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曉燕
企業所面臨的商業環境正在重構,企業已經進入萬物互聯、人工智能時代。共享服務中心也正面臨著又一次大的迭代升級。
增強“合規、風控”是很多企業建立共享服務中心的目標,也是共享服務中心必備的硬功之一,需要通過流程優化、系統構建,以及管理和監控機制的設計達成。在談及如何提高共享服務中心價值的同時,也必須思考如何為共享服務中心降本增效,這是共享服務中心的生存之本。
首先,通過流程梳理,識別風險點,明確職責和SOP。這是起點和基礎,也是流程梳理和優化的核心任務之一。同時,要盡可能將風險點內控在系統中,通過系統設置,做到風險及時、明確提示,將職責明確,操作前置,并設置監控機制,用機制替代人治。舉個例子,很多經理不了解,到了合同約定的轉正日期按照法律規定是默認轉正的。如果能在系統中分別設置提前一個月、半個月、一周、一天的轉正提醒,并且明確告知經理相關法律規定,同時密切監控那些經理確定不予轉正的人員的離職流程進度,那么這一風險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規避。
其次,讓經理和共享服務同事都具備合規、風控的意識。剛才提到系統明確提示風險并前置操作,經理們久而久之也會逐漸具備相關法律意識,變成半個HR專家。通過案例分享和案例庫的建立,理解流程中的風控點設計,不僅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知道紅線在哪里。
再者,給員工一個吐槽的平臺。員工的聲音是合法、合規在執行中的最好檢驗,可以暴露很多管理問題和漏洞。所以,員工投訴必須有門且這個門越多越好,通過員工門戶、服務熱線、智能服務終端等渠道及時收集投訴、建議和反饋。認真對待這些投訴,建立有效的閉環處理和升級機制,深入調研后查漏補缺,增強合規。當然,還需要有專人對平臺進行有效的監控和管理。
第一,流程的持續優化和簡化。因為流程是效率的原動力,要特別關注流程中是否有死循環,是否有簡化的空間和可能,哪怕是一點點,因為乘上巨大的交易量后,效率的提升是可觀的。
第二,投資信息化建設。構建自己的數字化運營生態。盡可能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業務協同,提高自助服務的比例,提高自動化的程度、減少人工操作。因為信息化的建設基本上是一次性的,即便加上日常運維和升級的成本,也會大大低于人工成本。
第三,盡可能將工作任務集中處理,產生規模效益。設計一個有效分工、協作的組織模式,把凡是不需要面對面交付的工作內容全部集中處理,并輔以操作流程和模式的優化及信息化,將大幅提升處理效率,降低處理成本。
第四,按照業務處理周期建立例行復盤機制。減少異常、避免錯誤對提升效率非常關鍵。所以,每一個業務處理周期結束后(如薪資團隊按月,呼叫中心按日)都要及時復盤,看一下在上個周期內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思考一下有哪些可以優化并提高效率的點,執行并推動這些優化點。久而久之,不僅業務會得到精進,效率會得到提升,而且團隊也會從意識和行為上得到成長。
第五,激活個體。很多事情要靠人的創造力和執行力來完成,人是根本,沒有人一切都是空談。所以,要與共享團隊一起建立愿景、分享使命,要關注他們的情緒和訴求,尊重他們的想法和創造力,賦權賦能并保持密切溝通和及時的反饋,心系他們的職場價值和職業發展。有了有夢想、有激情、有創造力的團隊,一切都會水到渠成。
第六,有效整合外部資源為我所用。進一步降低成本,特別是隱形的管理成本。將駕輕就熟、內部做已經沒什么效率提升空間的工作外包出去。這些工作內容對你而言就是工作,而對供應商來講是立命之本,他一定比你辦法多,而且可以通過規模效應幫助你進一步降低成本。
Tips 共享服務中心趨勢探索
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構建共享服務中心,其中最為積極的當屬民營企業。數字化手段被更為廣泛的應用于共享服務中心,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不僅僅包括業務和營銷,還包括后臺的管理運營。
業務處理系統和數據庫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共享服務中心的需求,解決業務協同的工作流、工作任務分配、監控和管理的工單系統,細分垂直領域的業務處理系統被廣泛應用。共享服務中心更加關注和其用戶的連接,讓服務可視有型,多媒體員工門戶(PC端+手機端)、自助服務終端、員工服務大廳得以應用。
系統再也不是僅僅服務于后臺職能部門,而是同時服務于經理和員工。先驅者們更是開始嘗試電子簽章的應用,通過RPA技術(機器人流程自動化)進一步提升業務處理效率,用虛擬員工代替人或和人協作,利用AI技術實現員工咨詢的智能應答等。
商業環境的重構和技術的飛躍,要求共享服務中心更加關注提升業務價值,實現業務結果。今天的共享服務中心被定義為:通過對人員、技術和流程的有效整合,實現組織內公共流程的標準化和精簡化的一種創新手段。
那么,共享服務中心的明天會是怎樣呢?
一是隨著電子簽和電子發票的推廣,未來的共享服務中心對人的依賴會大幅降低,對技術的依賴會逐步增強,員工自助服務的比例還會持續提升,所以縮編是一定會發生的;
二是企業內部的共享服務中心做得再好也改變不了支持部門的命運,不可能成為公司的核心業務。技術的深入應用和社會分工的不斷細化,也逼著共享服務中心越來越多的使用外包。無論是通過技術進一步提升效率,還是通過服務外包進一步降低成本。
未來的共享服務中心最大的價值是:
一是有效整合內外部資源,設計并組織最適合本企業的共享服務交付和外包模式,有能力根據企業狀況隨時、靈活調整,并且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監控;
二是信息和數據才是明天的共享服務中心最大的財富,如何透過海量的信息提供管理洞見,如何透過大量的交易數據和員工行為數據反推業務精進、預警業務問題,輔助業務決策。如何通過工單語義分析,更加理解員工,更有針對性的滿足員工需求,更前瞻性的預測員工行為并提供服務;
三是員工體驗也是需要重點設計的,要通過每一次服務讓員工體驗到公司的價值觀和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