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宏煥
(廣西南寧橫縣中學,廣西 南寧)
在新課程理念下,需要充分體現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在普通高中中,德育活動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而班會主題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德育活動。但是,在目前的很多普通高中的德育活動中,班會主題這類德育活動的體系化以及整體化功能發揮得不是很好。因此,研究普通高中班會主題序列的構建顯得十分有意義。
所謂的普通高中班會主題序列化,主要在普通高中的各個階段包括高一、高二、高三開展有針對性的符合學生發展特點的班會主題,并且各個階段的主題是跟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以及認知水平、成長需要等是緊密聯合的,是有一定序列化的,從高一到高三班會的主題應當隨著學生的年齡及認知水平的變化而變化。在每一個年齡階段,班會主題都應當有較為明確的主題、具體的內容,富有鮮明的層次,創造豐富多彩的符合主題的形式。
促進普通高中班會主題序列化具有多重意義,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對于普通高中學生的成長是非常有幫助的。如果能夠將班會主題序列化的內容有效實施下去,可以促進學生品德素質的提高,使得學生能夠全面發展。如有的班級以“校園衛生”為主題開展相應的班會,這不僅會使學生明確注重校園衛生對校園發展的重要意義,學生從中也多少會意識到需要注重自己的個人衛生習慣,平時要學會講文明、講衛生,不隨手丟垃圾,宿舍內務要擺放整齊等。其次,對于促進學校班主任的能力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聰明才智將這個序列化的班會主題辦得豐富多彩的同時促進學生的成長,這在某種程度上也能夠有效促進自身能力的發展。最后,對于學校的發展也是非常有利的。作為學校來說,也希望能夠創造出符合學校特色的校園環境;而序列化的班會主題,如果能夠有效結合學校的特色開展,對于學校的創新發展無疑是非常有利的。
在建立富有普通高中班會主題序列化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參照的是國家針對高中學生所創建的相關培養目標及相應的培養要求。目前在高中生的教育過程中越來越強調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這種核心素養培養的主要陣地仍然是在中學課堂的教學活動中展開。當然,班會主題也是中學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開展班會主題的目的是為學生能夠通過班會主題讓學生能夠在科學價值觀的引領下認清自我的同時發展自我。因此,在促進普通高中班會主題序列化的過程中,還應當引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把“立德樹人”的目標結合學校的特色,具體化到班級的班會課堂中去,具體化到學校日常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實踐活動當中去,促進學生道德教育的發展,讓學生終身受益。
為了促進普通高中班會主題課的序列化,需要結合學校的特色及學生的發展特點開發有針對性的課程。在開發課程的過程中,注意對應的年齡應當匹配相應的主題,各個階段的班會主題是緊密銜接的;在課程實踐過程中,還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從而促進班會主題課程體系的不斷創新發展。如,高一學生剛入高中,心理特征帶有明顯的過渡性質,在認知上也面臨著從初中知識向高中知識的轉換,因此,高一班會主題的構建著重點應當放在適應性教育上,譬如把規范養成作為高一班會主題的一項重要內容。高二學生對高中生活已有較為熟悉的認知與了解,這時候學生主要出現的是成績層次分化的現象,這時候需要重點解決的就是成績較差學生的學習問題。因此,高二班會主題構建的重點應當放在防止學生成績出現兩極分化,如何幫助成績較差的學生樹立信心上。高三學生的主要任務是面對高考,很多學生會出現心理壓力,因此,高三班會主題的重點應當放在如何調節學生壓力上。總之,從高一到高三班會主題的構建應當根據學生的發展特點逐步設計,并且各個階段的班會主題應當是循序漸進的,這樣才符合班會主題序列化的特征。
[1]舒喬,肖龍云.紙上得來終覺淺:校本課程《體驗式德育》活動側記[J].四川教育,2003(9).
[2]周有開.“合作”的關鍵是“合理”:提高高中地理小組合作探究有效性的三點建議[J].文理導航(中旬),2010(9).
[3]彭中輝.淺談高中班會主題過程設計的原則[J].教師,20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