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秀
摘要:隨著我國國力的加強,公共財政體系建設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對反腐倡廉的不斷加強、公共財政資金、資產等財產安全必須加強管理和控制。文章對此現在的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建設不夠重視,不夠完善,甚至沒有建設內部控制制度等現狀,提出一點意見和對策。希望各行政事業單位能夠建立完整的一套內控制度,以便提高各單位的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資產的安全,腐敗的杜絕,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服務于大眾。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
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建設依法治國的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有關精神,進一步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規范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的報告的編制等工作。還有根據《財政部[2015]24號文件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中央發布的內控的有關要求和規定,可以看出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打算從我從事的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現狀和問題、影響因素的分析、建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一點建議和對策等。本文以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的內控制度建設的問題進行簡略的探討。
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內部控制的單位層面和業務層面的特點
1. 單位層面的特點:一是領導層不重視沒有成立內控制度建設的領導小組、制定、動態相關的工作機制;沒有在單位開展內控制度培訓工作等工作。二是單位負責人沒有進行制定內控制度建設與實施的相關方案。三是內部控制制度管理人員素質不高,基本上沒有進行過業務培訓。四是內控制度監督不到位,不相容崗位與職責沒有進行有效的分離,人員配備不合理,素質不高;五是沒有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信息管理系統及流程。
2. 業務層面的特點:一是隨著城管大改革的發展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未來管理的事情越來越多、面越來越廣、業務也越來越復雜。二是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的資產分散,涉及人多,管理不容易集中。三是收支管理比較不合理,需要進一步規范化。四是政府采購業務不規范;五是監督審計力度不強,人員素質不高,配備不合理等。
二、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 領導對內部控制建設意識薄弱。內部控制貫穿于行政事業單位經濟活動的全過程,制定完善的內部控制建設體系,并得以執行,這就需要領導具有高度的內部控制意識,但在實際情況看,許多單位領導對內部控制缺乏必要的意識,對內控管理工作不夠重視,覺得這都是財務部門的事情,對其重要性沒有足夠的清楚的認識。
2. 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國各行政事業單位缺乏完善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對工作程序流程不規范不合理,有很大的隨意性,不能嚴格執行業務操作流程和管理流程。有的單位雖然制定了一些規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圖,但也只是流于形式,流于表面,缺乏有效的執行力。
3. 單位內部控制執行不到位。有的單位雖然制定了一些規章制度和完善的操作流程,不能真正執行到位,發揮有效作用。一是不相容崗位不能真正分離,不能很好的各負其責,明確自己的工作內容和范圍。二是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是很重要的一項內容,但有些單位資產管理粗枝大葉,甚至放之任之,不能很好地做到專人管理,定期盤點,出入庫、使用、轉讓、出租、出售、清理、報廢不能合理進行有效的層層把關,層層審批。三是收入支付管理不夠規范,收入不能按規范的程序應收盡收,支出管理有的不規范,支出不能按各個部門審核要求,規范支出審批。
4. 內部控制人員配備素質不高。內控控制是一項很專業的工作也是要全員參與的工作,要相互協調、配合才能完成好,但有些單位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有些人責任心不強,工作渙散,懶惰等情況,這樣就影響到內部控制度不能很好的執行。
5. 內部控制方法不合理。有些單位雖然制定了一些內部控制制度的方法,但沒有梳理好符合本單位的合理工作流程和操作的可行性,還有些方法過于陳舊。領導及全體職工對單位整體業務不熟于心、工作流程不清楚、工作流程操做不是很規范,有的方法不合理,不規范。一是人員配備不合理,不能針對每個人的自身素質來合理安排其工作崗位,任意性很大;二是操作流程不合理,有的方法過于簡化,過于敷衍,不能按合理的流程合理的方法去操作。
三、影響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因素分析
1. 領導層對內控制度建設意識薄弱。由于國家推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以來,上級單位主要是對我財務人員進行簡單的培訓和報告的編制,沒有對領導層進行加強這方面的學習。所以導致領導沒有正真意識到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重要性。
