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琳莉 陽一鳴 吳燕 黃一凡
摘 要:病理學因其特點,是臨床醫學生的主干學科,為此,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勢在必行。病例分析教學法是一種基于病例來進行相關知識探討的教學方法。文章就病理教學中,病例分析教學法的實施方法進行探討,為同類課程提供參考。
關鍵詞:病理學;病例分析教學法;應用
一、課前準備
1.典型病例查找方法
為確保所選取的臨床教學病例真實、典型,我們與附屬醫院建立起了聯動機制,在各個科室收集各種多發病、常見病以及疑難病例作為病例分析教學法的病例來源。此外,借助圖書室、網絡等方式,對病理學各種前沿知識進行收集,以便能夠幫助學生適當拓展知識,并掌握病理學的最新研究成果。
2.典型病例的特點
在病例分析教學法中,病例可謂重中之重,成功的病例主要具備以下幾項特點:①結合教學目標有較強的針對性。②病例相對簡單,但內容豐富。③學校能夠通過不同的渠道獲取病例涉及的相關知識。④能夠根據病例提出相應的問題,且具有較強的教學意義。
例如:在教學呼吸系統疾病一章時,典型病例:患者,22歲,大學生,酗酒后持續淋雨30min,當晚23∶21突然出現高熱、寒戰反應,體溫達到39.4℃,三天后病情惡化,出現咳痰(鐵銹色)、咳嗽、呼吸困難。入院后,血常規檢測:WBC17×109·L-1,經X線片檢查發現,左肺下葉表現出大片致密陰影。為患者提供抗生素治療,病情得到了迅速的控制,各種臨床癥狀也隨之逐漸改善。用藥干預后,經X線片檢查發現,左肺下葉的致密陰影有明顯縮小;入院后7d,治愈后出院。但同年冬季,該患者在征兵體檢中,通過X線片觀察發現,其左肺下葉表現出不規則陰影,大約為3cm×2cm,周圍邊界的清晰度較差,疑為“支氣管肺癌”,入院行左肺下葉切除術治療。通過對切除后病理組織進行檢查發現,肺部腫塊可觀察到明顯的紅褐色肉樣,經鏡檢確診為機化性肺炎。
3.設計討論題
根據上述病例資料,分別設計了六個不同的討論題,分別為:①白細胞正常范圍為多少?患者為何會出現寒戰、高熱以及白細胞升高反應?②患者為何會出現鐵銹色的痰液?③根據所學到的肺部疾病知識,對患者病情進行初步診斷。④為何會觀察到左肺下葉有大片的致密陰影?⑤根據病理檢查結果分析為何會發生病變?⑥該例患者其肺部病理肉眼觀察和鏡檢觀察有什么特點?通過上述討論題的提出,學生能夠將本章涉及的知識逐一明確,同時能夠鞏固知識,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二、課堂討論
1.講解和動員
教師可以先請一名學生對典型病例進行介紹,但不做分析。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對病例有所了解,迅速進入課堂氛圍,參與到小組討論中。
2.掌握節奏,適時引導
各個小組根據確定的討論主題進行分組討論,最后小組代表對討論結果進行總結,其他小組對小組代表發言提出疑問。通過這種方法,不僅能夠使每位學生都參與到病例的分析中,同時也能夠在質疑階段進行思想的碰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需要適時提出問題來進行引導,或者提示一些關鍵詞來幫助學生進一步思考。根據學生的討論結果,適時補充一定章節外知識,幫助學生在鞏固知識的同時,實現知識點的相互連接和知識體系的構建。
三、課后總結
在進行課后總結時,主要是根據學生的自主分析結果來匯總,具體包括:①表揚、肯定學生提出的獨特觀點,明確存在的問題,并指出正確的知識點。②結合教學知識點,明確課堂3~4個重點內容,并邀請學生對本次課堂收獲談談感想。通過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病理學知識點的印象,同時也能夠融洽師生氛圍,提升教學效果。
四、結語
病例分析教學法能夠較好地實現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并將課堂主角地位還給學生,使他們在共同學習、相互討論中不斷進步,達到提升病理教學質量和效果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光平,鄭玉峰,湯挺兵,等.比較教學法結合病例教學法在病理學實驗教學中的實踐與評價[J].麗水學院學報,2018(2).
[2]李 霞,尹 芳,聶 波,等.采用“比較病例教學法”培養醫學生病理生理學的病案分析能力[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