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萍 閆靜慧 張曉宇 邵海峰
摘要 目的:探討水飛薊賓膠囊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遠期療效。方法:收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4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72例和對照組68例。治療組予水飛薊賓膠囊治療,對照組予維生素E治療。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1)。結論:水飛薊賓膠囊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遠期臨床療效良好。
關鍵詞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水飛薊賓;維生素E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種代謝應激性肝臟損傷,與胰島素抵抗(IRl和遺傳易感密切相關。NAFLD可分為非酒精性單純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關肝硬化和肝細胞癌。NAFLD可引起肝功能衰竭、肝細胞癌和移植肝復發,還參與2型糖尿病和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本研究應用水飛薊賓膠囊治療NASH患者72例,隨訪3年,顯示該方案具有良好的遠期療效,現總結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NASH患者140例,均符合《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診療指南》診斷標準,其中男82例,女58例;年齡33~82歲,平均(55±11)歲。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72例和對照組68例。140例患者中糖耐量異常或空腹血糖調節受損21例,糖尿病38例,高血壓病46例,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壓12例。治療前132例有消化道癥狀,其中腹脹98例,食欲不振104例,惡心、嘔吐6例,肝區隱痛不適14例;乏力113例。8例無上述不適。兩組一般資料分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均實行減重、改善生活方式等常規治療。在此基礎上,治療組服用水飛薊賓膠囊,105mg/次,3次,d;對照組口服維生素E,100mg/次,3次/d。療程均為3個月。療程結束后每半年隨訪1次并進行健康督導,3年后再次評定。
觀察指標:觀察治療前后患者癥狀體征及血壓、腰圍、體重指數(BMI)、血清生化指標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ET)、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γ-谷氨酰轉肽酶(GGT)及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2h)、尿酸(BUA)和肝臟彩色超聲檢查結果的改變,以及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對兩組患者隨訪3年后再次評定上述指標。
療效判定標準:①痊愈:癥狀消失,肝功能及血脂正常,B超示肝內光點均勻,肝深部回聲正常,肝內小血管走向清晰。②顯效:癥狀基本消失,肝功能基本正常,TC比原值下降/>20%、TG下降≥40%,肝臟B超示肝內光點均勻及小血管顯示尚可,肝深部回聲輕度減弱。③有效:癥狀明顯好轉,肝功能各項檢測指標降低,TC、TG下降10%~20%、20%~40%,B超示肝內光點均勻及小血管有所改善。④無效:癥狀無改善,肝功能無明顯改善,血脂下降未達標,B超結果無好轉。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t檢驗和x2檢驗進行組間比較。檢驗水準為α=0.05。
結果
治療前后及療程結束3年后療效的變化:治療后,治療組痊愈2例,顯效46例,有效17例,總有效率90.3%(65/72);對照組痊愈0,顯效21例,有效7例,總有效率41.2%(28/68)。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療程結束后隨訪3年再次評定,治療組痊愈17例,顯效42例,有效12例,總有效率98.6%(71/72);對照組痊愈9例,顯效26例,有效21例,總有效率82.4%(56/68)。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兩組治療前后及隨訪3年后脂肪肝轉歸的比較:治療后,治療組脂肪肝分度好轉11例(15.28%),其中恢復正常2例(2.78%),分度維持不變61例(84.72%);對照組脂肪肝分度好轉2例(2.94%),其中恢復正常0(0%),分度維持不變66例(97.06%)。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訪3年后,治療組脂肪肝分度好轉42例(58.33%),其中恢復正常17例(23.61%),分度維持不變30例(41.67%);對照組脂肪肝分度好轉26例(38.24%),其中恢復正常9例(13.24%),分度維持不變42例(61.76%)。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改善更顯著,見表1。
治療前后及隨訪3年后肝功能指標的變化:治療后兩組肝功能指標ALT、AST、GGT的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組改善更顯著(P<0.05)。隨訪3年,治療組ALT、AST及對照組ALT、AST、GGT均較療程結束后顯著改善(P<0.05),治療組ALT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治療前后及隨訪3年后血脂、血糖、血尿酸的變化:治療后治療組TG、TC、FBG、FBG-2h、BUA與治療前比較有顯著改善(P<0.05);對照組TG、TC、FBG與治療前比較有顯著改善(P<0.05)。治療后治療組TG、TC、FBG、BUA顯著低于同期對照組(P<0.05)。隨訪3年,治療組TC、FBG較治療后有顯著改善,對照組TG、TC、FBG、BUA較治療后有顯著改善;治療組TG、TC、FBG顯著低于同期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不良反應情況:治療期間,治療組一過性上腹不適1例,惡心1例,調整餐后服藥,癥狀消失;對照組納差2例,輕微惡心1例,未經處理癥狀自行消失。兩組均無嚴重不良反應。
兩組患者隨訪3年,均未發現反彈及進展,與所招募的患者健康意識及治療積極性較高,療程結束后患者在健康督導的基礎上能夠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無效患者7.7%為熱量過剩和(或)運動量不足,76.9%為代謝綜合征,84.6%病程長(>5年)。
討論
近年來,我國NAFLD的患病率逐年增加,成為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2位肝臟疾病,約占15%,且呈低齡化趨勢。NAFLD是全身性疾患在肝臟的一種病理表現,其疾病負擔及預后并不樂觀。NAFLD是一種相對可逆轉的疾病,早期發現和及時有效的治療可使肝臟脂肪沉積消退而阻止脂肪性肝病的進展,防止糖尿病及動脈粥樣硬化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水飛薊賓膠囊是水飛薊賓與磷脂酰膽堿的復合物。水飛薊賓可穩定肝細胞膜;增強細胞核仁內多聚酶A的活性,刺激核糖體核糖核酸,促進蛋白質合成,有助于復原受損肝細胞;捕捉氧自由基,減輕有毒物質引起的脂質過氧化反應,減輕肝臟內脂肪沉積和浸潤。磷脂酰膽堿可進入肝細胞,結合肝細胞膜及細胞器膜,增加膜的完整性、穩定性和流動性,恢復受損肝功能和酶活性,促進肝細胞再生,加速中性脂肪和膽固醇代謝,減少氧化應激與脂質過氧化,抑制肝細胞凋亡,降低炎性反應和防止肝纖維化等功能,多方面保護肝細胞。水飛薊賓與磷脂酰膽堿絡合后能夠起到協同作用,從而達到保肝降酶抗纖維化的最佳效果。
從本組病例的臨床療效觀察顯示,在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體重等基礎上應用水飛薊賓膠囊治療NASH,治療總有效率明顯提高,能夠顯著改善患者肝功能、血脂,緩解各類臨床癥狀,具有確切的療效,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兩組患者均完成長達3年的隨訪,無1例失訪,與患者大多為醫院周邊居民,前期留取多種聯系方式相關。隨訪期間兩組患者通過生活方式干預,合理膳食、運動減重,各項指標趨于正常化,兩組均未見反彈及進展。隨訪3年后,治療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組ALT、TG、TC、FBG、超聲影像等指標改善更為顯著,顯示出良好的遠期療效,提示早期干預NASH,可有效遏制NAFLD進展、預防其他慢性疾病的發生、發展。而無效患者大多病程長、合并癥多,也從另一方面揭示了早期干預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水飛薊賓膠囊治療NAFLD的近期、遠期療效確切,安全、經濟,值得臨床推廣。此外,本研究缺乏肝活檢或磁共振質譜分析以證實脂肪肝的診斷及其變化,有待進一步完善和考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