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袁艾蘭
(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1)
近年來,“儀式感”成為一個熱門詞匯,曾經,人們對傳統文化中的繁文縟節嗤之以鼻,認為是多此一舉、走形式,但是現在,人們開始重新呼喚禮節、敬重儀式,網絡上也出現了《保持生活的儀式感》《請別弄丟儀式感》《喚醒傳統節日的儀式感》等熱門文章。每一個職業都有其特有的身份象征,比如,三尺講臺象征著教師,白大褂象征著醫生,高大帽象征著廚師,而護理人員也有其特有的身份象征,粉色或白色工作制服、護士帽等是護理人員的職業標志。此外,每一個職業都有其特有的職業規范和職業精神,同時,每一個職業都應該有其特有的儀式感,比如,人民教師入職前要有宣誓儀式,醫學生在入學時要進行宣誓,護理人員在每年的國際護士節要進行宣誓,這些職業標志、職業規范、職業精神和職業儀式感共同構成了一個鮮活的職業形象。
心理學家托馬斯·摩爾曾說,當舉動是出自情感,而不僅僅是物質世界的需要時,它都可以成為某種儀式。歐美最早對儀式進行了一些研究,但卻沒有提出儀式感的概念。蘭德爾·柯林斯在“互動儀式鏈”理論中提出“情感能量”[1]一詞,“情感能量”是指在某種儀式中能夠產生的情感共鳴。在我國,儀式感相關研究文獻尚不多,對儀式感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有學者認為儀式感是與心靈產生某種呼應的主體內在的感性活動,同時又滲透著與之對應的恐懼感、道德感、和諧感等具有價值表征意義的情感體驗[2]。儀式的味道是儀式感在生活世界中最直觀的表現,人們內心對儀式的精神性需求就是儀式感[3]。本文仍然無法給儀式感下一個明確的定義,但是在本文中,儀式感是賦予學生護理專業學習特殊意義的東西,是對專業學習的重視,通過一些非必要的動作和形式來表達重要性的行為。正如,《小王子》中小王子和狐貍的對白,小王子問:“儀式是什么?”狐貍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p>
在高職院校護理專業人才培養過程,根據護理專業特色,將儀式和護理專業教育相結合,既能提高護理專業學生專業素養,也符合當前社會對護理隊伍的現實需求。
第一,儀式感能促進學生良好學習心態的養成。護理專業性強,在專業教學特別是實踐教學中,增強儀式感,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觸動學生內心,喚醒學生對于內心的尊重,從而形成一種自覺自發的學習性,在學習過程中時刻保持一顆敬畏之心,增強專業學習的有效性和感染力。如果學生能夠帶著儀式感的態度學習,必然會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有效性和自律性。
第二,儀式感能促進價值認同教育。護理專業認同是護生承認自己是護理專業學生以及將來的護士身份,認可專業的價值,從心底接受這個專業,并對護理專業的各個方面做出積極的感知和正面的評價[4]。近年來,由于復雜的社會環境,醫患矛盾突出,一度讓醫護人員產生職業挫敗感,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醫護人員特別是護理人員的職業尊嚴難以得到保障。相關研究表明,我國護理人員的穩定性較差,人員流失比較嚴重,這一系列問題使得護生專業價值認同感較低??梢詢x式感為載體,充分把握和利用儀式與專業價值認同的內在契合點,將專業價值認同通過儀式滲透到專業知識學習的方方面面。
第三,儀式感能促進文化傳承教育。古人云,“沐浴焚香、撫琴賞菊”,傳統文化的傳承往往需要通過一系列的儀式來呈現,比如傳統新年里的貼春聯、敬財神、開財門、鬧元宵等,每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活動,正是由于有了一些儀式感,才使得傳統文化有著豐富深刻的文化內涵,儀式自始至終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載體。在高校,通常通過“學位授予儀式”“開學典禮”“畢業典禮”等儀式來表示對一些事項的重視程度,這些非常有儀式感的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平臺,讓他們在儀式中感受傳統文化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其實這也是潛移默化的文化傳承教育。
習近平同志指出:“要建立和規范一些禮儀制度,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慶典活動,傳播主流價值,增強人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备鶕暱倳浀囊?,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可以開展一些以護理為主題的專業性強、儀式感強的主題活動或儀式,通過這些主題活動或儀式,讓儀式感在護理專業教學中得以較好的運用,同時,在一個充滿儀式感的環境中,強化對護理專業學生的儀式感培育。
為了培養學生對護理專業的敬畏感和認同感,在護理專業新生入學時,以《南丁格爾誓言》為范本,舉辦一場入學宣誓儀式,讓每一位新生莊嚴宣誓,學習南丁格爾精神,提前感受護理人員所肩負的重大責任,提高對專業學習的重視度,并立志成為一名優秀的護理人員。
2017年6月,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面向247所高校的713名學生進行調查,結果顯示,90.18%的受訪大學生表示畢業典禮不可缺少[5]。每年畢業季,學校舉行護理專業畢業生畢業典禮,校長致辭、優秀畢業生代表發言、畢業宣誓、學生依次上臺接受撥穗與領取證書、校長對畢業生寄語、合唱校歌等一系列儀式化程序,象征著畢業生告別大學步入社會,同時,畢業典禮也能給畢業生帶來積極的心理暗示,增強畢業生自豪感和榮譽感,賦予畢業生積極向上的力量。
每年的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該節是為紀念現代護理學科的創始人——弗勞倫斯·南丁格爾,于1912年設立的,是所有護理人員的重大節日。學校應合理利用這一節日契機,營造良好的氛圍,宣傳護理文化,讓護理專業學生對護理工作產生強烈的自豪感和認同感,使他們認識到護理工作是高尚而偉大的,護理人員用他們的愛心、細心、耐心和責任心,換來千萬家庭的幸福與安康,同時,也能夠讓護理人員得到社會更多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護生是未來護理事業的接班人,作為一名護理人員,不僅要扎實掌握護理專業知識,還要具備必要的護理禮儀知識。學??梢蚤_設護理專業的第二課堂——護理禮儀課堂,聘請專業教師或者醫院的一線護理工作者負責教學,傳授學生日常禮儀、護士著裝、心理調整、人際交往和護理美學等方面知識,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培養其良好的護理禮儀,同時,引導學生樹立護理新理念,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增強其成就感和榮譽感。