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尼瓦爾·艾力等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7.30.21
摘要 目的:對外側壁危險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使用動力加壓髖螺釘(DHS)及抗旋股骨近端髓內釘(PFNA)治療,對其臨床效果進行評價。方法:收治外側壁危險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86例,采用DHS72-PFNA術,分別對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長度、住院時間、術后骨折愈合時間、并發癥及術后髖關節功能評分等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與DHS組相比,PFNA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切口長度、住院時間、愈合時間均減少,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PFNA組有效率明顯高于DHS組,且并發癥發生率較低,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PFNA改善效果明顯、安全性較高、并發癥少,有效促進功能的恢復,從而真正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幫助患者盡快痊愈。
關鍵詞 動力加壓髖螺釘術;抗旋股骨近端髓內釘術;外側壁危險型股骨粗隆間骨折
股骨粗隆間骨折為一種臨床常見的骨外科病種,發病率占髖部骨折的一半以上,好發于高齡老年人,是老年骨質疏松患者髖部骨折中的一類常見骨折,其發病多與骨質疏松有密切相關性。因我國人口老齡化現象加劇,股骨粗隆間骨折患病人數呈大幅增加。且老年患者的全身狀況較差,易受關節功能活動、生理性退行性病變及骨質疏松等癥的困擾,其有關功能損害及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甚至可以致命。股骨粗隆間骨折傳統上多采用保守療法,但有致殘率較高的缺點。目前臨床中多施行內固定予以治療,因穩固的內固定術有利于患者治療后盡快下床和功能鍛煉,提高生活質量,因此早期手術已為股骨粗隆間骨折治療的首選方法。有關臨床研究報道,對外側壁危險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及早進行手術內固定治療,有助于患肢部位功能恢復及保持關節生理的完整性。常用的方法包括行動力加壓髖螺釘(DHS)及抗旋股骨近端髓內釘(PFNA)兩種手術,備受研究者的關注。因此,本文通過兩種內固定方式對外側壁危險型股骨粗隆間骨折進行治療,比較、分析臨床治療效果,優選手術方法以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更有利于患者術后及早康復。
資料與方法
2013年12月-2017年4月收治外側壁危險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86例,入院后均經X線或CT檢查及臨床癥狀診斷進行證實。其中男52例,女34例;年齡53~80歲,平均(68.6±5.6)歲。平均分兩組,每組4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內固定術。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和排除標準:納入標準:患者病程1~28個月;患者首次接受此手術的;患者臨床資料完整,術后隨訪結果真實有效。排除標準:因惡性腫瘤所引發的病理性外側壁危險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有嚴重內科疾病患者等。
方法:對所有入選患者住院后術前進行全身麻醉,并對其操作環境進行常規消毒。患者取仰臥位,實施常規檢查,相關術前理化檢查完畢后進行兩種不同的內固定治療。PFNA內固定術:對入選的PFNA組患者進行手術時選擇股骨粗隆頂端部位附近的縱形切口,與外展肌纖維行鈍性分離,在大粗隆頂點偏內緣將導針鉆入髓腔內,沿著導針開口擴髓,股骨近端處將PFNA主釘置入,插入粗細及深度均合適,插入時以拉力螺釘凹槽中點延長線即1/3處的股骨頸縱軸作為深度標準,以側向瞄準桿輔助在股骨頸內鉆入螺旋刀片以置入長度合適的遠端鎖釘1枚并安裝尾帽,縫合傷口。DHS內固定術:DHS組患者選擇股骨大粗隆外側直部位縱形做切口,裸露股骨近端外側面,在距大粗隆頂端附近將導針鉆入,并確認導針位置,選擇長度合適的頭釘植入內,安妥髖動力鋼板后擰入遠端螺釘,最后用生理鹽水沖洗置入的引流管,縫合切口,進行負壓引流。術后對所有患者進行常規的抗感染治療。
評價指標:對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切口長度、住院時間、術后骨折愈合時間、并發癥發生例數進行記錄;術前及術后做Harris評分表評估。Harris評分分為4級:90~100分為優,80~89分為良,70~79分為中,0~69分為差,計算其優良率。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處理。單因素結果分析,采用X2檢驗及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手術相關指標比較:PFNA組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住院時長及術后骨折所需完全愈合時間均明顯優于DHS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Harris評分比較:與DHS組比較,PFNA組優良率較高,達到93.0%,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外側壁危險型股骨粗隆間骨折在下肢承重及過度負荷情況下極易發生。而臨床中在患者體質允許時應及早進行內固定術并預防相關并發癥。臨床上內固定術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髓外固定系統(DHS方式)及髓內固定系統(PFNA式)。DHS作為在臨床應用較早的一種髓外固定術,被稱為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金標準。但在應用中發現當股骨旋外時DHS因沒有內支撐,易致再次骨折,且手術中為更好地將導針置入,需將大部分外側肌群予以剝離,加大切口長度,增多出血量,從而增加對患者的損傷程度。而PFNA本身存在較好的加壓和抗旋轉作用,可作為一個部件完成抗內翻畸形與抗旋轉的新一代髓內固定系統。在操作中PFNA無需做大切口,也無需對外側肌群剝離,明顯降低對患者的損傷。
本研究結果顯示,與DHS組相比,PFNA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切口長度、住院時間及愈合時間均縮短,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優良率明顯優于DHS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并發癥發生率大幅度降低。提示PFNA術治療效果明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幫助患者盡快痊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