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源波
摘要 目的:探討雷貝拉唑與康復新液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效果。方法:收治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146側,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采用常規四聯療法,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康復新液,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總有效率和臨床指標改善程度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雷貝拉唑與康復新液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效果顯著。
關鍵詞 慢性萎縮性胃炎;雷貝拉唑;康復新液
在臨床上,慢性萎縮性胃炎發病率始終居高不下。當胃黏膜上皮因胃酸侵蝕、物理磨損等因素長期慢性損傷后,胃黏膜下層的固有腺體會因長期蓄積的炎性刺激而發生萎縮,進而誘發本病。此類患者若不及時治療,胃黏膜上皮細胞可發生不典型增生,進而發生細胞癌變的概率極高。本病在治療上,以內科藥物治療為主要手段,核心治療原則是遏制胃酸分泌及促進胃黏膜的修復。本院近年來開展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專項研究,為此類患者使用雷貝拉唑及康復新液進行臨床干預,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146例,男81例,女65例;年齡28~65歲,平均(45.6±17.2)歲;病程0.5~6年,平均(3.7±1.2)年。所有患者均經胃鏡檢查及細胞學檢查確診,同時排除肝腎功能不全、急性胃出血、應激性潰瘍、嚴重感染患者及妊娠及哺乳期婦女,對本次研究藥品過敏等不宜人組的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73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方法:①對照組:給予常規四聯療法進行干預??死顾?00mg,2次/d口服;阿莫西林500mg,2次/d口服;復方鋁酸鉍顆粒1袋(含鋁酸鉍200mg,2次,d口服;雷貝拉唑10mg,1次/d口服。②研究組:在應用對照組全部方案基礎上加用康復新液口服,每次口服10mL,3次/d。兩組均治療6周。
觀察指標:療效判定標準:①顯效:患者嘔惡、反酸、暖氣、腹脹、腹痛等癥狀大體消失,復查胃鏡示胃黏膜炎癥基本緩解,腺體萎縮、不典型增生及腸上皮增生等好轉≥2個維度;②有效:患者嘔惡、反酸、噯氣、腹脹、腹痛等癥狀大體消失,復查胃鏡示胃黏膜炎癥有所改善,腺體萎縮、不典型增生及腸上皮增生等好轉≥1個維度;③無效:患者慢性胃炎癥狀無改善,胃鏡顯示其胃黏膜病理學特征無好轉。將顯效和有效納入總有效。病理學特征:對比兩組治療前后胃黏膜萎縮、腸上皮化生與不典型增生的陽性率。對比兩組不良反應。
統計學方法:以SPSS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療效對比:研究組總有效率95.89%,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82%(P<0.05),見表1。
兩組病理學特征分析:兩組治療前胃黏膜萎縮、腸上皮化生與不典型增生的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上述指標陽性率均顯著下降(P<0.05),研究組下降幅度顯著好于對照組(P<0.05),見表2。
不良反應:兩組均無不良反應發生。
討論
臨床研究發現,慢性萎縮性胃炎多合并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而幽門螺桿菌感染對胃黏膜的病理性刺激非常顯著,該菌可使胃黏膜及胃內壁表面組織細胞始終處于慢性炎性刺激狀態,進而分泌一系列炎性因子,同時組織細胞結構遭受顯著的破壞,誘發胃壁腺體細胞崩解和萎縮,最終誘發胃黏膜及胃壁組織的整體性萎縮。
在治療上,臨床上應用的傳統四聯療法已經十分成熟,通過質子泵抑制劑遏制胃酸分泌,減輕胃酸對受損胃黏膜及胃壁的化學侵蝕;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聯合應用可精準殺滅幽門螺桿菌,迅速遏制幽門螺桿菌感染;復方鋁酸鉍制劑的應用,一方面其所含的碳酸鎂及碳酸氫鈉都是堿性物質,能夠迅速中和胃酸,遏制胃酸對胃黏膜及胃壁的侵蝕,另一方面,鋁酸鉍進人體內后能夠迅速在消化道內形成一道屏障性薄膜,使得胃體與胃酸之間產生有效隔離,進一步強化了胃黏膜及胃體的酸性抵抗屏障。然而,上述藥物的藥理作用路徑均是直接對胃酸及幽門螺桿菌發揮藥理作用,并沒有對受損胃黏膜本身起到直接性的治愈作用。
康復新液是一種生物成分提取劑,該藥的藥物原料系美洲大蠊,從其干燥的蟲體內可以提取有效的藥理成分,并經由高端制藥工藝制成人體組織修復制劑。該藥可內服和外用。外用時可顯著促進創口愈合,因而在外科領域具有極為廣泛的作用;該藥內服,能夠發揮顯著的消化道黏膜修復作用,極大地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受損胃黏膜及胃壁的愈合,迅速改善胃壁表面情況。
本次研究中,研究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研究組治療后胃黏膜萎縮、腸上皮化生與不典型增生的陽性率顯著低于對照組,且無不良反應。說明慢性萎縮性胃炎給予雷貝拉唑與康復新液療效確切,可顯著改善胃黏膜,安全性好,具有顯著的臨床應用價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