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謙
【摘 要】中國浙江衛視和韓國SBS電視臺于2014年7月,簽訂了聯合制作《Running Man》(奔跑吧,兄弟)的合約。綜藝節目從“買版權”轉向“買制作”、由“韓方提供指導”到“自主制作重新包裝”,《奔跑吧》的成功經歷為綜藝節目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借鑒和思路。
【關鍵詞】綜藝節目;創新;娛樂元素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34-0074-02
現如今《奔跑吧兄弟》播出六季,2017年2月13日正式改名為《奔跑吧》(KEEP RUNNING)固定主持有所改定,前四季固定主持為七人,第五季為八人。《奔跑吧》從《Running Man》衍生而來,卻更加符合國人的胃口。我國的綜藝節目應該如何做到“引進-學習-創新”的過程呢?
學術界多數認同的對于“娛樂”二字的定義:娛樂節目是指通過表現喜、怒、哀、樂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讓受者喜悅,帶有一定啟發性的活動。①《現代漢語詞典》將“元素”解釋為“要素”,即構成事物的必要因素。②因此我們可將娛樂元素理解為:構成節目、給受眾帶來愉悅的要素。文章將以《奔跑吧》為例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娛樂元素進行分析:敘事結構、剪輯技巧、花字、人物形象以及道具和服飾。
一、敘事結構
如今綜藝節目百花齊放,觀眾不再滿足于主持人“掌控”下的一場節目,更多的是想看到有意思的內容、跌宕的劇情和環環相扣的懸念。在《電影敘事結構:線性與邏輯》中作者分析了電影的敘事結構。敘事逐漸也不是電影的專利,一些紀實類專題片和綜藝節目也開始借鑒敘事,來增添節目的可看性。敘事結構可以被視作一種框架結構,在此基礎上,故事或敘事的順序和風格得到展現。而在描述敘事結構時,會涉及結構元素,包括正敘、倒敘、插敘、預敘等。敘事結構簡單來說就是將各種素材進行排列組合的方法,是敘事表現力的具體化程序。敘事結構本身就包含很多的元素③,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敘事框架和敘事方式。如在20141212“楚漢之爭”一期,以中國傳統象棋為背景,成員間互相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棋子,一開始就放置一個結構懸念,隨著比賽的進行,贏得挑戰的隊伍可以查看棋子并且有用交換棋子的權利。每個人的棋子等級的高低是最終環節決勝的關鍵。除了總體的結構懸念,節目組還添加了許多游戲環節,如轉圈傳球、指壓板傳球等游戲環節來增添懸念,增加節目的可看性。最后的環節就是按照中國象棋規則順序的撕名牌大戰。《奔跑吧》還利用剪輯來改變敘事結構,運用倒敘和插曲對節目添加懸念,推動故事進行。在20141114“逃離秀山島”一期的水槍大戰中,紅隊“幸存者”胡海泉擁有一把水槍,并且還有隊友的名牌。這時采用了插敘的方法解釋他手中的隊友名牌是怎么來的,畫面展示他向隊友請教的畫面。這段插敘的交代能增加觀眾的代入感,對于唯一“幸存”的他,觀眾不免為他擔憂,一方面調動了觀眾的情緒,另一方面使得節目的整體節奏松緊有度。
二、剪輯技巧
電影“蒙太奇”元素的運用:《奔跑吧,兄弟》中區別其他娛樂節目的一大特點就是將電影中的“蒙太奇”手段運用到剪輯中。中韓的制作流程是有很大差別。韓國的導演是需要參與剪輯,而中國則是拍攝和剪輯完全分開。《奔跑吧,兄弟》中對于平行蒙太奇運用最多的是節目后期的撕名牌大戰上。20160701期中,兩兩為隊友,一起尋找時機完成任務。這時的剪輯是每個小隊的活動分頭敘述但又統一在一個完整的結構之中。20170512期中的嘉賓們艱難完成“演奏”任務后運用抒情蒙太奇將多次失敗的畫面剪輯起來,突出成功的不容易。20160209期中結尾處游戲結果出來時,運用到對比蒙太奇用近景來進行贏的一方和輸的一方表情的對比。
三、花字
