排4~5人,每個項目小組設一名認真負責、具有一定溝通能力的學生擔任組長。老師在整個課堂教學中主要通過與項目組長的溝通,了解該小組執行工作任務的情況。
(4)關于教學步驟
《汽車維護》項目教學法采用任務、資料、計劃、實施、訓練、考核“六步法”。“任務”指項目小組成員接收工作任務之后,共同對工作任務進行確認與解讀。“資料”指學生在制定工作計劃時所需查閱的資訊、手冊或其他資料等。“計劃”指學生理解工作任務后,通過相關資料或手冊所制定的工作任務完成計劃。“實施”指學生將工作計劃上交給老師并得到認可后,按計劃開始共同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訓練”指學生在共同完成工作任務后,進行的單人操作練習。“考核”是指兩方面的考核,一方面是老師在課堂上隨機對學生進行抽查的考核評價;另一方面指學生在單人操作練習時同學之間的相互考核評價。在項目教學實施過程中,任務、資料、計劃、實施、訓練、考核這六個步驟按序進行、環環相扣、缺一不可,老師在各個環節的實施過程中應關注各項目小組的情況,及時協助、引導、答疑或解決問題,確保每一個步驟按計劃進行。
(5)關于角色轉換
項目教學法提出:“以項目為主線、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從傳統的主動傳授知識者的角色中轉換出來,成為教學的設計者、引導者、組織者、協助者、管理者。老師應通過工作任務的精心設計,讓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的,通過工作任務的完成讓學生在實施過程中學習到專業知識與相關技能。學生應當從傳統的被動接收知識者的角色中轉換出來,成為學習或工作任務的擔當者、執行者。通過工作任務的驅動,讓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通過工作任務的完成,讓學生獲得成就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6)關于課堂關注
《汽車維護》課程項目教學法由老師與學生雙方共同完成,老師不能夠斷章取義或錯誤理解“以學生為主體”從而放手讓學生自行學習、自行操作練習而放任不管。學生在對工作任務進行解讀時老師應多幫助他們;學生在制定工作任務的實施方案時老師應多引導他們;學生在按方案實施工作任務時老師應多指導他們;學生在實施工作過程出現困難時老師應多鼓勵他們;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后老師應多表揚他們。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正面評價,突出閃光點的同時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尊重并理解他們,讓他們在學習、操作練習過程中更加自信。
(7)關于評價方式
《汽車維護》課程考核成績的評定,長期以來采用的是老師對學生以筆試考核、操作考核的成績各取一定權重之后的綜合評定辦法。這樣的做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無法全面、真實反映學生對專業知識及專業技能的掌握情況,因此可以引入多次評價與第三方評價的辦法取得該門課程的總成績。所謂的“多次評價”指老師在多個項目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隨機抽查考評。“第三方評價”指課堂上學生在操作訓練時互相測評。學生互評可一舉多得,每位學生在操作訓練的時候由同一小組內的學生對其他的操作情況進行測評,互相測評不但能起到監督的作用,還能起到相互促進學習的作用。
(8)關于教學預案
老師課前所擬定的工作任務在實施之前,雖然,經過多次試驗驗證后才確定,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仍然有一些不可預見的情況發生,因此制定工作任務的同時也要制定一些相應的預案,以備不時之需。預案中除了包括安全、消防應急處理辦法以外,還應包括教學過程中車輛、設備臨時出現故障的應急處理辦法、教學過程中學生無法按教學時間完成工作任務或提前完成工作任務的處理辦法等。
在進行基于項目教學法的《汽車維護》課程教學實施過程中,老師、學生的行為發生了轉變,教學效果、教學質量得到提升。隨著教學的不斷進行,當前所實施的項目教學法也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1)老師授課壓力較大
為了使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學到汽車使用方面的知識,并通過練習、訓練掌握到汽車維護的技能,同時讓所有人都能夠得到動手訓練的機會,就需要安排4~5位同學使用一輛汽車(1個工位)進行。因此,一個班的授課同時需要8~10輛汽車(8~10個工位)進行,如果僅安排一位老師進行課堂的教學與管理,授課壓力相對較大。
(2)教學成本有所增加
由于每個班進行該課程教學時,需要8~10輛車同時進行。即使在教學正常的情況下使用的教學耗材量較傳統的教學模式也有較大的增長。同時由于教學車輛使用量、使用率的增加,也導致車輛及相關教學設備的維護成本增加,總的教學成本有較大幅度增長。
對《汽車維護》課程實施項目教學法之后,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在課堂上由于明確了工作任務,所以項目小組內的成員都有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由于合理組建工作小組,所以成員之間就有分工與合作;由于需要通過資料或手冊制定實施計劃,所以同學們在操作過程中養成“有的放矢”的習慣,并講究環保、安全、規范;由于共同制定了正確的計劃,所以在實施工作任務時就有了解決方法;由于實施過程得到老師、同學的關注,所以錯誤的操作可以得到及時糾正;由于有了同學之間的互評,所以課堂上不會出現少數學生操作練習,而部分學生無所事事的現象。同學們在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的同時,觀察與思考、溝通與交流能力也得到鍛練。
隨著《汽車維護》課程項目教學法的不斷推進,將會遇到越來越多的困難和問題,只有發現并解決問題才能夠推進課程改革,使課程教學更適應當前的職業教育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