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愛軍
摘 要:科技的迅速發展,也不斷的改變著司法證據的表現形式。在網絡普及的社會中,越來越多的證據已開始趨于網絡化,以往許多體現于外在媒介的證據,如今均慢慢的形成于網絡之上。但網絡的自身特性,又使得證據面臨著較大的考驗與挑戰。《民事訴訟法》第63條第1款明確將電子數據作為法定證據類型并在法律層面予以確立。電子數據的保全,除要遵循普通證據的保全規則之外,其所具備的科技屬性令其保全方法具有一定特殊性,主要體現在公證保全上。網絡技術的發展,對于電子數據的公證保全可以借助于網絡公證中心來進行,從而為網絡證據的公證保全提供了條件。可以預見,在未來,對于計算機網絡信息化下網絡(網頁)證據的搜集與應用,將會成為制裁違法犯罪行為的重要法律形式。越來越多的司法實踐中,網絡證據被越來越加以重視。因為我們當下社會生活與網絡聯系得日益緊密,所以在一般案件調查審理過程中,一旦涉及到網絡使用則可能會產生相對應的網絡證據,如以網絡聊天、微信記錄等作為司法審判的證據,以及通過一些網頁保留證據進行司法實務的案例也越來越普遍,這些網絡證據通過分析、核驗之后,往往能對案件的審判提供切實、直觀、有效的證據,從而促使司法實踐的進一步與時俱進。本文旨在探討網絡證據的公證保全問題,以分析網絡證據如何獲得更為有效的法律表現力,并以其法律效力服務于司法活動。
關鍵詞:互聯網;網頁;證據保全;公證
由于互聯網上網頁的特殊性決定了其極易因技術手段等客觀原因遭到更改、滅失,導致以后難以取得該項證據。而通過公證手段,則能將所需要的網頁加以固定,同時經公證的證據,在法律上又屬于證據效力較高的,這些在我國的《民事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公證法》和《公證程序規則》等法律法規和規章中都有明確的規定。前段時間,我公證處公證員接待了一位滿臉焦急的中年男士,經過公證員仔細耐心地詢問得知,原來該位男士是受所屬的房地產開發公司(以下簡稱“開發商”)委托前來向公證處尋求幫助的。該開發商在當地共開發了幾處大型樓盤,其中一個小區已交房給了業主們,由于一些客觀原因,還沒有辦出房地產權證(俗稱“小產證”),但開發商承諾會在法律法規規定的期限內盡快辦出“小產證”的。由于整個樓市撲朔迷離,以及國家接二連三頒布房地產“新政”,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投機炒房者的成本,有效地遏制了房價的非正常飆升。同時,沒有“小產證”,從目前房產交易的政策角度來說根本沒有可能進行房屋轉讓,所以遭到了一些業主的抱怨,其中有極少部分別有用心者更是捏造事實,惡意攻擊開發商,煽動了一些不明真相者對開發商進行言語攻擊,目前已演變成在當地著名房產網絡的論壇中進行惡意誹謗,嚴重侵害了該房地產開發商的聲譽。事已至此,該開發商打算拿起法律的武器,用鐵的證據與對方進行交涉。聽了該中年男士的敘述,公證員一方面肯定了該開發商法律意識之強,另一方面安慰他表示公證業務中的證據保全公證可以幫助申請人“鎖”住欲保全的網頁,起到較強的證據效力。 看到該中年男士仍略顯困惑的眼神,公證員解釋說由于互聯網上網頁的特殊性決定了其極易因技術手段等客觀原因遭到更改、滅失,導致以后難以取得該項證據。而通過公證手段,則能將所需要的網頁加以固定,同時經公證的證據,在法律上又屬于證據效力較高的,這些在我國的《民事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公證法》和《公證程序規則》等法律法規和規章中都有明確的規定。公證員告訴該男士對于這個公證,該開發商作為公證申請人應當提交主體資格證明,如營業執照、授權委托書等,同時需要自行將欲公證保全的網頁打印件遞交給公證處予以預先審核,結合其它相關材料,倘若的確符合公證受理條件的,公證處會派公證員監督申請人的相關人員在計算機上操作,詳細記錄上網、進入相關網址、網頁、下載、打印相關內容的整個過程,如有必要可對整個過程進行錄像。這樣,即使之后該網頁發生更改、滅失也不怕了,公證處會依據當時現場證據保全的結果出具公證書。聽了公證員的全面解釋,該男士感激地連聲道謝。兵貴神速,當天下午,公證處就受理了該開發商的公證申請,并對網頁證據保全作了公證。沒過多久,公證員得到開發商反饋,對方作了道歉,雙方重新又和解了。
