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君 汪川
摘要 目的:觀察地榆升白片治療兒童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的療效。方法:將180例中性粒細胞減少癥患兒隨機平分治療組和對照組。對照組單純治療原發病,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地榆升白片治療。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6.67%,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地榆升白片治療兒童中性粒細胞減少癥有顯著療效。
關鍵詞 兒童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地榆升白片;療效
中性粒細胞減少癥是兒童常見病之一,是指由于血循環中性粒細胞絕對值計數低于正常m。本研究應用地榆升白片治療兒童中性粒細胞減少癥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收治中性粒細胞減少癥患兒180例,將其隨機平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診斷標準參照《實用兒科學》。所有患兒無毒物、放射線接觸史,均未服用引起粒細胞減少的藥物,短期內未使用任何激素,無免疫功能缺陷病史及血液系統疾病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治療方法:對照組僅采用抗感染和(或)對癥支持治療原發病,未使用任何升白細胞藥物,1周后復查血常規。治療組在采用抗感染和(或)對癥支持治療原發病基礎上,給予地榆升白片口服,3次/d,0.5~2片/次,1周后對血常規進行復查。
療效判定標準:①顯效:恢復正常的中性粒細胞數。②有效: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增加0.3×109L(與治療前比較)。③無效:與治療前比較,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增加<0.3×109/L。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96.67%,與對照組的81.11%相比,前者明顯高于后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近年來,兒童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的發病率呈現出的上升趨勢明顯,本疾病也日益受到兒科醫生的高度重視。作為機體最重要防御細胞的中性粒細胞,其在多方面存在重要作用,如在非特異性免疫方面和在抗感染方面。任何年齡段均可以出現中性粒細胞減少癥,有研究顯示,年齡和中性粒細胞減少癥有著密切的關系,年齡越小,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發生的可能性越大,這種情況的出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①自身免疫功能在患兒年齡越小時就越不完善,這令病原體的入侵更易;②在嬰幼兒期外周血白細胞中以淋巴細胞居多,中性粒細胞相對較少。粒細胞減少癥的出現可分2種情況,即先天性和后天獲得性,在兒童中,該疾病主要通過后天獲得。兒童中性粒細胞減少也可由多種病原體引起,無論是病毒、細菌還是支原體均可引起,臨床中病毒感染是最常見的。在臨床上本病并沒有特異性表現,一般是在血常規的檢查時發現。中性粒細胞減少會削弱機體免疫力,使機體無法有效抵抗感染,如處理不及時,繼發感染的危險就會增加。其減少的程度和持續的時間直接關系到病情輕重、長短及預后,時間和病程越長,發生繼發感染的機會就越多,因此治療的關鍵是促進粒細胞盡早恢復。
地榆升白片是一種純中藥制劑,由地榆制成。據文獻報道,地榆的主要成分有數十種,包括三萜、胡蘿卜苷、大黃酚、兒茶精、地榆皂苷、鞣質等。其中地榆皂苷具有生理活性,具有益氣養血、健脾補腎、活血化瘀的作用。動物實驗表明,在小鼠骨髓造血機能損傷方面,地榆升白片具有保護作用。地榆升白片能刺激骨髓造血,使骨髓有核細胞數升高,對造血祖細胞的增殖、分化具有促進作用,改善骨髓造血微循環,調節和改善機體免疫功能,能在較短時間內使中性粒細胞恢復至正常水平,并且無肝腎功能影響,且未見過敏等其他不良反應,安全性好,值得臨床大力推廣使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