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英
摘要 目的:探討乳腺腫瘤冰凍切片與石蠟切片病理診斷準確率。方法:收治乳腺腫瘤患者400例,將患者切除組織進行冰凍切片和石蠟切片處理。結果:冰凍切片準確率98.50%,誤診率1.50%。結論:冰凍切片診斷準確率相對較高,可以作為檢測的手段;但是對于病理復雜的患者,需要采用石蠟切片手段。
關鍵詞 乳腺腫瘤;冰凍切片;石蠟切片;病理診斷
資料與方法
2014年9月-2016年8月收治乳腺腫瘤患者400例,均為女性;年齡23~71歲,平均(49.3±3.6)歲;病程1個月~10年,平均(43±2.2)年。其中左側乳腺腫瘤226例,右側乳腺腫瘤174例。納入標準:①患者符合WHO乳腺腫瘤診斷標準;②患者同意本次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研究方法:將患者的切除組織送檢,直徑0.6~7.2cm。在送檢時,對樣本進行確認。將選取的組織進行冰凍切片處理,厚度5μm,用甲醇固定,采用HE進行染色,在光學顯微鏡下進行臨床病理診斷。保證病理檢查時間0.5h左右。將剩余組織進行石蠟切片病理診斷,對比、分析兩種診斷方式的診斷結果,確定其確診率、假陰性率以及延遲診斷率。
判定標準:①確診:包括完全與基本兩種符合方式,完全符合是指診斷結果相同,基本符合是指兩種診斷方式的結果基本相同;②誤診:包括假陽性、假陰性以及延期診斷。
結果
病理診斷結果分析:在本次研究中,400例患者石蠟切片診斷惡性腫瘤120例(30.0%),良性腫瘤280例(70.0%);在冰凍切片的診斷中,惡性腫瘤117例(29.25%),良性277例(69.25%),假陰性1例(0.25%),延遲診斷5例(1.25%),見表1。
診斷準確率分析:在本次研究中,冰凍切片的準確率98.50%,誤診率1.50%。見表2。
討論
本次研究中,400例患者石蠟切片診斷惡性腫瘤患者120例(30.0%),良性280例(70.0%);在冰凍切片的診斷中,惡性腫瘤117例(29.25%),良性277例(69.25%),假陰性1例(0.25%),延遲診斷5例(1.25%)。同時,冰凍切片的準確率98.50%,誤診率1.50%。說明在乳腺腫瘤患者的臨床診斷中,采用冰凍切片的診斷準確率相對較高,但是同樣存在假陰性率以及延遲診斷率。可能是由于醫師的診斷水平以及技術員素質對診斷結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診斷過程中,檢查醫師可能存在觀察不細致以及取材不當的現象,在取材過程中,僅僅獲取到壞死組織,導致檢查結果出現差異。同時在檢測過程中,診斷醫師的經驗不足,同樣對檢查結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如在腺管被擠壓呈浸潤的假象中,容易導致出現診斷失誤。另外,在技術員的操作中,可能存在切片過厚,冰凍切片的質量較低,導致診斷結果受到誤導。在對乳腺腫瘤患者的冰凍切片診斷研究中,王建擁等人認為,冰凍切片的質量不如石蠟切片,其診斷準確率雖然>8%,但是由于切片質量以及技術員的操作失誤等問題,導致其依然存在診斷誤差,影響患者的正常治療,但是對于常規診斷而言,仍然具有一定的價值。楊曉林在對卵巢囊腫的病理診斷研究中指出,采用冰凍切片的處理方式,存在一定的假陽性率,達到0.69%。諸多研究結果證實了本次研究成果。
采用冰凍切片診斷乳腺腫瘤患者時發現,其存在一定的誤診率,因而需要對技術員以及醫師的水平進行不斷的提高,以此來不斷完善冰凍切片的診斷效果。陳香菊等人指出,在運用冰凍切片診斷時,應該選擇2名經驗豐富的醫師進行診斷,這樣可以提升診斷的準確率,降低誤差。本次研究發現,在冰凍切片的診斷過程中,不僅要由>2名醫師同時進行檢查,還要保證多個角度的取材,同時在技術員的送檢過程中,不要盲目追求送檢速度,而是要保證制作切片的嚴謹性以及準確性,對于復雜的病例切片,要加強和醫師的溝通,才可以不斷地降低誤診率,提升診斷準確率。
總之,在對乳腺腫瘤患者的病理診斷中,冰凍切片診斷的符合率相對較高,可以作為臨床診斷的手段,但是其仍然存在一定的誤診率。因而在復雜病理患者的診斷中,依然需要采用石蠟診斷方式。在冰凍切片的診斷中,要加強對技術的改進以及對技術人員的培養,以便可以不斷地完善冰凍切片診斷質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