通過很多司法實踐的事例證明,計算機網絡信息包羅萬象,已經滲透進包括刑事司法活動與民事司法活動等的各類司法活動領域。通過以計算機網絡這一載體,司法活動中的各類信息在網絡中以圖文、影音等形式固定或表達,以電子數據的形式進行互聯網的傳輸與傳播。在此過程中,通過網絡工具實施犯罪的行為也越來越多,因此網絡(網頁)證據就勢必要引起我們司法活動的足夠重視。由于計算機網絡數據信息的不確定性,其往往沒有固定的載體,且通常該類信息能進行網絡的長距離傳輸,但其對犯罪行為的重要證明作用依然存在,所以當前的司法實踐活動中,對于網絡證據尤其是網頁證據的取證,也日益司法實踐活動的重要環節。在實際網絡(網頁)證據取證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從龐大的計算機網絡信息中提取出有關信息,并通過相應的技術手段將其固化后最終呈現于法律面前。可以預見,在未來,對于計算機網絡信息化下網絡(網頁)證據的搜集與應用,將會成為制裁違法犯罪行為的重要法律形式。越來越多的司法實踐中,網絡證據被越來越加以重視。因為我們當下社會生活與網絡聯系得日益緊密,所以在一般案件調查審理過程中,一旦涉及到網絡使用則可能會產生相對應的網絡證據,如以網絡聊天、微信記錄等作為司法審判的證據,以及通過一些網頁保留證據進行司法實務的案例也越來越普遍,這些網絡證據通過分析、核驗之后,往往能對案件的審判提供切實、直觀、有效的證據,從而促使司法實踐的進一步與時俱進。
一、網絡證據之公證保全面臨的問題
(一)網絡證據的動態性,影響公證保全的時機選擇
網絡是一個巨大的時刻運行著的動態系統,其中的信息要么處于儲存狀態,要么處于傳輸狀態,要么處于發生狀態,但均是以數據信息的形式存在于網絡之上,網絡證據某一狀態持續的時間長短,對于案件的意義與影響也是完全不同的。在選擇網絡證據的保全時,應把握網絡數據的不同形態,并據此選擇最適合的公證保全之時機,從而實現證據的最大證明力。
(二)網絡證據的技術性,影響公證保全的適用選擇
從實踐來看,網絡證據的技術性,主要體現在公證保全的方式與效力方面。因此,對于網絡證據來說,缺乏公證保全這一補強程序,其證據化的方式將影響法律對其證據力的認可,而公證保全程序的科學運用,對于確保網絡證據的效力,使其真實的司法活動中得以適用。
二、完善網絡證據公證保全的建議
(一)明確具體案件的證據要求,把握網絡證據的適用
傳統的證據理論,對網絡化的信息界定與運用尚不夠完善。而在網絡普及的社會中,涉及人與物的信息均存在于網絡,尤其是大數據技術的運用,更是將世界萬物幾乎納入了網絡數據范疇。因此,除證據理論與制度的創新改革外,對網絡證據的司法實效應加以更加明晰的要求,并建立合乎生活常識、技術理性化的網絡證據適用標準。
(二)建立網絡證據公證保全制度,改革公證保全的程序體系
對于公證機構與人員來說,由于網絡證據的技術性很強,且網絡平臺類型不同,則公證保全的方法就可能不一樣。專門的網絡證據公證保全制度,主要是應對網絡的不同特征而建立的程序體系。由于網絡可區分為廣域網與局域網,而對于存在于此兩類不同網絡之上的證據信息,其在公證保全過程中亦應采取不同的公證方式或保全規范。
三、結語
證據保全的公證行為是指公證機構根據特定主體的申請、依法對與申請人權益有關的以及有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以取得的證據、行為過程加以提取、收存、固定、描述、監督的活動。電子數據的保全除要遵循普通證據的保全規則之外,其所具備的科技屬性令其保全方法具有一定特殊性。在電子數據獨立性已明確的前提下,其公證保全的性質和程序則是亟待明確的重要課題,而作為電子數據重要類型的網絡證據的公證保全則更是擺在當前的突出難題。《民事訴訟法》第63條第1款明確將電子數據作為法定證據類型并在法律層面予以確立。電子數據的保全,除要遵循普通證據的保全規則之外,其所具備的科技屬性令其保全方法具有一定特殊性,主要體現在公證保全上。網絡技術的發展,對于電子數據的公證保全可以借助于網絡公證中心來進行,從而為網絡證據的公證保全提供了條件。當前在網絡證據的保全中仍面臨著一些問題,有待于證據理論的進一步演進與優化,未來的證據公證保全制度應更多的融合現實社會與網絡空間的雙重影響因素,以推動證據公證保全在信息社會中的持續完善。
參考文獻:
[1]李揚.網絡證據保全公證的問題與對策[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2).
[2]張晶輝.淺議網絡證據保全公證[J].法制與社會,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