2. 單位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一是由于單位資產存放地點分散、資產繁多,涉及人廣。所以管理起來比較困難,執行過程缺乏必要的監督,工作流程隨意性很大。二是政府采購業務不太規范合理。因為人員素質不夠高,采購業務的流程不熟悉,對政策不理解。所以下一步加大這方面培訓和管理。三是收支不能相互牽制,相互制約。
3. 內部控制度執行不到位。領導對內部制度建設意識薄弱導致業務操作不能做到執行到位,流于形式,流于口頭,流于文件上。內控制度不能落到實處。
4. 單位人員素質不高。由于單位有很多聘用人員協助管理市容市貌,沒有對他們進行必要的崗位培訓和業務管理。內部控制人員專業素質也不高,有的不相容崗位不能進行有效的分離和協調。操作流程過于隨意性。
5. 單位內部控制方法不合理。領導及全體職工對單位整體業務不熟于心、工作流程不清楚、工作流程操做不是很規范,有的方法不合理,不規范。這些都是以前遺留下來的老規矩,老方法,不能及時進行有效的更新與改進。
四、改善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對策
1. 從領導層到全體人員樹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意識。首先,領導層應該成立內部領導小組,制定、啟動相關的工作機制和看展內部控制培訓等相關業務。其次,梳理單位工作流程,制定單位內部控制方案及人員配備工作。再次,對不相容崗位與職責進行梳理和有效設計,建立完善內部控制信息管理系統。endprint
2. 完善單位業務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一是編制單位預算并將預算進行內部細化、分解、審批下、達到各下屬管理單位;二是收入實現歸口管理和票據控制,做到應收實收,財政票據等各類票據的申領、啟用、核銷、銷毀均應履行規定手續,實現專人管理。單位各項收入應全部納入單位預算,統一核算,統一管理,不得賬外設賬,私設“小金庫”。三是支出事項實行歸口管理和分類控制。單位支付由單位業務部門業務人員提出申請,業務部門負責人審核,主管領導在其審批范圍內審批,方可到財會部門履行付款。財會部門會計對支付的內容進行審核,交由出納人員付款。出納人員付款后,將付款相關單據交由會計人員記賬。大額舉債事項實行集體決策,定期對賬;四是加強行政事業單位政府采購業務內部控制工作,規范單位政府采購活動,提高政府采購資金使用效益。單位的政府采購要合規、符合政策等相關規定;五是資產管理的控制,由于單位資產繁多,管理分散、涉及人多,所以要對單位資產要定期核查盤點、跟蹤管理,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權限配置、使用和處置資產。
3. 對內部控制執行方面要加強。一是對內控的建設要有完善的管理、執行流程圖;二是確立好各個崗位的權利與責任;三是在執行過程中做到各個崗位相互牽制,相互制約。在內控執行過程中有玩忽職守的要嚴加懲戒,讓任何人沒空可鉆。把握內部控制實施的基本原則,確定內部控制的基本原則,是單位內部控制的基本準則,是指導單位實施內部控制的法寶。覆蓋所屬單位的各種業務和事項。同時,在全面控制的基礎上,關注重要業務事項和高風險領域;制衡性原則要求單位在治理結構、機構設置、權責分配、業務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同時兼顧運營效率;適應性原則要求單位在推行內控時要與單位業務范圍、競爭狀況和風險水平等相適應,不能為內控而內控;成本效益原則要求單位權衡實施成本與預期效益,以適當的成本實現有效控制。
4. 加強內控人員的素質提高。要以人為本,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和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執行人員的素質培訓,制定員工培訓計劃、 經常請專家對他們培訓和指導,培養員工忠實、 勤奮的品質與良好的敬業精神, 制定良好的用人政策, 實行有效地激勵與約束機制,提高員工的向心力與凝聚力人員配備要合理化,不相容崗一定要位分離,相互牽制,相互制約,做到資產,資金安全。
5. 對內部控制制定完善的方法。一是領導及全體職工梳理自己的工作業務內容;二是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圖;三是各個崗位職責要分明,工作內控要相互牽制,做到相互制約,不能由一個人說了算。四是加強內控制度的監督力度,做到獎懲分明,做得好的及時獎勵,做得不到位的甚至玩忽職守的要嚴加懲處,毫不手軟。
6. 加強單位內部控制的監督力度。首先,加強監督審計部門人員專用素質的提高,配備合理有效,明確每個崗位的崗位職責,各員工按職責行事,使每一個人能自動地相互檢查另一個人或更多人的工作,從而達到相互牽制的目的;其次,監督審計部門要定期或不定期對單位的相關經濟業務進行檢查審計;再次,監督審計部門人員要做到公平公正對待各項監督的事項,不能徇私舞弊,包庇他人,玩忽職守。最后,確定內部與外部監督相結合的方式,明確外部的監督和加強政府的監督力度,代表政府利益的經濟部門的是審計、財政和稅務,加大力度監督,解決現在嚴重的問題。
五、結語
本文闡述了從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內部控制的單位層面和業務層面的特點及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到影響內部控制因素的分析,及如何建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對策和方法來研究。表明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一步需要完善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加大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管理力度。
參考文獻:
[1]張文英.分析行政單位財務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與措施[J].財經界(學術),2012(12).
[2]孫文.淺析行政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企業研究,2014(04).
[3]肖琳.行政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審計與理財,2014(10).
[4]韓煒.試析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六個關鍵控制點[J].經濟師,2012(12).
(作者單位:定遠縣財政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