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萍
從這里出發,幾小時后可遁入茫茫的撒哈拉沙漠
阿特拉斯山白雪襯托的紅色城市馬拉喀什,在陽光下有著無與倫比的“嬌艷”。從這里出發,幾小時后可遁入茫茫的撒哈拉沙漠,優越的地理位置讓這個摩洛哥第三大城市成為當之無愧的“上帝的家園”。
去摩洛哥一定要去馬拉喀什,到了馬拉喀什一定要去老城美地納的中心廣場,那里有目前北非最大的露天市場杰瑪艾爾夫納。
杰瑪廣場位于老城的心臟地帶,早在名揚全球之前就已經很熱鬧了。杰瑪艾爾夫納在柏柏語里是“非法者集合地”的意思。隨著馬拉喀什的地理位置優越性的凸顯,早在12世紀時,這個曾經是統治者用以斬首示眾來鞏固強權的公共廣場,就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部落來此進行物品交換。他們從周圍的山里和沙漠中來到此地,也使得這里成為非洲最大的貿易集散地。
站在廣場中心,你會找不著北——被數百個攤位圍繞,周圍是密密匝匝的三四層樓高的餐館。也許,只有庫圖比亞大清真寺那高達77米的紅色召喚塔,可以作為道路的標識,帶你走出重圍塔。
各種膚色、裝束和說著不同語言的人們摩肩接踵,陽光下密集的人影掠過你的腳下,一時分不清自己是在過去還是現在。
透過人群,可以看到民間雜耍和藝人們,他們玩蛇弄猴,演奏摩洛哥傳統樂器;圍觀者中,既有身著柏柏人傳統長袍的當地人,也有金發碧眼的歐美游客,感覺自己一不小心走進了詹姆斯邦德的電影場景。
杰瑪廣場作為中心也是發掘當地特色市場的最佳起點。從這里挑一個出口,信步走去,兩邊都是鱗次櫛比的商鋪。
走著走著,寬闊的街道在某個點會分化出幾條窄巷,明亮的街道會突然被密集的店鋪簇擁成親密的小院,即使是在白天喧鬧的人聲下,也被制造出一種私密的氛圍。
有些商鋪門面小到如小人國的柜子,但是櫥窗里展出的精致的手工藝品讓人駐足凝視。那些用金銀、皮革和寶石,以及動物的骨頭做成的各種項鏈、手鐲、煙袋等,都有精致的圖案,猶如被打開的百寶盒,令人目不暇接。
精明的摩洛哥商人會用自己最獨特的商品來招攬客人。一扭頭你就會看到一個沿著墻面掛滿摩爾特色的燈罩,幾何圖案反射到雪白的墻面上,令人目眩神迷。你走近幾步想多看幾眼,不留神就走到了阿拉丁的山洞里:除了美麗非凡的掛毯外,還有用仙人掌的纖維抽絲織成的各種桌布和圍巾,床品也大膽運用了最艷麗的寶藍,華貴的紫色,熾烈的橙色等,煜煜生輝地展現了漫天黃沙里的人們強烈的生命欲望。
馬拉喀什的市場不僅針對游客,更是當地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按售賣物品的種類分,這里至少有18個配有小廣場的集市,它們分布在杰瑪廣場周圍蜂巢般的大街小巷里。
比如那個專門售賣各種天然香料的集市廣場上,臨街的店里堆滿了一麻袋一麻袋的天然草藥和茶葉,里面有一種五顏六色的形如開放過又收斂的花朵,是仙人掌的干花骨朵,據說泡水喝可治病。隔壁店里是賣蝸牛的,類似水缸大小的容器里,有半缸活蝸牛正堅韌不拔地往上爬。
還有個編織集市,摩洛哥大媽們坐在小廣場的地上,面前放滿了手工編織筐,籃子和帽子。她們身上的各色長袍和黝黑的皮膚爭相輝映,煞是好看。
連著集市的街道也都是店鋪,出售來自印度、中國的紡織品和小家電。當地人和游客在這里各得所需,其樂融融。
在紅色石墻圍成的巷子里兜兜轉轉,時間長了會迷路。如果不想被路邊淘氣的小鬼帶路訛錢的話,隨意逛吧。大不了暮色降臨晚禱時分,順著召喚塔傳來的悠揚的阿訇的呼聲,或者動用你的嗅覺,順著空氣中特有的阿拉伯辛香味,回到杰瑪廣場。
你也可以,懷揣著有美麗圖案的小鑰匙包,慢慢悠悠走進不知疲倦沒有黑夜的小巷,去尋找阿里巴巴的寶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