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娟
摘要:英語有效的學習是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之上的,如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成為主動學習的動力,這是初中英語情趣教學的出發點。就此和同仁共同探討這個問題,以期能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英語 趣味教學 對策 教學觀念
一、和諧、融洽師生關系
教和學生既是統一的,也是矛盾的,這代表教師和學生必須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進而有效完成學習任務。從初中生的心理特點來看,他們有著很強的親師性,一旦他們喜歡哪位老師,就會對這位老師的課感興趣,上課的時候聚精會神聽講,肯下大氣力,因而學習成績也好。這就是所謂的愛屋及烏的。反之,他們討厭哪位教師,就會反感哪位教師的課,這種現象是司空見慣的。所以,教師要放低姿態,深入學生中間和他們打成一片,做他們的傾聽者,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時時處處關心學生,信任學生,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做學生的親密朋友。當然,學生犯了錯誤,教師也要批評,只是注意批評的方法,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不侮辱他們的人格。從內心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老師的批評是出自對他們的愛好和幫助。進而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使他們興趣盎然地進行學習。
二、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
在以往的初中英語教學中,總是教師的一言堂,在教學中,教師總是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個性受到壓抑,沒有什么輕松、愉快可言,更別說學習興趣的激發了。那些學習刻苦的學生,也是把自己當作知識的記憶器,他們為了能考一個好成績不得不學習。但就多數而言,他們的逆反心理最終放棄了英語學習,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出現了兩極分化。為了改變這種現狀,要寓教于樂,師生配合。
教師可以利用課前幾分鐘,根據教學內容用英語講一個幽默笑話,或者讓學生用英語進行會話、唱歌、演講等。從而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完成教學前的預熱活動。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課的導入需要講究藝術,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提出能激發學生思考的問題,設置懸念,發人深思。教師講解不能太復雜、繁瑣,要做到精講多練,否則只能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要變講為提問,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在學中用,用中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為學生創設成功的條件,滿足學生的成功欲,根據學生能力不同,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和語言材料。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情趣大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一旦學生出了差錯,教師要注意引導,不要埋怨和訓斥,要保護學生的積極性不受挫折。教學是一門藝術,初中英語教學要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養成快樂的學習體驗。
三、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充滿情趣
機械的教學方法是無趣的,也是低效的。即使是一個好的方式,如果長期采用也會產生疲勞感。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鞏固學生的興趣,教師要勇于創新,認真研究教材,在不同的教學環節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這就要求教師下大功夫,不斷地探索和追求,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從此在課堂上大顯身手。
比如,在教學26個字母的時候,由于這部分知識初中生在小學階段已經接觸過了,他們對此并不感到新鮮有趣。要想真正教得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中,有的教師照本宣科,每堂課讓學生學幾個,學完為止。有的教師把26個字母做成卡片,分組進行字母排隊比賽,或者教學生學唱字母歌。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集體觀念,合作能力。兩種教學反復,前者枯燥無味,后者興趣盎然。開始教單詞,教師可以采用直觀教具,加深學生的印象,不需要漢語翻譯作中介。
在學習句子的時候,可以開展聽力比賽,聽錄音后看哪位同學先說出所聽句子,進而進行單詞組句比賽,教學活動的開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比教師的單詞講解效果好得多。
在學習課文的時候,要結合教學內容,采用模擬對話,分角色表演、復述課文、變敘述為對話,看圖說話等多種形式,創新教材,學生學得興趣濃厚,加強交流,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課內外相結合
課堂是教學獲取知識的主要場所,我們要向45分鐘要質量。但是,要想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單靠幾節課是不夠的。因此,必須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課外活動是課內教學的延續。教師要根據不同班級,學生的能力不同,愛好不同,設計適當的課外活動,以保證課外活動開展的有效性。例如,有目的地培養骨干,開展演講比賽、唱歌比賽、朗誦比賽、聽力比賽、寫作比賽、默寫比賽等,即可各班進行,也可以全校進行。開展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鞏固課內所學知識,營造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
總之,英語教師應適應時代的要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能夠更有興趣地學習英語。
參考文獻:
[1]潘莉雅.增強活動趣味性,激發學生求知欲——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設計活動促進學生語言學習[J].新教育,2015,(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