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德青
摘 要:合唱是普及性和參與面都比較廣泛的音樂形式,它能夠直接表達情感,從而引起聽眾共鳴。合唱作為基礎的音樂形式,是我國高校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專業素養,更重要的是可以全面培養高校學生的綜合素質。文章通過對我國合唱教育和美育現狀的分析,研究合唱對高校美育實踐的作用,從而促進合唱在高校美育實踐中作用的發揮。
關鍵詞:高校;美育;合唱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注重精神文化需求。合唱作為比較普及的音樂形式成為人們的重要選擇之一。我國的合唱教育是從20 世紀初期開始發展的,而后逐漸成為高校音樂教育的重要內容。合唱教育同樣也是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團結協作能力的重要途徑。
一、合唱教育的發展現狀
我國合唱從開始到現在發展了幾十年,在黨中央的“加強學校美育教育”的批示發出之后,高校就強化了對美學的教育,合唱則成為其中的重要內容。很多高校建立了合唱團并組織了活動。同時,伴隨教育理念的發展,高校不僅僅關注學生文化知識的學習,也開始重視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很多高校會定期組織校園合唱活動,合唱逐步走向了各個學校和各個專業的學生。但高校整體的合唱水平相對較低,還存在成員不穩定的現象。在進行學習和演唱的時候可選擇的曲目也比較老,對大學生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另外,學校對合唱團的管理也存在不足。
二、美育的發展現狀
席勒在1793年的《美育書簡》一書中,對美育的內容第一次進行了系統論述。我國目前使用的美育一詞是在20 世紀初翻譯過來的,但這并不是表示美育才開始出現。通過對我國教育史的研究,我們可以發現美育在古代就已經存在了。高校的美育是通過藝術、自然等美的學習和感悟來培養大學生的審美觀,提升高校大學生感受與創造美的能力。伴隨我國素質教育理念的發展,美育的地位日益重要,其教育形式也得到學生和教師的喜愛。一些非音樂類院校也開設了很多美育的課程,但我國的美育發展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有些學校不重視美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比較單一,以及相關的課程較少和沒有專業的教師等。
三、合唱對高校美育實踐的作用
(1)培養高校學生的專業技能。合唱是高校音樂教育的重要內容,作為音樂的表現形式之一,它能夠開拓高校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學生通過合唱學習控制自己的聲音,鍛煉大腦思維,這樣可以開發學生的音樂思維方式,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思考能力,促進大學生音樂創新意識的提高。
(2)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合唱教育也是高校美育實踐的一種重要形式,具有豐富的美學思想。高校的合唱教育在提升學生專業技能的基礎上,同樣重視對學生的審美教育——學校注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引導學生形成審美思維方式,實現陶冶自身情操和愉悅他人并舉的目標。學生在學習和訓練中可以提高對音樂的欣賞和理解能力,并通過學習和理解歌曲的內容,獲得音樂中所蘊含的精神和能量,增強對音樂的思考能力,提高審美水平。
(3)全面提高學生在團結協作等方面的能力,提升高校學生的綜合素質。美育是大學生完善人格培養的重要內容,也是進行正確思想觀念塑造的重要途徑,而音樂教育特別是合唱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合唱的隊員日復一日地學習發音技巧和訓練曲目等,這些日常訓練有助于學生提高克服困難的能力,培養其堅持不懈的品質,并有助于學生在平時的訓練中將這些素養融入自身的行為之中。此外,合唱是需要進行團隊合作的音樂表現形式,合唱學習可以提高隊員團結協作的能力和意識,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
合唱是人們喜聞樂見的音樂表現形式,也是高校美育實踐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在提高大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有利于促進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并提高高校大學生的審美意識和水平,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新時期,我國越來越重視對高校大學生的美育培育,高校的音樂活動也在不斷地擴展,以合唱為形式的活動在高校也越發普及。但基于我國音樂發展的時間較短,合唱教育在高校的發展仍存在一些不足。相關部門和高校要重視合唱在高校美育實踐中的重要性,提高合唱的質量和水平,促進高校的美育培養。
參考文獻:
[1]杜 衛.論中國美育研究的當代問題[J].文藝研究,2004(6).
[2]王 亮.高校合唱教學現狀與創新發展[J].音樂創作,2016(11):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