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紅
(常州市正衡中學,江蘇 常州)
專家認為語文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審美情趣、人文素養。我結合本班實際情況,嘗試引導學生通過“自我修正、合作探究、交流分享、鞏固提升”四個環節重建評析課,提升練習講評的有效度,達到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的目標。
這學期的部分練習講評我嘗試讓學生自主講評。具體策略如下:
1.自主分析錯題。首先我嘗試設計自主分析表格(表如下)印發給每個學生;其次對講評的試卷做統計分析,思考答錯或丟分原因:答題習慣、審題偏差、知識誤區,找到思維漏洞,為合作探究的有的放矢做準備。

?
我嘗試從以下方面引導:(1)知識選用上。語文知識與題目設問是否匹配。(2)審題規范上。審題過程中,有沒有因為粗心而忽視了有效信息或產生理解的偏差,或因為粗略閱讀試題而無法準確把握關鍵詞;在遇到相似試題時,是否僅憑印象或者答題套路解答等。(3)答案組織上。答案表述是否準確、全面,是否和文本緊密結合;答案的要點有無邏輯性等。
2.小組合作探究。通過自主訂正后,教師選出典型試題,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分配或者自主選擇合作探究的題目。
每一份練習主要解決1~2種題型的解題方法思路,可以進行課內知識、相關題目的遷移和拓展。為了避免合作探究有的放矢,我制作了一張記錄表。

第 小組對 試題合作探究記錄表試題考查角度和知識點(說出相關知識體系)同學間還原思路、點評各自答案,總結共性錯誤修正答案,同時提出對參考答案的補充和完善本小組對此設問解題思路的歸納本小組編制的變式題
試題評講絕不是“給予答案”,我們要引導學生對題目的類型進行歸納和總結,關注學生的思維方式更重要。
3.展示合作成果。學生在自主訂正后,可以進入合作展示環節:本題答題角度是什么?對應區域在哪里?本小組成員答案共同失誤在什么地方?提出更高要求就是:以后要是遇到類似問題應該從哪幾方面思考?最近做的相關題目是哪些?在這一組學生分享完后,可以請其他小組來點評并作補充。學生通過相互補充,拓寬了他們的思路,提升了解題的能力。
講評《最美的眼神》。學生先獨立完成習題,老師批改后發下去,讓學生自己訂正,四人小組合作分析試題,對答案進行了二次修正。其中張××組主動提出承包這篇閱讀的講評。我讓他們自主合作完成閱讀題講評備課,第二天可以針對一些難點和我研討。第一題:用簡潔的語言準確而完整地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答案不超過25個字)。對于概括題,學生提出了閱讀全文,篩選出文章主要事件,然后進行概括。他們提出概括內容要關注文章題目、文本中反復提到的關鍵詞是“眼神”,所以概括答案為:老師美麗的眼神培養了一批優秀的人才或者老師美麗眼神對學生的人生產生了重要影響。第二題:老師的眼神美在哪里?怎樣才能擁有這樣的眼神?(根據文章有關內容用自己的話回答)這個題目學生講析時提出先要找到文中提到的老師眼神的內容,圈畫老師眼神特點的詞語。學生在分享交流中提升了語言表達能力,增強了自信。
4.重視鞏固提升。教學質量提升的核心是高效課堂,但學生課后及時鞏固同樣重要。每個孩子認知水平有差異,所以學生自主試卷講評后還需要自主整理和消化,實現講過的題目學生都研究透了,日積月累才能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學生自主試題評析提高了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優化了解題方法,提升了解題能力。為了課堂高效我們還需注意以下幾種關系的處理。
1.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的關系。我們嘗試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但這不等同于完全放手不管,教師要精心準備,認真答題,要采集數據。教師應當在學生思維遇到困難的時候,成為學生清除障礙的助手;在學生思維出現偏差的時候,為他們及時指點迷津;在學生腦洞大開思維無邊無際的時候,我們要及時把關。
2.課內引導和課后監督的關系。學生課前重新自主訂正習題,對錯題進行剖析,分享展示,課后自主鞏固提升。我們不可排除一些學生自律性差、游離在評析外,教師可以抽查學生的訂正情況,保證讓學生訂正不是流于形式,從而使學生養成主動參與的習慣。
3.一般學生和尖子生的關系。學生自主進行題目評析,講評的主要對象是一般學生但也不能忽略尖子生,在分學習小組時,把尖子生分配在不同組內,發揮他們的領導作用,讓尖子生總結歸納,既提高尖子生自主管理能力,又利于調控課堂學習效率。
4.繼承傳統與不斷創新的關系。初一階段習題雖然不多,但是課課練、單元卷不少,是不是每次測試后都采用自主試卷評析模式?教師既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和時間,又要調控好課堂節奏和講評效率,這對教師專業素養和應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無定法,學生永遠是學習的主體,我們如何能夠真正達到培養學生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審美情趣的目標,語文老師要不斷學習,運用智慧,不斷實踐,把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作為重要目標,以豐富的課堂形式為抓手,最終促使課堂教學高效、學生素養提高、教師減負的一舉多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