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重慶高新區軟件產業園已完成基礎裝修,項目將建設HPE軟件產業基地,軟件檢驗檢測中心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項目圍繞“軟件測試共享云平臺、軟件人才培養中心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將打造100億級的軟件檢驗、設計、服務平臺。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企業集中式管理模式在財務管理上的最新應用,其目的在于通過一種有效的運作模式,解決大型集團公司財務職能建設中的重復投入和效率低下的弊端。
據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提供的服務包括P2P(采購到付款),O2C(訂單到收款),R2R(記錄到報表)。”借助于流程卓越運營管理平臺,全面提升流程的可視化管理,通過數字化和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提升流程的運行效率和質量,提高客戶滿意度并降低成本,為企業提供財務共享“一攬子”解決方案。
通威股份財務共享服務系統經過近兩年的試點,在1月8日全國各地的分子公司實現了全面上線。
在整個籌備過程中,2016年3月,集團與德勤臺作財務共享系統正式開始籌建;2017年4月6日,華西片區8家公司試點上線;2017年12月6日,華西、華南、蝦特料預混料,共6個片區41家公司一期順利上線;2018年1月8日,華中、華東、華北其他,共6個片區41家公司二期順利上線。
財務共享中心實現后將給集團帶來很多服務效果:1、銀企直聯:打通內部資金系統支付處理環節,財務報銷實現急速支付;2、移動審批:與股份fbc流程審批進行對接,公司領導可通過移動端快速審批;3、無紙化管理:共享的各類業務都可以通對影像資料快速查淺無需翻閱紙質檔案;4、全員提單:所有員工都可在共享平臺提單,借款還款及費用報銷方便快捷,并便于管理。
中鐵五局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長沙揭牌成立。中國中鐵財務部部長何文指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企業集團的共享服務平臺,以信息技術為支撐,通過優化組織結構,配備數量合理和技能配套的員工,按流程進行專業化分工,在共享平臺上基于在線影像資料,以標準流程將分散的、重復的財務業務實現集中處理,共享作業,以專業化服務提高效率,降低財務成本,提升決策支持,實現財務創造價值的目的。
惠州企業財稅共享中心是繼“江浙滬財稅共享中心”之后,金財互聯又一重金打造的財稅示范基地。財稅共享中心占地面積1000m2,根據功能劃分為財稅技術服務中心、企業財稅呼叫中心、創業孵化中心三大業務板塊,主要輻射惠州及其周邊城市,最多能容納2-3萬賬套。
財稅共享中心引入了業財稅一體化智能機器人,實現了發票、財務、報稅系統之間的全程貫通。在財稅共享中心,所有票據電子化流轉,發票數據一鍵提取、財務數據智能導入、申報數據自動生成,80%的事務性工作由業財稅一體化智能機器人完成,實現了標準化、規范化、專業化、規模化、自動化、智能化的科學作業體系。
恒安集團正在進行集團性的全供應鏈改革,建立一個跨職能領域的整合式共享服務中心。這是集團信息化戰略和平臺化管理的關鍵環節之一,旨在打通信息流通和管理的障礙,將分散在各個區域后臺職能部門做的相同的事情集中起來,進行集約化的服務提供。
恒安集團財務共享體系主要由費用報銷共享、資金共享、財務服務共享、影響資源共享四大板塊組成,將公司不同區域、不同層級的實體會計業務拿到一個共享中心來記賬和報告。化解了傳統模式下需要在不同區域設置會計辦事處的不便,在保證會計記錄和報告規范的前提下有效節約了系統和人工成本。服務中心作為費用管控的執行者,打破原有的費用審批與操作都是在同一組織內完成,缺乏費用監督的獨立性,避免費用監督過程中的人為干預。
此外,人力資源共享體系主要通過“人事共享、考勤共享、薪酬共享、培訓共享”四大職能中心將企業現有與人力資源有關的行政事務性工作集中起來,建立一個服務中心。
對會計行業來說,“人工智能”早已不是“未來時”的概念。不過,人工智能終究是工具,是幫手而非對手。機器人對企業的幫助不僅僅在于節約人力,其更大的價值還包括提升財務管理的精細化水平。廈企唯你網推出的財稅機器人大家族已有六名成員,涉及結算、費用稽核、核算、反舞弊、納稅服務、合同比對等。
相比傳統的工作流程,以費用稽核機器人為例展現出三大優勢:一是提高審核效率,在相同時間內,機器人完成的工作量要比人工多出500%-800%;二是將審核規則可視化,減少了繁瑣的溝通,粗略估算,這一環節將減少費用會計50%-60%的時間;三是所有的影像都轉化為大數據,這些數據將提高費用開支分析及內審效率。
1月2日,中國核電會計共享中心試運行啟動會召開。會上,會計共享中心與兩公司簽署了會計共享服務協議,并現場連線完成了首筆經濟業務的會計處理。
中國核電會計共享中心的建立是中國核電“3655”經營管理體系建設的重要環節,是中國核電財務適應新時代、新形勢主動創新變革的重要舉措。會計共享中心的建立將進一步提升中國核電財務管控能力,提升會計處理標準化程度和效率,提高財務數據集中管理水平和會計信息質量,促進中國核電戰略財務、經營財務、核算財務三維一體、互為支撐的財務管理體系的建設。
中國核電會計共享中心是以秦山核電統一化管理平臺為基礎和依托,于2017年10月正式掛牌成立。按照發展規劃,會計共享中心將通過財務制度統一化、會計處理規范化、工作流程標準化、業務處理信息化、財務信息精準化建設和不斷完善,通過試點運行、總結推廣和全面覆蓋三步走,到“十三五”末,接手中國核電全部成員單位會計管理方面的工作。
據浙商銀行發布的財務共享服務成果顯示,該服務可提升浙商銀行財務核算30%以上的效率,釋放了三成勞動力。財務共享系統自2016年1月上線至2017年9月底共處理了62萬筆單據,248萬張影像,系統正常率100%。
2016年1月,浙商銀行率先在股份制商業銀行中成立了服務于全行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并上線了財務共享系統,將各分支機構原先“分散式”的基礎財務工作集中到該平臺來完成。具體而言,浙商銀行與外部系統供應商合作,在平臺中搭建了在線報銷、集中采購、商旅、影像、支付等模塊,針對各項費用、各類資產、薪酬社保、總賬業務等一一進行優化,實現業務流程再造。
“核算、報銷、開票支付、銀行對賬等重復性、標準性的會計工作,往往耗費了財務人員八成的精力。浙商銀行通過財務共享的信息化建設,將這一部分集中管理,可以節省人力從事更有價值的財務分析工作。”浙商銀行分管財務的劉龍副行長介紹,該系統具有單據電子化、影像化,審批系統化、移動化、可視化、差旅管理一站化、資金管理集中化、低成本化等特點,對內可以加強財務規范,實現業務流程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