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瑾等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7.30.60
摘要 目的:探討桂枝茯苓丸用于人工流產后治療的臨床意義。方法:收治人工流產患者15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八珍益母膠囊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桂枝茯苓丸,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后,觀察組宮縮疼痛評分、惡露量、大量出血率和出血>15 d率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桂枝茯苓丸用于人工流產后治療能緩解子宮收縮痛,減少惡露量。
關鍵詞 人工流產;桂枝茯苓丸;惡露;子宮收縮病
我國人民對待性生活的觀念逐漸開放,但性教育落后,導致人工流產率快速上升,且明顯有年輕化趨勢。隨著醫療技術進步,無痛人工流產逐步推廣。無痛人工流產能有效緩解人工流產痛苦,為決定終止意外妊娠的女性帶來福音,但術后宮縮痛、惡露仍然存在。為此筆者將桂枝茯苓丸用于人工流產后,與單用八珍益母膠囊對比,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行無痛人工流產術患者150例。納入標準:年齡23~41歲;停經≤49 d,尿檢HCG陽性;非異位妊娠;既往無妊娠合并癥;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肝腎功能異常、凝血功能異常、血小板異常、惡性腫瘤。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75例,非首次人工流產35例,初產婦40例;平均妊娠(5.60±0.43)周;平均年齡(26.74±4.32)歲。對照組75例,非首次人工流產32例,初產婦43例;平均妊娠(5.58±0.15)周;平均年齡(26.69±4.31)歲。兩組患者上述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對比性。
方法:①對照組:術后第1天開始口服八珍益母膠囊,3次/d,0.84 g/次。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使用桂枝茯苓丸,6丸/次,2次/d。7 d為1個療程。兩組均治療2周。
觀察指標:惡露量估算:①按一張衛生巾血染面積給予1分(輕度)、5分(中度)、20分(重度)。輕度:衛生巾血染面積≤30%;中度:衛生巾血染面積31%~60%;重度:衛生巾血染面積>60%。②按血塊大小給予1分、5分。血塊最大直徑<1元硬幣為1分;血塊最大直徑≥1元硬幣為5分。③流失血量無法以血塊表示則估計流失血量為記錄量的統計分數。評分公式:總分=血染面積分數+血塊分數+流失血量分數重度。總分100分者惡露≥80 mL,類推惡露量。記錄治療前、治療后5 d、21 d惡露量。治療前、治療后1 h、24 h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評估宮縮痛,記錄為宮縮痛評分。惡露情況:出血量不足月經量的50%為少量,基本等于月經量為中量,超過月經量為大量。記錄出血時間≥15 d率和<15 d率。
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治療前后宮縮痛評分、惡露量對比:治療后1 h、24h觀察組宮縮痛評分低于對照組;治療5 d觀察組惡露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惡露情況對比:觀察組治療后少量或中量出血率較對照組高,大量出血率較對照組低;觀察組出血≥15 d率較對照組低,<15 d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人工流產后惡露、宮縮痛是影響患者健康和生活質量的并發癥。《金匱要略》有“惡露不盡”一說,子宮復舊被中醫歸納為“產后惡露不盡候”,之后《諸病源候論》將其病機歸為內有瘀血、虛損、風冷搏于血,而產后婦女為多瘀、多寒、多虛之軀;治療應堅持有虛則補,有瘀則攻。中醫常用八珍益母膠囊改善產后惡露不盡,且效果確切,使用廣泛。但桂枝茯苓丸在該領域的應用較少。本研究在八珍益母膠囊基礎上加用桂枝茯苓丸,取得良好效果。
本研究觀察組治療后5 d惡露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考慮是因為加用的桂枝茯苓丸具有以下療效:桂枝溫血、通脈、化瘀、行滯,又能助陽化氣除寒;茯苓能滲濕利于下,下行瘀血;桂枝與茯苓配伍共奏化氣、行濕、降濁之效;桃仁有破除惡血、消瘕之效;牡丹皮有活血、涼血、清熱祛瘀之效。觀察組大量出血率(17.33%)、出血≥15 d率(6.67%)均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考慮是因為方中芍藥具有收斂止血、祛瘀養血之效;芍藥與桂枝為一陽一陰,牡丹皮與茯苓為一血一氣,故能調節寒溫,扶助正氣;莪術能止血活血,與桃仁合用共奏化瘀消癩、散寒祛瘀、止血養血之效。桂枝茯苓丸能通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發揮抗炎、緩解機體應激狀態、鎮痛作用。故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1 h、24 h宮縮痛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桂枝茯苓丸能緩解人工流產后宮縮痛,減少惡露量,促進康復,值得應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