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沿彤
0~3歲嬰幼兒對于環境的依賴程度十分明顯,尤其是人為環境所創設的空間對于嬰幼兒的情緒、個性和智力發展,更是至關重要。通過對環境因素的科學研究分析,可以進一步發掘其中的內在聯系,為嬰幼兒的智力成長提供教育思路。
環境0~3歲嬰幼兒情緒智力一、環境因素對0~3歲嬰幼兒的重要性
根據現代教育心理學和心理學實證研究,0~3歲嬰幼兒在成長過程中,對環境的依賴程度超過其他各年齡段。這里的環境主要是指自然環境和人為環境。所謂自然環境是指外界大自然等未經主觀設計的空間,而人為環境是指家長或者早教人員按照科學的教育理論和方法所預設的空間。
人為環境因素對此階段嬰幼兒的重要性體現在:促進嬰幼兒的身心發展、提升嬰幼兒的認知能力、培養嬰幼兒的情感輸出能力。在家長、教育人員的參與下,這種人為環境的預設可以一定程度地主導嬰幼兒的智力發展,起到開發智力的作用。眾所周知,此階段嬰幼兒處在認知的敏感期,一切感官刺激都具有被動接受的特征,人為所預設的環境,包括各類物質材料、精神材料都是嬰幼兒所被動接受的信息,它們是嬰幼兒成長過程中最先確定的事物。
自然環境因素對此階段嬰幼兒的重要性體現在:刺激生物本能、提高認知熱情。嬰幼兒的大多認知反射都基于生物本能。經研究,他們對于自然的環境會更加地放松、感興趣,并且充滿熱情。對此,在嬰幼兒的教育當中,自然環境的利用也是十分重要的環節,許多人都往往忽視了這一面,一味地追求人為環境的影響,這是不科學的。許多家長為了過度保護嬰幼兒,很少讓嬰幼兒接觸大自然環境,其實這就剝奪了嬰幼兒探索外界的本能權力,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嬰幼兒的健康成長和心理成熟。
總之,人為環境和自然環境必須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某種意義上自然環境是對人為環境的有效補充,而人為環境也是對自然環境的一種提前模擬。這兩種環境因素都影響著嬰幼兒的情緒、個性、智力的發展。
二、環境對0~3歲嬰幼兒情緒發展的影響
由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此階段的嬰幼兒更容易產生情緒化的特征,如經常哭泣、害怕、打鬧、纏人、無故發脾氣,等等,甚至是摔打物品,毀壞物品。這時候就要考慮是否是環境因素對其產生了影響。舉例來說,擰毛巾是日常生活中一個普遍的動作,如果家長用命令的口吻讓嬰幼兒完成這個動作,那么嬰幼兒很有可能會產生抵觸情緒,做了幾次覺得沒什么意思就放棄了,受到挫敗心理的影響,事后就對毛巾發脾氣,哭鬧。如果換一種方式,家長一邊自己擰毛巾,一邊說“抓住兩邊用力,看,擰得多干凈啊”,這樣反而會起到很好的示范效果,通過語言的刺激,讓嬰幼兒產生了行為上的模仿,將嬰幼兒的害怕情緒疏導,最終產生一種自信感和滿足感。在針對嬰幼兒的情緒上面,語言的示范和引導非常重要。
三、環境對0~3歲嬰幼兒個性發展的影響
嬰幼兒對周圍的一切環境都是陌生又新鮮的,他通過各種感官去接觸它們,主要通過視覺和觸覺來完成初步的認知,包括對周圍人的聲音傾聽和動作模仿。我們說,嬰幼兒的個性培養其實是受外部客觀現實的影響,這是唯物主義的反映論所揭示的,客觀存在決定主觀意識,如嬰幼兒對于紅色、黃色、藍色等顏色源;軟的、硬的各種觸覺源最為敏感。他們通過接觸,在其中感受到了各種可能性和未知性,從中感受到了樂趣,這些感覺和影像將會影響他們的個性形成。
四、環境對0~3歲嬰幼兒智力發展的影響
家庭中,人為環境的安定程度和安全性與嬰幼兒智力發展有關。高頻噪音等過度刺激,整天接觸聲音很大,又看不懂的成人電視;家中流動人口不斷等非安定性的混亂刺激;導致嬰幼兒沒有安全的個人空間,生活在高度吵鬧不安靜的環境中,都不利于嬰幼兒智力發展。為嬰幼兒提供適當的玩具或游戲材料,是物質環境中最為一致地與嬰幼兒智力發展有關的變量,而對嬰幼兒活動限制少也與嬰幼兒智力發展有關。允許嬰幼兒自由活動而避免限制,這為嬰幼兒提供了自由探索環境的機會;對嬰幼兒有吸引力的玩具或其他游戲材料可以促進嬰幼兒探索和學習,刺激嬰幼兒智力能力的提升。需注意的是,父母過度參與嬰幼兒的活動,嬰幼兒缺乏獨立操作探索的機會,或者父母很少參與嬰幼兒的活動,都不利于嬰幼兒的智力發展。
五、結語
0~3歲嬰幼兒由于其特殊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決定了環境的重要性,早教當中如果善于利用環境因素,可以促進嬰幼兒的智力發展,為嬰幼兒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書荃.幼兒的情緒與行為[M].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
[2][日]內慈壽七郎.育兒原理[M].北京:中國少年嬰幼兒出版社,199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