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紅
(北海市衛生學校,廣西 北海 536000)
(1)中職衛生類學校的實踐基礎建設普遍存在重臨床輕基礎的現象,臨床教學的實訓設備投入大量的經費購買,有的動輒幾萬的設備購買后閑置,使用效率不高;而基礎醫學類的實驗設備投入的經費很少,實驗室的標本模型數量少,不能滿足招生規模日益擴大的需要;另外,標本模型使用多年已陳舊老化或缺損,遠不能適應和滿足教師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的需要。(2)在中職衛生類學校的基礎課程設置上基礎醫學的課時比較少,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匆忙完成理論課程,而學生的實踐課時少,結果出現理論和技能兩頭輕的局面。
(1)建設基礎醫學實踐教學基地——生命科學館,在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以基礎醫學課程為核心,利用豐富的實體標本和模型、文字材料和電子資料,揭示人類在健康和疾病兩種狀態下生命活動的本質規律,將形態和功能融會貫通,充分體現我校教學改革特色。
(2)建設基礎醫學形態教學的公共平臺[1],更加有利于學生的直觀性學習,使學生牢固掌握基礎醫學理論知識,也讓臨床課程的教師到我們生命科學館上課,大大節約了辦學成本,為辦好我校各個學科專業以及將來為社會輸送更多合格的技能型醫學衛生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可以服務地方的科普教育,對廣大青少年進行以生命為主題的健康教育,讓參觀者對生命的認識有一個升華,更加關注健康,珍愛生命[2]。
本校的基礎醫學實踐教學基地——生命科學館采用校企合作的方法建設而成,成為中職類衛生學校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品牌生命科學館。館內的標本和模型以生命為主題,按教學功能的劃分,分為10個區域五大主題展區來展示,建設四大專業特色展區,為護理、助產、影像、農醫等專業學生的學習提供良好的實踐教學基地。
基礎和臨床課程的教師以生命科學館為載體,建設基礎醫學形態教學公共平臺,教師之間進行學術交流,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合格的技能型和實用型的醫學衛生人才提供良好的實踐教學基地。建立生命科學館使用前后的效果評價體系,內容包括:調查教師上課的效果;調查學生學習的效果;調查師生鉆研生命科學的視野的比較。
(1)目前關于中職衛生類基礎醫學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許多研究較多,結果表明,將人體解剖學教研室、生理教研室、病理教研室、生物化學教研室、生物學教研室進行整合,合并為基礎醫學教研室,其各自的實踐教學基地整合成為基礎醫學實踐教學基地,更加有利于基礎醫學的教育,可以大大節約教學成本,避免實驗設備的重復購置,能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提高了教學質量。存在的問題有:學校存在重臨床實踐輕基礎實踐的現象,經費投入較少,基礎實踐教學基地的標本和模型不能滿足教師的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需要;實驗室標本和模型的陳列不能突出各專業學科的特點;沒有形成基礎形態教學的公共平臺,沒有服務臨床教學功能;不對外開放,沒有服務社會的功能。
(2)本校生命科學館的設計思路。在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利用國家示范性學校的辦學資金250萬元,選用學校基礎教學樓的1樓和2樓的8個實驗室,面積大約1 300平方米,采用校企合作的方法,由鄭州宏科衛教貿易有限公司規劃、改造和提供館內的標本和模型。
建設的生命科學館以醫學基礎課程為核心,由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病理學、生物化學、生物學等各自的實踐教學基地整合而成。
館內標本和模型將近兩千余件,有塑化標本、管道鑄型標本、斷層解剖學標本等。標本均引用國際一流的生物塑化技術,該技術有效地克服了以前浸泡標本異味大、色難看、保存難的特點,使遺體保存脫離了福爾馬林,具有無刺激性、干燥無味、持久耐用的特性。斷層標本透明感強,結構清晰,可以在完全自然的狀態下研究局部結構,適用于醫學教學、醫學科研和科普宣傳。
標本通過以生命為主題的陳列,建設基礎醫學形態教學公共平臺,突出學校各醫學專業特點,具有三大功能:教學功能,學術交流功能和服務社會功能,為學習者和參觀者提供生動、直觀和富有啟迪性的基礎醫學教學和科普教育環境,成為中職類衛生學校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品牌生命科學館。
(3)生命科學館以生命為主題,分為10個區域五大主題展區來展示,分別是:生命之源、生命之光、生命的風采、生命與自然、生命與醫學。
第一展區:生命之源: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區。分布在學習教學樓4101,展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和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生命的起源。
第二展區:生命之光:人體胚胎發育標本區。分布在學校教學樓4203,其標本和模型有正常胚胎和畸形胎兒標本,主要展示人類的生長發育,不同階段的胚胎標本,揭示人體發生的奧秘和優生優育的重要性。
第三展區:生命的風采:展區共為6個區域:系統解剖區、實體標本區、管道鑄型標本、護理解剖標本區、斷層解剖學標本區、生理機能實驗室。①系統解剖區。分布在學校教學樓的4101、4103和4104共3個教學實訓室,主要展示人體各個部分的解剖結構以及整體骨骼。展區內的模型和標本包括運動、呼吸、消化、泌尿、生殖、脈管、神經、內分泌及感覺共九大系統,展區的內墻壁展示九大系統的醫學彩色掛圖,安裝多媒體教學設備。②實體標本區。分布在學校教學樓4104、4105和4106,標本主要展示人體的整體結構。③管道鑄型標本區。分布在學校教學樓4201,主要展示從人體動脈鑄型到各局部血管鑄型,從單個器官內各種管道鑄型到器官管道聯合鑄型標本。④護理解剖標本區。分布在學校教學樓4201,標本主要展示肌肉注射層次,各種部位靜脈穿刺層次等,為護理專業學生提供良好的實驗教學場所。⑤斷層解剖學標本區。分布在學校教學樓4201,展示人體3個面(水平面、矢狀面、冠狀面)的連續斷層標本,為醫學影像專業的學生學習人體各部分不同方位的斷面圖像、顯示器官的斷面形態及結構之間的相互聯系,提供良好的實驗教學場所。⑥生理機能實驗室。分布在學校教學樓4204,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計算機系統展示生物信號的記錄和數據處理系統。
第四展區:生命與自然:塑化標本區。分布在學校教學樓4201,展示人體健美的肌肉。
第五展區:生命與醫學:病理學標本展區。分布在學校教學樓4203,主要展示人體的細胞、組織和器官發生病變的形態特征。
其中護理解剖標本區、斷層解剖學標本區、人體胚胎發育標本區、系統解剖區是四大專業特色展區。
(4)本校的生命科學館是基礎醫學形態教學公共平臺[3],它也可以為護理專業、助產專業、醫學影像專業、農醫專業、檢驗專業和中醫美容專業的臨床教師教學提供形態教學的實踐基地。
[1]王曉輝,解軍,郜亮.以生命科學館教學為依托的新型醫學學習模式探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6(5):5-6.
[2]于翠萍,馬玉祥,李慧超.生命科學館教學對培養高職高專醫學生醫學素養的重要作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10):10-12.
[3]劉婷.醫學生生命教育平臺建設與路徑探索——以生命科學館為依托[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