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健
(江蘇省淮安市文通中學,江蘇 淮安)
備課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在教研活動框架下備課,不僅可以幫助青年教師快速了解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的特點,還有助于他們學習一些全新的教法,為后期教學活動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了充分發揮教研小組的集體智慧,提高教學的質量,在教研活動中,一般會采用集體備課的方式運作,從而提高備課的質量,使包括青年教師和有經驗教師在內的全部教師都能夠從整體上駕馭物理教材。
那么,在教學中,應該采用怎樣的方式開展教學,才有助于提高教學的質量呢?筆者認為有必要結合以下幾點開展教學,以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在教研活動框架下備課,需要青年教師在一定原則的引導下展開。大量的實踐證明,運用以下幾種原則,可以提高青年教師備課的質量,促進備課活動的有序開展。
在教研活動中,教師集體探討的教學內容和撰寫的教學提綱及任務需要具備一定的超前性。相關的任課教師在講解的階段,需要綜合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結合教學計劃和教學提綱任務等多個方面,便于教師早做準備,收集好資料。因此,在教研活動開展之前,教師備課討論提綱要提前制訂,以便在課堂中不斷完善。
教研活動開展中,想要確保初中物理教學備課的實效性,在開展集體備課互動中,就要確保本校教師教學的同步性。因此,在教研活動中,要確定實踐中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學進度、資料使用、檢測評估標準、作業訓練等方面的內容。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是確保教學進度和目標檢測的統一,確保在集體探討中獲得正確的信息,以便及時矯正不良的教學現狀。
教研活動構建的框架要具備完整性。尤其是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材內容之間存在著非常緊密的聯系,為了確保其內容的完整性,一般要結合教材的單元或者是章節等進行劃分。一定要避免教研小組人為地分割教材,以確保教學活動的完整性。
青年教師在教研活動框架下備課需要以初中物理教材為基礎,在教研活動中集體解讀教學大綱,分析本校學生情況,制訂科學的教學計劃,分解不同的任務,反饋教學的信息等。青年教師可以結合在教研活動中了解到的知識和內容,博采眾長,制訂備課提綱。為提高青年教師備課的有效性,有必要根據組織管理和實際情況做好集體備課引導。
以八年級物理教學為例,青年教師集體備課需要由教務處或者是物理教研小組實施管理。一般需要由初中八年級教研組長確定具體的集體備課活動、確定備課規模和備課門類,由組長負責實施備課。在這個過程中,教研組長需要組織教師共同研究探索物理教學中的重難點,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并結合實際指導各個小組參加備課活動。
第一,需要確定備課的基本程序。為了確保青年教師個性的發揮和教研活動展開的效率,在教學引導中,一般需要通過“個人粗略備—集體集中備—個人精細備”三個階段。在備課階段,組長需要提前通知教研組內教師共同研讀大綱,定時間、定地點、定人員先進行集體教研。
第二,各個階段教師可以結合自己對大綱的理解和對一些教學參考書的認識,在備課中,聯系教學中的地位和知識前后之間的聯系,突出教材的重難點,進行課時分配、作業聯系配備和教學方法的預期設想。
第三,教師各抒己見,提出教學的建議。
第四,教師綜合各個教師提出的見解,分析自己覺得有價值的內容,并依照教學大綱寫入備課當中。同時,教師也需要提出一些教學方法和改進意見,確保教學的質量。
以物理上冊第五章為例,在組織課堂活動之前,學生就已經知道這一部分內容是運動學相關的內容。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研活動小組決定結合日常生活體驗引導學生,讓學生在生活化知識的引導下加深對知識的印象。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在小組中提出一些運動學部分生活化教學的方法。多名教師都認為借助多媒體設備可以達到良好的效果。在備課階段,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將視覺、聽覺等多個方面的感官調動起來,使教學資源活化,讓學生在生活化的內容中認識、理解運動的知識。“運動相對性”部分,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呈現出兩列火車一列靜止一列運動的情境。通過創造生活中的情境,幫助學生加深對運動相對性知識的理解。
教學活動中,備課對教師有非常高的要求,在教研活動框架下備課可以彌補教師獨立備課的不足,幫助他們提升自己。因此,教師在教研活動的框架下要不斷地提升自己,形成自己的特色。相信通過不斷實踐和探索,初中物理教師的備課質量定會得到顯著提升。
[1]吳永發.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有效地進行初中物理備課[J].科研,2016(8):271.
[2]梁穎.力量源于群,智慧謀于眾:談初中物理備課組的重要性[J].新課程(中學),2017(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