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芹
在新課程指導下,化學課堂的教學應該更加的多元化,注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能力,培養創新型人才。
新課程高中化學教學策略新一輪基礎教育的改革,更加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在新課標的指導下,作為一名高中化學教師,在化學教育方面應進行多方位的探索,將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作為己任。
一、明確課堂教學目標
一堂課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這堂課我想要講什么,想要達到一個什么樣的效果,作為教師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只有明確一堂課的目標,這堂課才會井然有序的進行。在制定教學目標時還應當注意一下幾點。
1.目標的內容是否具體。一個完整的教學目標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制定,學生的基礎良莠不齊,在對知識的接受程度上也不相同,一堂課下來,接受能力好的學生需要達到什么樣的水平,接受能力不好的學生需要達到什么樣的水平,這都需要老師在制定教學目標之時進行合理的把控,要做到同時兼顧到基礎好的學生以及基礎不好的學生。
2.目標的可操作性。在制定教學目標之時不能好高騖遠,貪多求大。接受能力再好的學生,學習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在制定教學目標之時,還應當將學生的接受范圍考慮進去。如果學生的接受范圍在十個知識點之內,而教學目標卻安排了二十個知識點,這樣的一個教學目標就不具有可操作性。
3.目標設計的靈活性。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面對的是靈活多變的學生,而不是白菜,木頭樁子。課堂之上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意外情況。所以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一定要具有靈活性。這樣即使出現阻礙課堂教學秩序的情況,老師也同樣可以做到高質量的完成教學。
二、營造良好輕松的學習氛圍
有實驗證明,一個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會使課堂效率大大提升。在傳統教學中,老師為了保證教學質量經常會采用高壓式教學方式。課堂氣氛安靜卻很壓抑,學生在這種環境中學習,首先壓力會增加,老師不停歇的講學,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沒有經過思考,掌握的知識也不深刻。而在一個輕松的氛圍中進行講學。學生學得輕松,老師對課堂秩序的合理把控,使學生擁有了更多的思考空間。課堂氣氛輕松,學生會勇于交流,而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更可以促進知識的掌握。那么又該如何打造一個和諧的教學氛圍呢?
1.激發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只有在對一門學科產生興趣之時,學生才會有學習的動力。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科目,在教學中應當充分利用化學實驗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學生會主動的進行探索,進而對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2.鼓勵學生之間多溝通,多交流。一個沒有互動的課堂是壓抑的。想要打造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就要為學生創建適當的交流環境,鼓勵學生之間多進行交流。學生之間的交流應當是建立在學習的基礎上,對所學到的知識進行的交流。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的多了,掌握到的知識就會更多,更深刻。蕭伯納說過:“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我們相互交換每個人就有了兩個思想。”由此可見,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的重要性。
3.做一位平易近人的老師。學生與老師之間總存在著一種無形的隔閡。如果老師每天總是正襟危坐的教學,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這種隔閡就會加深。所以想要課堂氣氛變得輕松,自己首先要做到平易近人,消除與學生之間的隔閡。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系近了,自然而然就會喜歡上這個老師,同時還會喜歡上這位老師所教的課程。在課堂上也沒有過多的拘束,課堂氣氛自然就會活躍。
三、與生活緊密聯系
化學這門學科比較抽象,學習起來相對于別的學科要困難和枯燥一些。將化學與生活相聯系,降低了化學的抽象性。因為一些化學例子來源于生活,所以更加的貼近生活,學生在學習化學時也會感到更加的有趣。例如,講到《認識有機化合物》這一章節的時候。在讓學生了解了有機化合物的定義之后,我試著讓他們舉例生活中那些東西屬于有機化合物。很快學生就舉出了很多的例子,衣服、塑料袋、淀粉、脂肪,等等。我將生活中經常會出現的幾種有機化合物拿出來作對比,由學生自己思考他們的共性。通過學生自己的觀察與思考,得出了有機化合物種類繁多,難溶于水,熔點低,易燃燒,不易導電等特點。
四、利用多元化教具進行教學
化學的抽象性使得一些知識看起來很難掌握。通過多媒體等教具進行教學,可以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而對于一些相對較難的知識點,我們可以采用“微課”的形式進行教學。“微課”是近幾年才興起的一種教學方式,他利用一則段視頻對某個知識點進行分析和講解。做微課視頻的老師多數都是國內的資深教師,講解起來更加的具體,形象。將“微課”這種教學模式滲入到日常教學中,可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在受教育階段,作為老師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祝宜嫻.高中化學課堂講述教學實施的調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