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廣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高等職業教育快速發展,職業院校基礎能力顯著提高,產教結合、校企合作不斷深入,行業企業參與不斷加強,中高職銜接呈現良好勢頭。但眾所周知的是,我國職業教育仍然存在著社會吸引力不強、發展理念相對落后、基礎能力相對薄弱、層次結構不合理、基本制度不健全、國際化程度不高等諸多問題。
職業教育的發展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問題,隨著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的召開,筆者看到了我國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新框架,感受到了國家職業教育政策溫暖人心,更增添了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堅定信念。目前我國學歷形態的職業教育的層次結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中規定了職業教育的新的層次結構,即:一是中等職業教育,二是專科職業教育,三是本科職業教育,四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碩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中等職業教育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中具有基礎作用,為初高中畢業生開展基礎性的知識、技術和技能教育,培養技能人才。同時,在辦好現有專科層次高等職業(專科)學校的基礎上,發展應用技術類型高校,培養本科層次職業人才。并建立以提升職業能力為導向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職業院校的學生不僅可以讀本科,也可以考研。可見,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是建立在促進教育公平、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和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新型理念的基礎上的。
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識
中國現在的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識遠遠不夠,重視程度缺乏,致使職業教育的處境十分尷尬。可以用九個字來概括:離不開、很重要、看不起。
一是離不開。所有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都需要一些相應的技術技能,而技術技能的形成是職業教育的內容,所以離不開。
二是很重要。黨和國家各級領導已經從戰略的角度高度重視,足以說明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三是看不起。從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每位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子女上大學,上重點大學,實現這些夢想的途徑恰恰就是通過高考。因此,首選就讀高中或重點高中,將職業學校排在選擇末位,久而久之在社會上就形成了一種看不起職業學校的現象。
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的背景及意義
背景之一:黨中央對發展職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2012年11月,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開幕。黨的十八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并提出要“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增強就業穩定性”。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十八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作出了《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明確提出:“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并提出要“構建勞動者終身職業培訓體系”。
背景之二: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對職業教育提出新要求。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處在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邁進的歷史新階段,尤其是要實現“中國制造”走向“優質制造”“精品制造”,塑造中國服務新優勢,實體經濟競爭實力躍上新臺階,必須推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是人才需求結構與之相適應的過程。產業結構調整的力度越大,對職業教育的需求也就越大。無論是鞏固農業基礎地位,大力調整制造業,還是加快發展服務業,都離不開教育、人才、科技的升級,離不開職業教育培養的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辦好職業教育,對于國家具有全局意義、戰略意義。
背景之三: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對職業教育提出新要求。就業是民生之本。我國現在每年新增勞動力超過2000萬人,農村富余勞動力還有一定的數量,城市下崗失業人員等群體就業也存在困難。黨的十八大提出,要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職業教育與其他教育相比,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直接面向就業,特別是青年就業。背景之四: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對職業教育提出新要求。我國已經建成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是教育大國和人力資源大國,但還不是教育強國和人力資源強國,必須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推進實現教育的現代化。
鞏固中職教育的發展水平
第一,明確學校辦學的定位,以促進就業為導向,適應社會公共服務的需要,堅持對口升學,以促進就業為目標,促進職業教育公平,著力保障困難群體平等接受職業教育。
第二,注重學校發展的戰略規劃,凝聚師生智慧,匯集行業力量,建立學校發展的共同目標,形成學校發展的合力。
第三,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例如辦學傳統和辦學思路,提煉學校辦學理念、辦出學校特色。要規劃學校發展,營造育人文化,領導課堂教學,引導教師成長,優化內部管理,調適外部環境,鞏固職業教育發展。
明確中職教育的培養目標
中等職業學校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他們應當熱愛社會主義祖國,能夠將實現自身價值與服務祖國人民結合起來;具有基本的科學文化素養、繼續學習的能力和創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比較熟練的職業技能,具有較強的就業能力和一定的創業能力;具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同時,學校應圍繞辦學目標開設專業,進行課程設置、環境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將學生培養成認同自己選擇的專業、忠誠行業、積極向上、善于學習、懂得行業技術技能、勇于承擔任務和責任、愛崗敬業、有較強的執行能力、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經得起挫折的人才。總之,在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鼓舞下,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在一系列優惠政策的扶持下,職業教育的第三個春天已來臨,對于中職學校來說,必須抓住這個良好契機,拾級而上!
(作者單位: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第十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