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提出了一整套外交戰略理論體系與外交行為的總體設計,表述了中國外交的遠大理想,制定了中國外交的長遠目標,形成了中國外交的理論邏輯,構建了中國外交的道義內涵,提出了中國外交的基本原則,作出了中國外交的戰略部署,確定了中國外交的行為準則,安排了中國外交的行動方式,從而確定了中國外交在全球方位中的基準坐標。
在十九大閉幕后,中國外交“既迎進來又走出去”,新時代中國外交進入繁忙的開局之季。先是迎來美國總統特朗普任期內首次訪華,繼而是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十九大后首次出訪——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并對越南、老撾進行國事訪問……中國外交舞臺上精彩不斷,看點頗多。
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就是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就明確了新時代中國外交追求的總目標,并在此前“為國內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國際環境”的目標基礎上又提升了一個高度,以符合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進入新時代的現實需求。
中國和世界的關系如今發生了深刻的歷史性變化,正面臨幾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一方面,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中華民族迎來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中國也當仁不讓地進入世界大國行列;另一方面,十九大報告依然明確界定中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
從這個意義上說,“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要做的不僅是國際體系的改革者、改良者,也是某些方面的引領者。在持續用實際行動承擔大國責任的同時,中國也在不斷向世界釋放“不稱霸”的信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