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志靜
摘 要:為了切實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學校應該在正常體育課堂教學的基礎上,積極貫徹“快樂體育”“養成教育”“健康教育”“藝術教育”等現代體育教育理念,廣泛開展課間趣味體育教學,寓促質、益智、輔德、育美、娛樂于體育教學之中,以此更好地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主動性,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為健康身體打下牢固的基礎。
關鍵詞:身體素質;課間趣味體育;鍛煉功能
一、實施小學課間趣味體育教學的現實意義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形式單一老套,缺乏針對性、趣味性和靈活性,難以滿足學生心理和生理要求的情況下,大課間體育活動應運而生。大課間活動能否有效培養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和愛好,從根本上改變學生鍛煉的時間和鍛煉的質量,關鍵是能否有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和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課間趣味體育教學包含棍操、球操、武術操、彩帶操、啞鈴操和繩操等項目,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器械和形式,吸收舞蹈、健美體操中節律性較強的動作,讓學生伴著優美的旋律和動感的節拍,整齊地舞動著肢體,舒展著全身的每一根筋骨,把運動與健美有機融合,盡情地宣泄無窮的活力。這樣不僅可以真正有效地發揮學生在體育中的主體作用,施展學生個性,確保每天體育鍛煉時間,而且提高了學生神經系統的控制協調能力,發展了學生機體的柔韌性、靈敏性和爆發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反應能力、動作速度、平衡力和節奏感。
二、課間趣味體育項目的編制與教學
任何一項體育活動都必須與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狀態相適應,這直接關系到體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在課間趣味體育項目的編制過程中,我們參閱了大量的學校體育教育教學論著,反復分析學生的運動心理,了解學生的運動需求和愛好,潛心研究了雙截棍、韻律操、健美操、青春健身操等視頻資料,結合自己的創新設計、融會、美化特色項目的動作,創設了棍操、球操、武術操、彩帶操、啞鈴操和繩操等富有小學生生理特色的健身運動——課間趣味體育運動。課間趣味體育項目集傳統的廣播體操、韻律操、集體舞、健美操和游戲于一體,配以優美而富有動感的旋律,洋溢出21世紀少年活潑的天性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根據學生特征,課間趣味體育項目學習的初始階段著重活動的豐富多彩,富于變化,難度密度較低,強度中下,重點發展身體素質、體育興趣和團隊精神。在此基礎上逐漸增加力度、速度要求和技術含量,突出動作變化、難度提升和團結協作精神的培養,為不同體能素質的學生確定階梯目標,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成功的快樂和運動樂趣,更好地發揮活動項目的鍛煉功能。
三、開展課間趣味體育項目教學的積極效果
實踐表明:開展課間趣味體育項目教學能夠顯現出喜人的積極效果。 ①以體促質:學生在包括形態發育、身體素質、身體機能等方面都有明顯的提高。②以體育美:學生在歡快優美的樂曲中,有節奏地進行身心活動,在享受美的同時,創造了美;在鍛煉身體的同時,美化了心靈,達到了健美的目的。③以體輔德:課間趣味體育項目作為課間文化娛樂活動的組成部分,是一種內涵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活躍了學校的氣氛,學生們在歡快的樂曲中翩翩起舞,在快樂體育中陶冶情操,充實了精神生活,扭轉了沉悶的教育教學局面,促進了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園文化和校園風氣的形成,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意識和良好的意志品質。④以體益智:智力的發展依賴于人的大腦,大腦的發育在于運動,運動是提高身體健康的主要手段。開展課間趣味體育活動,不僅可以增強學生身體的正常發育,而且也有益于智力的發展,可以說是促進智育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⑤以體娛樂:課間趣味體育活動,引導學生去“玩”,在玩中鍛煉身體,愉悅心身;在玩中融洽師生關系,領悟做人道理;在玩中活躍思想,放松身體,調節情緒,培養健康的心理狀態。
要深入持久地開展小學課間趣味體育教學,以下幾點值得注意:①開放而靈活的課間趣味體育活動對組織管理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怎樣做到既管理有序又靈活多變,使學生既能充分自主自創,又能自律自控。②如何科學地安排活動內容,在集體活動中發揮學生個性特長,掌握適宜的運動量。③課間趣味體育活動如何強化校際交流,保持信息的有效溝通,改變單兵作戰的被動狀態。
參考文獻:
[1]向蘇龍.對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有益探索[J].體育教學,2018(1).
[2]陳達君.立足五性 提高實效——改進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探索[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