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娟
摘要 目的:對比多索茶堿與氨茶堿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臨床效果。方法:收治支氣管哮喘患者78例,隨機平分兩組。An采取多索茶堿治療,B組采取氨茶堿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總有效率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An總有效率94.87%,高于B組(76.92%);A組不良反應發生率(7.69%)低于B組(25.64%),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多索茶堿治療支氣管哮喘臨床效果更優,不良反應少。
關鍵詞 支氣管哮喘;多索茶堿;氨茶堿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內科疾病,不定時反復急性發作,急性發作時患者常表現為氣急、胸悶、咳嗽、喘息等癥狀。患者一般表現為紫紺、呼吸困難,常有胸廓脹滿,雙肺滿布明顯哮鳴音;嚴重時出現意識喪失、全身紫紺、肢端冰冷、呼吸衰竭,常常需要急救。支氣管哮喘致病因素主要包括環境因素及遺傳因素。目前,支氣管哮喘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但與氣道慢性炎癥、氣道高反應性、氣道神經調節失常及變態反應等均存在一定關系。很多支氣管哮喘患者屬于過敏體質,本身存在過敏性鼻炎或特應性皮炎,對空氣中傳播的變應原、部分食物及藥物過敏,容易引發相關癥狀。治療以避免接觸變應原、藥物及支持治療、免疫療法。多索茶堿與氨茶堿是臨床治療支氣管哮喘的兩種常見藥物。為比較兩種藥物實際臨床治療效果,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支氣管哮喘患者78例,對其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支氣管哮喘患者78例,采取隨機數字法將患者分為A組(n=39)及B組(n=39)。A組男22例,女17例;年齡23~71歲,平均(45.6±6.5)歲;病程1~6年,平均(2.1±0.41年。B組男24例,女15例;年齡22~73歲,平均(46.1±6.7)歲;病程1~5年,平均(1.9±0.3)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所選人患者均符合《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相關標準并確診。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已經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藥物過敏者;激素依賴或激素抵抗患者;存在全身慢性疾病者;嚴重精神障礙者。
方法:兩組患者均采取常規治療,包括化痰、抗感染、吸氧支持等,給予β2受體激動劑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保證患者體內電解質、酸堿平衡。A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多索茶堿治療,300mg多索茶堿與250mL生理鹽水混合,靜脈滴注,1次/d,連續用藥1周。B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取氨茶堿治療,250mg氨茶堿與250mL生理鹽水混合,靜脈滴注,2次/d,連續用藥1周。
觀察指標:療效判定標準:①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偶爾FEV1(肺通氣功能1s用力呼氣容積)增加量>35%,即便偶爾輕度發作,用藥即可快速緩解;②有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減輕,FEV1增加量25%~35%,依然需要藥物維持治療;③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FEV1無明顯改善。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另外,對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頭痛、惡心、嘔吐、心律失常、失眠)進行比較。
統計學方法:對本研究相關數據采取SPSS17.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均用(x±s)表示,采取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取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A組總有效率94.87%,高于B組的76.9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A組出現頭痛1例;惡心、嘔吐1例,失眠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7.69%;B組出現頭痛2例,惡心、嘔吐3例,心律失常2例、失眠3例,不良反應發生率25.64%。A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B組(x2=4.523,P<0.05)。
討論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典型的慢性炎性病癥,隨病程的延長,其主要表現包括不可逆性氣流阻塞及持續性氣道高反應性。支氣管哮喘的本質為氣道慢性炎癥,并發生于疾病的整個過程中。氣道神經調節異常及氣道組織細胞相互作用均有可能加重高反應性,進而使得氣道炎癥加重。支氣管哮喘臨床主要分3期,包括急性發作期、慢性持續期以及臨床緩解期。若患者急性發作期病情未得到及時控制,容易發展為慢性呼吸衰竭,會對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產生嚴重威脅。慢性持續期長期未控制,致慢性呼吸衰竭、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嚴重影響病人生活、生存質量。現階段,支氣管哮喘臨床治療以抗炎、解痙、緩解缺氧癥狀及降低氣道高反應性為主。
氨茶堿是早期茶堿類藥物,該藥物對支氣管平滑肌具有較強的松弛作用,可促進支氣管擴張,有利于增加肺活量,且作用時間較長,對支氣管痙攣效果顯著。同時,氨茶堿對支氣管黏膜水腫、充血也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盡管氨茶堿起效快、藥效持續時間長,但容易產生不良反應,持續用藥可能會造成失眠、頭痛、惡心、嘔吐及心律失常等不良反應,反而會對療效產生影響。
多索茶堿是新一代的茶堿類藥物,其作用與氨茶堿大致相同,可對氣道上皮細胞、肥大細胞等所釋放的炎性遞質產生抑制作用,可降低氣道炎性程度,并且能夠對氣道平滑肌細胞中的磷酸二酯酶產生抑制作用,緩解氣道平滑肌痙攣。除此之外,多索茶堿可刺激腎上腺素分泌,增強呼吸肌收縮,可有效提升氣道纖毛抗感染及清除作用。與氨茶堿相比,多索茶堿對支氣管平滑肌松弛效果為其10~15倍,可獲得更好的解攣效果。多索茶堿對消化系統、中樞神經系統等肺外系統腺苷受體親和力不高,不會對其他系統產生較強的作用,故不良反應相對較少,用藥安全性較高。
本研究結果顯示,A組總有效率高于B組(P<0.05);A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要低于B組(P<0.05)。由此可見,多索茶堿治療支氣管哮喘臨床較氨茶堿更優,不良反應較少,安全性較好,值得臨床應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