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洗靈
(浙江溫州平陽縣萬全綜合高級中學,浙江 溫州)
目標之于教學的開展,就好比北斗星之于迷路的旅人。教學目標的設立,能夠使語文教學更加有序、有效地進行。值得注意的是,新課改的推進給現今教師的教學目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原有目標的基礎之上,還要加上一個總體的目標——三維目標。該目標與過去相比,突出了學生情感、價值和態度這三方面的培養,這也就是說,新課改以后的教學目標,對學生精神層面的培養提出了要求。此外,在學生能力的培養方面,新課改也對以往的教學目標作出了一些調整,它明確要求要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審美能力以及探究能力,這相比較于以前(單純地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其層次更為高級、全面,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發展。最后,單就語文這門學科來講,比起初中語文課程,高中語文課程在結構上要更為復雜一些,因為它既有必修,又有選修。因此,語文教師務必要協調好這兩者的關系,無論是開展必修課的教學還是選修課的教學,都務必要以高中語文為原則去設計教學內容。
現如今,正處在高速發展中的信息技術給知識和信息的流通提供了一個相當廣闊的平臺,基于該平臺,知識和信息的產生和更新正在以空前未有的速度進行著。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廣大高中語文教師絕對不能恪守成規、安于現狀,而是應該及早轉變固有觀念,積極尋求新的發展。為此,教師必須經常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進行研究。比如,在上完課后,教師應進行這樣的反思:這節課的質量怎么樣?我目前所采用的教學方法適不適用于這節課?有沒有更加合適的教學方法?此外,教師還應進行這樣的研究:在平時的教學中,該怎樣處理一些突發狀況?怎樣才能提高自身教學的有效性?如何利用語文教學去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總之,教師通過不斷地反思、不斷地研究,不僅能有效地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促進語文教學的革新,同時還有利于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使語文教師這一職業能夠朝著更為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論及怎樣處理教學中學生的見解,很多教師所采用的方式往往非?!昂唵未直?,學生說得對、說得好,教師就會對其提出表揚;相反,教師便會直接指出他們的錯誤。于是,在這種犀利的處理方式下,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大大降低了,與此同時,敢于向教師提建議的學生也越來越少。盡管在平時的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會無奈地使用類似“回答錯了沒關系,重在參與嘛”這樣的話鼓勵學生積極回答問題。但是由于上述那種評價方式的影響,學生在潛意識里總是會先質疑自己的想法。因此,為了有效調動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教師在評價學生見解的時候應該多一份包容,即包容學生的想法,只要學生的答案沒有超出道德倫理的規范,教師都可以肯定他們的回答。當然,這里的“肯定”并不一定是肯定學生所發表見解,其根本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敢于嘗試、敢于質疑、敢于直面困難。
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這就注定了他們學習語文的能力會參差不齊,所以如果教師采用統一的標準對學生進行教育,勢必會導致一些學生由于無法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而自暴自棄。因此,為了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獲,同時也為了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實行分層教學,而為了維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教師不必將“層”分得那么明顯,對此,教師只需自己心中有數即可。比如,針對課堂教學中的提問環節,教師應事先在備課的時候依據學生的學習實際,按照難、一般、簡單這三種等級去設置問題。之后,等正式上課時,教師便可以依據學生的學習層次去提問。這樣做,有利于提升中等生和后進生的自信,從而能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進而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
綜上所述,教師要想做好高中語文教學的工作,應以教學目標為導向去開展教學。此外,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自覺、主動地進行教學反思,并基于此,對自身的教學進行研究;另外,在讓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務必注意自己的評價方式,堅決杜絕使用上文提到的那種“簡單粗暴”的評價方式。最后,教師應實行分層教學,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班里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語文教學中有所收獲。
[1]李金云,馬歡.當前高中語文教學研究的探索與反思:以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高中語文教與學》為中心的分析[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
[2]焦佩嬋.基于學科特點的高中語文教學目標設計[J].教學與管理,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