節目中的“花字”也是亮點之一,其作用相當于電視紀錄片的解說詞。花字與傳統字幕不同的是:花字的呈現更加豐富多彩。它有五顏六色的字體,帶有各種圖像和音效,是一種針對視頻內容再創作的文本。恰到好處的花字可以豐富視頻內容,還給看似平淡的鏡頭增添了趣味。④“花字”元素的使用,為節目設置了很多梗和笑點。以《奔跑吧》第五季收官一期節目為例,在節目快到尾聲,節目八位固定主持人的名牌被撕掉、遺憾地由工作人員帶去體息室時,每個人離開時都出現一些花字。如迪麗熱巴被帶走時,配合她的畫面而出現的花字是“伐木累本季新成員熱巴”,“因為未知所以新鮮”“因為無畏所以勇敢”,“她用真實感染每一個人”等,這一類大多屬于情緒渲染類的花字。能帶動觀眾對節目的情感達到渲染情緒等效果。另一方面,花字也可起到“貼標簽”的作用,如鄭凱—“獵豹”、鄧超—“偽學霸”、陳赫—“天才”、李晨—“大黑牛”。花字能更直觀地制作出一些看點,如迪力熱巴與鹿晗被“組CP”時浮現的紅暈等等。
四、人物形象
在電影中,人物是電影的主要表現對象,也是推動電影故事發展的主體。人物的心理變化等會影響劇情的走向、牽動觀眾的情緒,因此可以將人物劃分為電影眾多元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總會塑造一些鮮活的銀幕形象,會讓觀眾銘記在心。而人物的性格又是通過外在的人物形象具體展現的⑤,而在綜藝節目中塑造人物將使得觀眾們對于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偏愛,不同的人物設置也會使節目更加有趣。
第一季的七位固定嘉賓模仿《Running Man》的人物設定,人物分工明確,每個人在節目中擔當的角色各具有特點。隊長鄧超是代替《Running Man》隊長劉在石,掌控節目進程,照顧隊友,發揮個人優勢及魅力。他們在后面的節目中形成了自己的處事風格,在被貼上“標簽”,如李晨身體強健,被稱為“大黑牛”,鄭凱跑得快被叫做“小獵豹”,鄧超被戲稱“偽學霸”等。人物形象確定后,就形成了一種有趣的刻板印象便于記憶,也可以服務“劇情”。
五、道具和服飾
道具包括每一期主題所搭配的衣服和整體環境的物件等。一些小的道具能夠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鄧超有一期出場時肩扛大收音機,整體穿著70年代的風格,一下讓觀眾明白本期主題與“復古”、“懷舊”有關。第二季嘉賓們穿著圣斗士的服飾,讓人聯想到“童年”、“游戲”。又如第五季收官之作,前往捷克進行“中捷友誼賽”,身著具有當地特色的衣服讓人耳目一新。
六、結語
互聯短視頻的沖擊使得綜藝節目的地位岌岌可危,要發展必須先創新。創新的點就是合理地搭配和運用娛樂元素,用新的眼光看待傳統的電視綜藝節目。首先應該改變綜藝節目單一的形式。增添新穎的娛樂元素,保證娛樂元素的多樣性,打造創新的節目形式。其次應該更注重元素之間的搭配,綜藝節目的目的在于其娛樂性,相比于其他的影視作品仍有區別,不能全盤模仿,仍需進行仔細的節目策劃。最后就是明確節目定位,垂直細分進行節目定位創新,選擇合適的節目受眾,并針對該受眾設置安排節目構成。但值得注意的是,娛樂元素的使用應是在整體節目的基礎上,不能本末倒置,強行拔高節目觀賞性。
注釋:
①馬靜.電視娛樂節目的娛樂性及文化價值探析[D].遼寧大學,2011.
②李旻玥.綜藝節目的娛樂元素[N].江蘇經濟報,2015-04-02(B02).
③彭娜.中韓綜藝節目敘事結構對比分析[D].重慶大學,2010.
④李丹琦.論花字在綜藝節目當中的運用[J].今傳媒,2017,25(09):149-150.
⑤黃劍飛.論如何塑造電影人物形象[J].大眾藝,2014(09):174.
參考文獻:
[1]李雅楠.引進、學習和創新—《奔跑吧兄弟》與《Running Man》成功原因對比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5.
[2]王普普.探索《奔跑吧,兄弟》節目策劃中的敘事與情節元素[J].新聞傳播,2015(22):36+38.
[3]馬瑤.我國當前電視娛樂節目的娛樂元素解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
[4]汪振城.電影空間中影像身體的美學建構及意義生成[D].南京藝術學院,2014.
[5]楊乘虎著.中國電視節目創新研究[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4-01-01.
[6]徐薦等編著.電視節目創意、策劃與制作[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4-10-01.
[7]陳曉云著.電影理論基礎[M].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6-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