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興龍
(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學校后勤管理中心,吉林 長春)
現如今,廣大中小學后勤管理社會化進程缺乏法律法規的具體規定,所以影響了各中小學后勤管理工作的開展。后勤市場化導向的改革,對消費者個人的自由會更加注重,這樣會導致社會集體的作用被忽視。因此,在后勤管理的改革過程中,不能夠僅重視后期管理的民營化以及市場化,還需要突出后勤公共服務性的內涵。下文就后勤管理中的服務以及改革啟示進行簡要的分析。
中小學后勤的公共服務性對廣大師生有著重要的影響,指的是在教育價值觀的指導之下,學校后勤積極地服務于公共教育,服務于教育教學的進行。學校后勤一方面要重視后勤工作滿足師生的需要,另一方面還需要重視后勤工作基于公共利益的歸屬感。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作為增進社會公平的影響機制,教育超越了人類其他的任何方法,它是人類環境的偉大平衡器,即賀拉斯·曼恩所說的社會機制平衡之輪。教育公平對每一個人而言都至關重要,是社會公平的基礎?,F如今,公共教育關系到每一個家庭的直接權益[1]。而在公共教育管理中,后勤管理工作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從教育教學中分化出來的,能夠使廣大師生生活與學習的物質基礎得到保證。從本質上來看,順承了中小學后勤的公共服務屬性內涵。
在我國,主要社會公共服務的發展還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例如,缺乏政府財政的持續支持,也缺乏有效的分配機制以及監管問責機制。學校后勤管理工作并不像人們想得那么簡單,只需要滿足廣大師生的生活需要即可,還需要通過滲透德育理念,以便后勤服務的育人作用能夠得到有效的發揮。中小學屬于一個公共服務組織,是為了滿足公民生活、發展的服務組織,所以組織的公共性就決定了其不能僅僅重視經濟效益,還需要對關乎社會公平的核心價值觀建設進行重視。中小學的后勤管理服務能夠為師生日常生活學習提供保障,這些工作看似平凡,但是服務人員卻能夠在這個基礎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觀,踐行為教育服務的育人精神。
所謂新公共服務理念,它強調政府在公共領域中的服務角色,而不是對公民進行控制;政府追求的不是基于狹隘的社區觀念,而是建立在集體共享的公共利益上的協商對話;公務員的主要職責是為廣大公民所服務,而不應該是服務于私人利益等[2]。與中小學后勤管理的服務性相比,新公共服務理論在內涵上相同,對于中小學后勤改革,它的啟示意義在于以下幾方面:
(1)服務于公民而非顧客
公共利益不能夠追求責任問題的簡單化,因為它并不是私人利益的簡單疊加。學校后勤管理主要是為廣大師生所服務,而不是為顧客所服務,從本質上來看,學生與顧客之間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因此,在今后的后勤管理工作中,要重視后勤工作政府教育的公共利益,還要重視關于公正、平等的價值觀念的功能共建。
(2)尊重公共服務的理念
公共服務是一種態度,一種責任感,其不僅是一個職業范疇。因此,在今后的后勤管理中,要培養一種“公共服務的心境”,在這之中,工作人員為公共服務的價值觀所吸引,集中精力與參與人員共同合作。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中小學要加強后勤服務隊伍的管理,要培養具有責任心、奉獻精神的工作隊伍。
(1)重視對后勤隊伍的人性化治理
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要重視后勤服務場所的建設,將其融入建設溫情校園的環節之中。在學校的后勤管理中,可以充分凸顯出它的育人功能,通過對后勤工作隊伍進行人性化的管理,通過構建“感動后勤”的活動,來實現對學生的感恩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領域,后勤服務工作在推動學校教育發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學校當中的一員,后勤工作人員也需要得到大家的關注,不能僅僅用規范制度來約束他們、驅使他們,而應用人性化的關懷來激發他們的責任感。
(2)采取措施提升后勤人員的素質
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要在學校內部建立服務問責機制,對于廣大師生提出的建議要給予及時的回應。為此,可以設置長期校園監管代表,讓其負責校園環境的文化建設,讓其去監督后勤財政管理的服務性收費。除此之外,各學校可以開展后勤服務評比,或者工作技能大賽等活動,以提高后勤服務水平。
綜上,在學校的發展過程中,中小學后勤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中小學要樹立新公共服務的理念,要認識到自己所服務的是公民而不是顧客,要樹立公共服務的理念;要建立具有回應性的后勤服務模式。如此,便能夠提升后勤管理的工作效率,推動學校的進一步發展。
[1]汪衛平.中小學后勤管理的服務性及改革啟示[J].教學與管理,2014(28):16-19.
[2]劉成武.關于加強中小學后勤管理工作的探討[J].現代交際,2015(1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