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楓嵐
興趣是通向理想的橋梁。人們通常把興趣描述為“喜好的情緒”“閃亮的火花”。然而,如何讓孩子保持持久的興趣盎然狀態、進而上升為人生志趣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難題。為此,在探索過程中,學校歷經了興趣教學——興趣教育——小學生興趣發展——構建小學興趣教育文化的遞進式研究。并始終堅持基于興趣、發展興趣、為學生自主發展和終身幸福奠基的辦學理念,不斷地將研究與新課改精神相碰撞、相融合,不斷地實踐—反思—積淀,形成了積淀豐厚而特色鮮明的興趣教育。
一、興趣教育與學生自主發展
1.構建“激趣樂學”課堂,提升學會學習能力
學校的興趣課堂研究,把握素質教育的精髓,力圖將興趣教育當做“減負”及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根基,提煉出了“激趣——樂學”的課堂教學模式。這樣的課堂,通過老師的智慧,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學會學習的“場”,師生都沉浸在情感和諧、快樂積極的學習氛圍中。
2.探索“興趣培養策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培養孩子興趣的首要任務是發現孩子的興趣。興趣的產生常常與外界的各種影響有關,為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讓教育取得真正意義上的實效,學校在興趣教育策略的研究中,探索出“三線四育式”的“興趣培養策略”。“三線”是指學校“興趣教育”緊緊抓住三條生命線不放:即教師線、學生線、家長線。“四育”是指四種育人模式:生活育人、活動育人、環境育人、評價育人。
3.拓展興趣發展空間,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學校始終致力于拓展興趣發展空間,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社區為依托,輻射家庭的學校科技創新教育體系,把開展興趣特長培養作為特色工程來抓,為學生搭建興趣活動地展示平臺。
二、興趣教育與教師的幸福成長
1.在興趣教育實踐中認同核心價值觀
學校堅持鼓勵、支持教師的團隊合作、專業發展和自主創新,積極營造教學科研共同體,促使教師形成樂學、樂教、樂研的教師觀,用“整改委”的重點課題《小學興趣教育文化建設的研究》來統領學校各項工作。
2.在興趣教育實踐中落實核心價值觀
“用愛心鋪墊生命發展的底色,用興趣點亮孩子智慧的心燈”是學校實施興趣教育的基本方略。學校要求教師以學習的態度來解決育人方式,力求做到“五心五有”:“五心”——忠心、潛心、愛心、熱心、誠心;“五有”——有思想、有追求、有智慧、有修養、有作為。此外,學校在弘揚“常規做到極致是卓越”的傳統之上,倡導人人有課題,個個會研究。我們還利用星級教研組和星級教師評比,營造出一種你追我趕的濃烈學習氛圍。在校本培訓中,我們創建了多種研究與學習的制度,引導教師在活動中碰撞思維的火花,激發智慧的潛能,展示個性風采。
風雨砥礪二十載,我校的興趣教育研究依然還在生機勃勃的進行中。在未來的征程中,我們全體魯小人必將虔誠研究和實踐,為創設“讓教師樂于教,讓學生樂于學,讓教師享受工作的幸福和快樂,讓學生享受學習的幸福和快樂”的全新愿景而努力奮斗!
(作者單位:湖北省華中師范大學附屬梧桐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