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霞
摘 要:近幾年,民辦高校普遍面臨著招生難的困境,生源問題愈發明顯。導致這一難題的原因并不是單一的,其內外部因素均有影響。要想解決這一難題,就必須從多方面入手。既要調整優化學校的專業設置,又要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培訓,還要提升畢業生就業率,擴寬招生渠道。實施招生獎勵措施,打造學校品牌,吸引生源。
關鍵詞:生源危機;民辦高校;招生困境
一、民辦高校招生困境的影響因素
造成民辦高校招生難的因素很多,有學校的原因,有社會的因素,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
(1)專業設置有待改進。現階段,許多民辦高校的專業與普通高校開設專業基本一致,都是常規專業,缺乏新鮮度和單獨的本校特色。很難吸引學生在眾多學校中主動選擇報考。
(2)師資力量不夠雄厚。相較于公立高校來說,民辦高校在教師規模以及能力上還存在一定距離。并且民辦類高校較多開設有應用類課程,但此類學科的教師卻比較少,這也導致了招生難。
(3)社會傳統觀念影響。在社會傳統認知中,家長和學生普遍認為民辦高校不如公立高校,再加上民辦高校成立時間較短,發展不夠成熟,加深了人們對它的偏見,影響其招生。
(4)辦學條件較差。因為民辦高校缺少教育撥款的支援,因此資金較為緊張,條件比較差,不易吸引學生。
(5)招生宣傳不規范。當前各民辦高校面臨著激烈的招生環境,紛紛展開宣傳攻勢。為了吸引考生,有些民辦高校不惜夸大學校環境和條件等,進行虛假宣傳[1]。
二、民辦高校招生出路
(1)重視學生需求,調整專業設置,加強學校建設。這些都是增加生源的重要條件,最為核心和關鍵的是專業建設問題。專業的設置和開展水平將直接影響學校的招生情況,也將影響學校的品牌和競爭力。特別是在當前優先考生專業志愿的招生情況下,學校要想獲得穩定生源和優質生源,就必須重視專業建設,開設優質特色專業,提升學校的專業教學水平,增強競爭力。
(2)重視教師培養,提升教師隊伍的水平。評價民辦高校教學能力的關鍵指標就是畢業生就業情況,而教師水平又直接影響學生質量,繼而影響他們的就業能力,所以加強對教師的訓練和培養十分重要。不同于公立學校,民辦高校能夠比較自由地進行人事調配,對教師隊伍建設更具有優勢。
(3)積極進行人才培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對于所有高校來說,向社會輸送人才都是最為重要的任務和本校辦學水平的最好體現。民辦高校也不例外,為獲得廣泛的社會認可度,在激烈的招生環境中贏得出路,民辦高校必須聚焦人才培養,結合當下社會和企業的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
(4)放眼國際市場,拓寬生源渠道。在當前社會,教育國際化已成為大勢所趨,我國為鼓勵教育更好發展,和許多國家建立了教育合作,實行學歷學位的互相承認。再加上“一帶一路”的推進,國際化教育更具發展機遇。基于這種情況,各民辦高校應該抓住時機,主動與各國家地區合作,擴寬招生的渠道和市場,利用教育國際化為學校引入更多生源。
(5)加強宣傳,規范招生,塑造高校品牌。各民辦高校在招生時,要重視宣傳工作,并且要抓住重點。對特色專業、優秀教師、良好的辦學條件等進行著重介紹。打造學校的品牌,在公眾中形成良好口碑。如突出宣傳學校的品牌專業;介紹與各大企業、機構合作的科研項目;突出對學生和人才培養的重視;對特色的教學案例和公開課課堂進行展示;并且要對高校的工作前景和歷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進行著重宣傳等,展示學校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能力[2]。
當前,我國的高等教育日益普及化,再加上教育模式的增多、教育國際化的實施推進,各高校都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招生局面。爭搶優質生源乃至普通的穩定生源已成為各高校生存發展的根本性立足問題。因此,民辦高校要積極應對挑戰,綜合分析其招生難的內外部因素,采取多種措施,改變生源定位,拓寬生源渠道,突破生源困境,從而實現學校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海峰,屠勇耀.民辦本科高校“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跟蹤研究——以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為例[J].教育與考試,2018(2).
[2]任奉龍.分類管理背景下民辦高校發展的現實困境與對策研究——以遼寧省為例[J].中國高等教育評估,2018(1):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