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穎
摘 要:教師在幼兒一日生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教師的觀察能力對指導幼兒游戲有輔助作用。文章采用訪談與案例分析的形式,對小班教師在幼兒建構游戲中觀察內容、方法以及幼兒產生的反應進行研究。
關鍵詞:建構游戲;小班幼兒;方法
建構游戲是指幼兒利用積木、積塑、沙、土等玩具構造不同造型物體的游戲[1]。建構游戲可以發展幼兒的空間能力、想象力與創造力。教師要高效地指導小班幼兒游戲,使幼兒充分利用游戲材料進行游戲,就必須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那么教師應該觀察什么,怎樣進行觀察呢?
一、了解小班幼兒特點是觀察的前提
小班幼兒在進行建構游戲時會表現出不同,目的性弱,只有在被提問的情況下才會思考搭的是什么。幼兒興趣性不穩定,會對感興趣的材料表現積極主動,但興趣持續時間較短。
二、小班幼兒建構游戲中觀察的內容
1.觀察游戲與環境
(1)游戲場地安排對小班幼兒游戲影響的觀察。建構游戲時,教師要觀察建構區間安排是否合理,區域之間的互補與動靜分離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注意觀察場地安排是否合理,是否合理地利用空間。教師還應觀察是否為幼兒設置合理的場地距離,場地間的邊界是否清晰。
(2)材料投放對小班幼兒游戲影響的觀察。材料是幼兒在建構游戲中必不可少的,各種積木、塑料插片都是幼兒游戲的材料。根據小班幼兒游戲特點,首先,教師應觀察材料類型是否利于幼兒發展,同類游戲材料應多些。其次,教師要觀察提供的材料是否符合小班幼兒。最后,教師觀察建構區的材料是否符合安全標準,影響幼兒健康的材料要及時處理。
(3)觀察游戲的時間是否合理。教師應觀察小班幼兒游戲開始、進行、結束時間的分配,巧妙利用各種時間進行游戲,合理安排游戲時間,這樣才能保證幼兒在建構區的游戲進程完整性,既能快速有序地收拾玩具,也不會因倉促引起幼兒的不愉快情緒。此外,教師應觀察幼兒在建構游戲中的專注度及持續時間,便于更好地分析幼兒游戲發展水平。
2.觀察游戲中的幼兒
(1)觀察小班幼兒的主動性與堅持性。教師要觀察小班幼兒在建構區的目的性、主動性,是主動參加建構還是在別人的帶領下游戲。觀察幼兒在建構游戲起始階段的反應,才能深入了解影響幼兒游戲的因素。同時,教師應觀察幼兒在進行建構游戲過程中,專注力怎樣、區域的更換是否頻繁。
(2)觀察幼兒游戲水平與社會性交往能力。教師要觀察幼兒的游戲水平,要觀察幼兒在建構區中有沒有社會性交往的現象,做到及時觀察并引導。
(3)觀察幼兒在建構游戲中的規則意識。小班幼兒尚未形成明確的規則意識,教師要善于觀察幼兒在建構區的表現,觀察幼兒是否愛護玩具,能否合理取放玩具,游戲結束后,能否按正確的方式整理玩具。
3.觀察游戲中的課程
教師在幼兒進行建構游戲時,應及時引導幼兒更換建構游戲區的主題,觀察幼兒在游戲中主題內容的進展情況,與現在實施教學之間的關系;觀察新主題的進展以及對幼兒興趣點的影響;觀察并思考怎樣提升幼兒的游戲經驗,何時介入游戲。
三、小班幼兒建構游戲中觀察的方法
1.定點觀察法
定點觀察法是指觀察者固定在游戲區中的某一地點進行觀察。教師可定點在建構區,觀察一個或多個幼兒在此區域中的游戲情況,在游戲中目光始終追隨建構區幼兒現有經驗及興趣點、幼兒之間交往、游戲情節發展等動態。
2.掃描觀察法
掃描觀察法是觀察者在相等的時間段里對觀察對象依次輪流進行觀察。此觀察法比較籠統,教師可以粗略地了解幼兒在建構區中游戲情況。
3.追蹤觀察法
追蹤觀察法需要觀察者確定觀察的對象,觀察他們在游戲活動中情況,不管幼兒在什么地方,教師要始終盯住幼兒。這種觀察方法適合于了解個別幼兒在游戲中的發展水平,教師可以對幼兒在建構區中某一時段進行觀察。
參考文獻:
[1]方 琳.淺談教師對幼兒建構游戲的指導[J].戲劇之家(上半月刊),2012(3):54-56.
[2]董建鳳.區域材料滿足幼兒游戲需要的路徑選擇[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5(7):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